理论教育 智能建设:城乡环境急需生态价值观导引

智能建设:城乡环境急需生态价值观导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30年城市规划建设过于注重城市形象和奢华,生态价值观薄弱,忽视了大量城市环境的生态问题。图2-2-2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城市大轴线 Fig.2-2-2Oversized axis in urban construction图2-2-3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巨大硬质广场 Fig.2-2-3Excessive hard square in urban construction图2-2-4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千城一面现象 Fig.2-2-4Missing of characters in urban construction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和理性化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尊重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指导长远的发展。

智能建设:城乡环境急需生态价值观导引

过去30年城市规划建设过于注重城市形象和奢华,生态价值观薄弱,忽视了大量城市环境的生态问题。

过去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对环境所应有的尊重:一方面,挖山筑城等建设手段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城乡山水布局,对原有自然基底的破坏大大增加了城市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一味追求形态和构图,形成了轴线、巨型绿带、大广场、宽马路,这些城市建设模式使城市普遍失去了其原有的地方特色(图2-2-2~图2-2-4)。

究其原因:①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区域内城市缺乏协同联系,也缺乏群落协同的管理模式;②快速的城镇化使城市建设一直处于急速扩张的状态,大规模低成本的建设需求使城市建设很难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行;③由于技术手段和基础数据的缺失,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城市建设的理性技术体系。

图2-2-2 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城市大轴线
Fig.2-2-2 Oversized axis in urban construction

图2-2-3 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巨大硬质广场
Fig.2-2-3 Excessive hard square in urban construction

图2-2-4 传统城市建设中的普遍问题:千城一面现象
Fig.2-2-4 Missing of characters in urban construction(www.daowen.com)

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和理性化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尊重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指导长远的发展。同时,以城乡大数据把握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以动态感知网络支撑城市的规划决策和建设运行。

杜彦良 院士 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

城镇化进程对当今发达国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为其推进工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和智能建设的战略,我们需要明确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智能建设思路,应结合具体城市的地理地质条件,从环境、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具体落实信息化和智能化。

具体实践项目应站在更高层面指出新型城镇化和智能建设需要有哪些法规进行约束。同时,应做智能建设的示范区,通过榜样力量推广、普及智能建设。

以多层级感知器实时收集、存储、监测、反馈海量数据,借助计算机系统及大数据技术等强有力的分析手段:一方面,对基底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文气候、日照风向、生物物种、植被群落等自然条件进行充分的动态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对基底传统城市营造方式、功能组织形式、建筑建设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与归纳总结,充分挖掘其在经历了千百年后所形成的应对自然的生态策略(图2-2-5)。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形成一系列的顺应基底山水格局、保持城市传统风貌、低碳节能高效的城市建设手段,使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尊重原有环境。

图2-2-5 城市建设智能化的技术支持
Fig.2-2-5 Technology support in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