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果没有强大的汽车产业,就不大可能具有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汽车工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现在的客观事实是,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
在经济起飞时期,汽车工业往往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头产业,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都曾经经历过这个过程,汽车工业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过关键性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都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工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和其他行业的增长速度。例如,日本在1955年至1970年,国民经济增长6倍,汽车工业产值则增长57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尤其是德国经济强有力的复苏,70年代日本的崛起,80年代韩国的成长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作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制造业增加值和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并且联动众多相关产业和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正是由于作为加速器的汽车工业的强力推进,这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才得以迅速完成工业化,为进入后工业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力量。
我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自主品牌汽车能力大幅提高,出口明显加快,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我国对汽车工业发展规律缺乏认识,错失了多次发展汽车工业的良机,直到1994年制订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才赢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1990年至1998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3.72%,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出1.8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宏观经济的重大转机以及人们对经济的乐观预期,使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特别是2001年至2006年间,由于私人轿车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汽车产销量迅速扩张,明显起到了带动GDP增长的支柱产业的作用。2001年以来,由于私人汽车消费的高速扩张,中国汽车消费量经历了3年的高速扩张,目前中国汽车消费量已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从2008年起汽车工业的增加值为5 800多亿,占GDP比重从2000年0.97%上升到1.94%,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汽车业对上下游产业带动的影响,带来的整个上下游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49万亿元,整个汽车零售超过48万亿元,汽车相关环节销售达到2.98万亿元,占全国零售销售额比重达到27%。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增加税收
税收是与汽车购买和使用情况挂钩的,税收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非常高,例如欧盟15个成员国汽车工业税收总收入为3 780亿欧元,占其GDP的3.3%。
据工信部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13%。汽车行业税收9 500亿元,占全国税收的13%。
汽车整车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环节主要经历生产、销售、购买、保有和使用等阶段。我国汽车生产阶段主要涉及的税收有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销售阶段主要涉及增值税,购买阶段主要涉及车辆购置税,保有和使用阶段主要涉及车船税和燃油税。(www.daowen.com)
假设排量为2.0 L的一辆新车价格为10万元,则整个环节中所要缴纳的税有:增值税1.7万元,消费税0.5万,车辆购置税1万元,总计3.2万元。另外,每年还要负担车船税360~660元不等。这样看来,仅购买环节的税负就达到了32%,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具体到各个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其缴纳的税费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费和其他小税种,以及代扣代缴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2.对相关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
社会对汽车不断增长的要求,促使汽车工业日益繁荣。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件,由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纺织品、木材、涂料等繁多材料制成;应用冶炼、锻造、锻压、机械加工、焊接、装配、涂装等许多工艺技术制成;涉及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电力、石油、轻工等部门,汽车的销售和营运还涉及金融、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可以断言,没有哪个行业与汽车完全无关。汽车工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大的产业,汽车工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150多个上下游产业,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会促进多个行业的繁荣兴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是经济利益很高的产业,在发达国家中,许多著名的汽车企业举足轻重,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这些国家汽车工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8%,占机械工业总产值的30%,其实力足以左右国民经济的动向。因此,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结果指出,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汽车工业的波及效应达到本身产值的3~5倍。
从上游带动效应看,大致包括林业、金属采选业、仪器仪表业、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普通机械与电气机械制造业等众多行业,其中汽车工业直接需求最大的主要是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业四个行业。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工业产品投入产出的一项研究表明,汽车行业所需机床约占全国机床销售额的15%,交通运输耗油占全国汽油消耗量的80%~90%,柴油约为20%,并且国内钢材的3%、橡胶的30%、轮胎的40%、钢化玻璃的45%、工程塑料的11%、油漆的10%均被用于汽车产业。随着汽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相关产业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
从产业的下游推动效应看,汽车工业对公路建设、运输业、金融信贷等服务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欧美发达国家,购买一辆汽车的价格中,大概有40%要支付给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产业服务、科研设计、广告公司等各种服务业。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工业对下游的带动作用将逐步大于上游。对我国来说,受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汽车工业与公路建设、运输业和加油站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以汽车消费信贷为代表的汽车金融服务则滞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开办汽车信贷最早的工商银行为例,信贷规模增长极为迅速,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有人计算,中国私人汽车每增加1万辆,会拉动GDP增长88.82亿元,钢产量将增加14.1万吨,生铁产量增加12.3万吨,原油产量增加2.03万t,玻璃产量将增加16.7万重量箱,合成橡胶产量增加0.1万吨,轮胎产量增加13.4万条,公路里程增加428.8km。
此外,汽车工业还具有间接的带动作用,由于汽车使人的出行半径加大,导致周边地区房租、房价增加很快,这对经济也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3.提供大量广泛的就业机会
汽车工业能够提供数量庞大、范围广泛的就业机会。汽车工业本身既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它的生产和使用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由此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相关产业。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各个生产和管理环节所要求的工作技能都不一样,所以就可以容纳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而且,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使用的普及化和汽车产品的高科技化,汽车及相关产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的数量将越来越多,范围将越来越广。
研究表明,汽车工业每提供一个就业岗位,上下游产业的就业人数就增加10~15人。国际上,平均6~7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人从事汽车产业相关工作。据统计,日本的汽车制造、销售、营运等行业职工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9,美国和德国的这个比例更高,占1/6。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以及上下游产业能够带来3 7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从2002年的百分之九点几,上升到2008年的百分之十二点几。2010年,直接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超过4 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2%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