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精神现象的总和,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具有传播性、排他性、继承性、稳定性、渗透性、演变性等特点。一旦形成某种文化,这种文化就会引导人们思想与行为,成为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长期的影响。[11]
知识产权文化是人们在从事知识产权相关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知识产权认知、信念、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知识产权文化包含观念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观念文化是指人们有关知识产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认同程度、所持态度的综合反映,观念文化是知识产权工作的思想基础。制度文化是指保障知识产权事业顺利进行的相关识产权制度,如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诉讼制度等。环境文化是指与知识产权事业发生联系的一切外部因素,如政治、科技、经济、政策环境等,这些环境可以促进或阻碍国家、区域、行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事业。
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胡锦涛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并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战略目标。温家宝总理也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的进步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显然,国家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任务,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和知识产权制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保障。(www.daowen.com)
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知识产权的作用的不断增强,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知识产权事业的方向与发展进程,决定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程度。知识产权观念文化体现人们对知识产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知识产权创造者、管理者、乃至社会大众有了知识产权观念,就会有基本的知识产权工作思想,知识产权就会得到重视和尊重,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政府不重视知识产权,就不会有人关心知识产权,更不会尊重他人的智力劳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智力成果就会失去有效保护,国家和创新活动主体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就影响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知识产权制度文化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保障,决定知识产权制度和创新制度的整体构成。知识产权制度文化程度高低体现了一个地区对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事业的保障与重视程度,反映了该地区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相关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总体水平。成熟的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可以引导、保障和激励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活动,是有效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重要保障。环境文化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治、科技、经济、政策等外部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条件。在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中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可见,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普及与宣传,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与根本保障。
国际社会早已重视并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3年就提出要“建立一种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促进和鼓励各个国家建立健全符合自己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制定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培育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产权文化,增强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认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也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保障。国家已经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也基本制定并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要尽快培育利于创新、利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机制的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