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输赢游戏建立在特殊性的基础上。就像有人教导的成功学理论:体育比赛中人们只会记住冠军,不会记得第二名。我们以为只有成为那个最特殊的人,人生才算成功,生活才会幸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特殊性的优越感会创造人际关系中的不平等,资讯的获取和资源的抢夺则带来各种不择手段的竞争,因此,我必须打败一切竞争对手,甚至要提前消灭一切潜在的竞争对手,这样才能保证我赢,并且持续地赢。
其次,输赢游戏建立在匮乏和恐惧的基础上。当我们觉得恐惧和匮乏时,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迅速地让自己有安全感,而大部分人认为的安全感即是拥有绝对充足的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权力和地位,同时又认为资源和权力是匮乏和有限的,别人多拥有一份就等于我少拥有了一份,这份害怕失去的恐惧令我们痛下狠心——我必须赢,而且要独赢,这样才能保证我的安全感,持续的安全感。
可见,建立在以上信念基础上的“赢”带着极强的攻击性和掠夺性,而“输”则意味着羞辱和沦陷,这使得我们在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无意识地进入输赢的比赛,轻则冲突,重则争战。而此类竞争通常表现出以下三种输赢方式和结果:
•我赢——你输(我好,你不好)
这是独赢的游戏,是孤立一方对赢的理解。一个人的被遗弃感越深,孤立感就越强,一种表现是失去对人的基本信任,缺乏人情味,独断专行,变得自私和狭隘;另一种表现是粘连和依附,用无度的索取来填补自己的孤独和不安全感。无论他们看起来是怎样的,共同的特点都是只对自己的需求感兴趣,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在关系中追求绝对的话语权和认同度。
“家里的钱都是我一个人赚的,跟你没关系!”“我负责挣钱,你负责管家,其他少操心!”“我为这个家做的事,你做得了吗?”“你要还是我老婆(老公),就按我说的做!”“你要是真爱我就应该为我这样做(那样做)啊!”“我辛辛苦苦在外面打拼都是为了这个家,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说了要爱我照顾我一辈子的,怎么变卦了?!”……这些信念和心理对话塑造出关系中的独裁者和索取者形象,他们希望在各个领域证明“我是对的”“我很重要”“我更有价值”,但当你细心聆听这些声音,你会发现那背后隐藏着的是疲惫和恐惧,并没有半点胜利的喜悦。
•我输——你赢(我不好,你好)
这是依赖一方对输赢的理解,依赖者总是会习惯性地需要身边亲人的帮助,觉得自己缺乏力量,因此,只要能在有力量、成功的人身边待着就行,把注意力都放在支持伴倡成功上,但最后这份成功却并没有包括自己。许多女性进入婚姻、家庭之后常常会不自觉地扮演这样的牺牲者角色——孩子第一,老公第二,自己第三,有的甚至还把父母公婆排在前面,根本没有了(忘了)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序和自我定位的结果往往是老公功成名就,家族辉煌腾达,本应是自在享受、幸福美满的,可这位女主角只是在人前表面风光,内心深处其实充满失落和无价值感,当她与伴侣独处时,所有的寂寞、委屈和怨恨会忍不住往伴倡身上泼,这时的伴倡会很错愕,发现这个一向明理贤惠的女人竟然如此分裂,如此不快乐,他作为一家之主的成就感顿时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被骗(你不是说甘愿做我的后盾吗?!)的愤怒和无能为力的挫败感。(www.daowen.com)
因此,你在关系中的“输”并不能给对方带来真正的“赢”,你对自己的忽视和放弃只会拉低对方的能量,让对方在自责和内疚感中与你渐行渐远。没错,关系中若一方萧然落败,另一方的锦绣繁华亦是索然无味。
•我输——你输(我不好,你也别想好)
渔民用篓子装钓上来的螃蟹,当放进第一只、第二只螃蟹时,需要小心翼翼地盖上盖子,等到篓子里有三只以上的螃蟹时,却不再盖盖子了。只见篓子里的螃蟹一只只努力地往上爬着,有的已经爬上了一半,有的几乎快要爬出来了,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只快要爬到篓子顶端的螃蟹,被它下面的那只螃蟹扯了下去,摔到了篓底,然后这只新占据领头位置的螃蟹又被下面的螃蟹扯了一扯,摔下篓底。就这样,放进篓子的螃蟹越来越多,相互抵御的阻力也随之增大,每一只螃蟹都想爬出篓子,但每只螃蟹又都在快要爬出之际,被它下面的同伴扯下篓壁。这就是“螃蟹理论”。(摘自网络)
我输了,你也别想赢,我不好,你也别想好——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螃蟹理论。
这是双输的游戏,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是受害者(人类比螃蟹要高级得多,所以两个人就足够互相伤害了),受害于亲密关系,或者在生活、工作、其他人际关系中受害,转嫁到亲密关系中,总之两个人都选择了自我放弃和自我毁灭,让亲密关系陷入死寂或鱼死网破的局面。
问问自己:我与伴侣的哪些沟通与输赢有关?我在其中常常选择的输赢方式是哪一种?这种输赢的结果是我真正要的吗?是我的伴侣真正要的吗?如果不是,今后的沟通中我可以选择什么样新的沟通方式和结果呢?我和伴侣在关系和生活的哪些方面存在着输赢的竞争?这些竞争的结果通常是怎么样的?这些结果是我真正要的吗?是我的伴侣真正要的吗?如果不是,接下来我可以做什么样的调整来平衡这些方面?在这段关系中,我为什么想要赢(选择输)?我想赢是因为我害怕什么?我想赢是因为我想得到什么?我选择输是因为害怕什么?我选择输是因为想得到什么?在了解了输赢背后的心理状态之后,我愿意做什么样新的选择?
以上的问题可以换成“我与父母”“我与孩子”“我与朋友”……从头再问一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