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战略基本原则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战略基本原则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与学校教育主导原则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质、私权性质和法权性质,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如世界范围内各国知识产权制度要与国际接轨,这体现的是同一性;世界各国由于传统、文化、制度具有地域性差异,导致知识产权文化也带有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体现的是差异性。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战略基本原则

(1)政府与学校教育主导原则

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质、私权性质和法权性质,知识产权制度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一种激励创新文化,诚实守信文化,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内涵,它的受益范围具有显著的社会整体性,它的受益时间必然是应用转化之后,所以,知识产权教育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具有滞后性,必须主要依靠政府发挥作用。构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需要全民参与,缺少某一类主体;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会面临失效,政府要善于组织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大型专项活动;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及个人,参与各种知识产权文化实践活动;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的知识产权文化活动。

学校作为知识产权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善于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小学通过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启蒙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学校是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发挥主导作用。

(2)本土特色与世界共性兼顾的原则

文化具有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知识产权文化就包含具有世界共性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标准,又体现了各种不同文化样式的精神品质和传统习惯。如世界范围内各国知识产权制度要与国际接轨,这体现的是同一性;世界各国由于传统、文化、制度具有地域性差异,导致知识产权文化也带有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体现的是差异性。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的文化有一种包容和融合的能力,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融会贯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应倡导开明思维、积极推行有效措施,建设具有本土特色与世界共性的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

由于各国历史和传统的不同,政策和制度的不同,教育环境、方式、手段都会不一样。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教育和文化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我们也不能一味鹦鹉学舌,照搬照抄国外,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树立世界眼光。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应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寻找符合本国实际的知识产权教育内容和方法。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www.daowen.com)

文化通过继承与创新才会一直延续,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前进动力。但一切文化都不是横空出世,都是在既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借鉴与启发,不可能忽略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和传统性。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应注意与传统文化的承接,使这种新型文化能被我国社会真正普遍接纳和认同。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与知识产权文化具有一致品质的传统文化,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阐发西学要旨,表彰中华精华”和“西学中源”、“中体西用”、“器唯求新”、“道唯求旧”、“明德知耻、尚礼守信”、“背义取利、以利害义”以及“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摒弃和扬弃与知识产权文化精神实质相悖的传统观念。如传统文化的部分糟粕:“重义轻利”、“重道轻器”、“重理抑欲”、“中庸内倾”、“家族至上”、“三纲五常”、“集体本位”等。借鉴和吸收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文化的先进成就,创造和完善有利于创新和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体系。

知识产权教育也应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教育经验,紧跟时代步伐,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方法,在继承中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

(4)其他文化与教育协同发展的原则

知识产权文化属于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这个大系统里,知识产权文化必然与其他文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包括中外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类型文化的影响和支持,反过来也会影响其他类型文化的变化与发展。因此,知识产权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文化单元,对其他文化也具有依赖性和共享性,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知识产权教育培养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就决定在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要将知识产权教育贯穿于其他教育活动中,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包括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协同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