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不是审美,否定不是审美。当我们说“请欣赏一个对象”,或者说“请对一个对象进行审美”时,我们想要说的是,请寻找对象中令你喜悦、令你赞叹、令你认同的地方,即以肯定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不仅仅是你的喜好与趣味的表达,而且是,你以自己的方式,肯定了对象的某些性质或某种状态。你的肯定,是你的宽容、超越与乐观的表现。在这个肯定之眼的直观之下,“邋遢”会成为“放旷”,“简陋”会成为“拙朴”,“偶得”会成为“自然”……审美首先是一种态度,它代表着宽容、理解、鼓励与爱。审美不能代替批评,正如批评也不能代替审美,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世界与其他方式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它是肯定性的。
这一点在美学史上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表达。英国经验论的美学把是否让人愉悦作为评判对象是否美的尺度,这暗含着审美行为所包含的“肯定性”,康德美学把“纯粹美”定位在普遍而必然的愉悦,也包含着对审美之肯定性的确认。但是西方人把“愉悦”这个词理解为主体对自己的肯定,“凡是驱使我维持我的状态的,就是使我快适的,就给我以快乐……快乐是生命力被提高的情感”[2],在这种观念中,愉悦是对象使主体获得的满足与提高,或者主体把愉快的情感和他的“意图的实现”[3]结合起来,这种愉悦观在当今时代不能令人满意,愉悦不仅仅是主体的满足,还应当是对对象的肯定,这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中体现为对“成己成物”的追求。《礼记·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4]审美中的愉悦不仅仅在于“成己”,还在于“成物”,是对物的存在的肯定。在审美之中,以肯定性的方式对“物”的直观一直要到海德格尔的中后期思想[5]才出现。如果没有这种肯定性,我们就无法把审美与其他直观方式区分开来。
把审美定位于对世界的肯定性的感知,这是对审美非功利性的反驳,19世纪的西方人把审美定位于非功利性的直观,而且只关乎对象的“表象之形式”,而无关乎对象的实在,这从自由的角度来说当然好,但这也意味着审美实际上成为“闭眼看世界”,或者对对象的漠不关心,“审美”因此就被等同于“闲看”。而强调审美是一种肯定性的感知,则意味着审美是一种“心与物游”的状态,是对物对我的双重肯定,是寻求“物”“我”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而不是“闲看”。
强调审美作为肯定性的感知,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文化的后现代状态和批评理论的兴起,特别是阿多诺思想的广泛影响,人们以“奥斯维新之后写诗是野蛮”为口号,把否定性的批判纳入到审美之中。同时,后现代的艺术以反讽、颠覆、碎片化、解构等手段来进行创作,它的必然后果是人们以同样的方式来观看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审美”这个词没有意义了。审美这个词或者被泛化为“感性化”,或者被置换为“艺术化”,人们甚至建议取消这个词[6]。这就是当今时代美学上的问题:泛艺术化或者过度感性化本质上是反审美的,却被理解为“审美”!泛艺术化本质上是反艺术的,却被理解为“艺术”。(www.daowen.com)
所以,重新回到对对象的肯定性感知,是当今时代对审美呼唤,也是保卫“审美”,保卫“美”的基本需要。如果把这一点确立为现代审美的根本,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美学会陷入这样一个悖论——我们是不是可以欣赏“恶”?这一点在理论和现实中,都是确实存在的,作为一种肯定性的感知方式,它可以欣赏一切对象,即便这个对象是恶,是丑,是罪,是虚假。但这是必须要接受的事实——审美与道德判断是并行的,不相互否定;审美与真理判断是并行的,不相互否定。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承认审美的独立性。一个人的帅或美与这个人是不是坏人无关,或许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对象,不应当单纯“以审美的方式”来观看它们,也不应当要求把审美道德化。
强调审美是对对象的肯定性的感知,并不是要混淆是非,而是说,除了不断地区分是非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肯定与宽容他者与他物的姿态,这种姿态可以把我们从无处不在的真假判断、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的善良与宽容成为我们观看对象的前提。审美不是为了区分美丑,而是在对象处寻求你认为值得肯定和令人愉悦的地方,即便找不到,也不意味着对对象的否定。
康德之后的美学把审美视为“纯粹直观”,特别是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似乎只有非概念的、与诸种前见无关的、不带任何情感立场的直观才是审美的[7],并以这种直观为审美意识的起点。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没有错,但非功利性的实现并不只有纯粹直观一条路,审美的尊严在于它饱含爱意(按康德的说法是“惠爱”),而不在于它是“纯粹直观”。“纯粹直观”仅仅是在现象学还原中所还原出的源初的认识环节,这个环节是所有经验认识的起点与基础,当然也是审美的起点与基础,但起点与基础并不是本质,在纯粹直观的基础上,审美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它的目的不是呈现出“物”自身,而且建构出一个令人惠爱的“物”,一个具有意义与价值的“物”。这种惠爱带给我们的愉悦,是成己成物的愉悦,而不单单是“表象力的自由”[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