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方美育思想史论集:教化理论的前提是连续性与审美无区分

西方美育思想史论集:教化理论的前提是连续性与审美无区分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教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连续性,即人与自身的连续性,人与世界的连续性,前者是后者的体现。与此类似,伽达默尔的教化理论以悲剧的净化作用为例证,阐明了净化可以使得分裂的事物重新弥合,让狭隘的心胸变得宽广。席勒把康德的审美判断转化为一种道德的要求,把审美作为无上的命令。伽达默尔认为,审美区分切断了美学与其他有意义的东西的关联。连续性与审美无区分理论是伽达默尔教化思想的依据。

西方美育思想史论集:教化理论的前提是连续性与审美无区分

教化要形成一种普遍的意识,从个别走向一般,必须以某种外界事物为中介,才能重新回到自身,在净化中获得反思和超越。在此,教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连续性,即人与自身的连续性,人与世界的连续性,前者是后者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伽达默尔是在赫尔德的意义上而非康德的意义上来使用“教化”一词,康德对知、情、意作了知识学的区分,而赫尔德教化理论的出发点则是:“人的精神潜能是某种复杂的东西,是有机力量发展的结果。”[4]有机的意思就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界是互相交融,而非彼此隔离的,两者共同携手并进,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完善。赫尔德认为,要使人性达到崇高,必须首先改变社会条件,即把半人的社会改造成“超人”的条件,赫尔德说:“人们所建立的一切制度、科学艺术,如果它们是与真理相符的,那么除了把非人、半人变为人之外,它们就没有任何其他的目的。”[5]这里,教化或者说教育问题俨然成了赫尔德历史主义的核心。与此类似,伽达默尔的教化理论以悲剧的净化作用为例证,阐明了净化可以使得分裂的事物重新弥合,让狭隘的心胸变得宽广。伽达默尔认为悲剧可以给人一种震颤的体验,似乎是不期而遇、突然降临的,“深化了观看者与自己本身的连续性”[6],观众能够在悲剧性的体验中重新找到自己,因为这个体验是其关于世界的体验,观看就是与一个事件相遇,与世界相遇,从而与自己相遇。观看悲剧的审美体验甚至能提升存在的境界,塑造更本真的自己,这仍然有赖于作品与世界的连续性,伽达默尔说:“作品永远保持一种意义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把艺术作品与实际存在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且即使教养社会的异化了的意识也从没有完全地摆脱这种意义连续性本身。”[7]所以,只要存在连续性,就存在教化,哪怕是一种异化了的教化。

基于连续性的哲学分析,伽达默尔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理论。伽达默尔对康德以来的审美区分理论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一种审美主义的幻象,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席勒的游戏说试图调和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冲突,但又制造新的二元对立:诗歌与实在。康德美学认识论没有摆脱自然科学独断论的影响,趣味判断的普遍性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而且由于这种反思的审美判断只是一种主观情感上的愉悦,无法达到真正的普遍性,隔绝了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反思判断变成独断论,无法获得精神科学的真理。席勒把康德的审美判断转化为一种道德的要求,把审美作为无上的命令。艺术的绝对自律与实在对立,以保障审美王国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在实在中。由此,如果审美只是实在的幻象,游戏就成了现实生活的短暂逃避。席勒的审美意识是一种抽象活动,来源于康德的审美区分,即从审美中区分出道德和宗教的内容,审美作为原型的再创造与原型相对。康德的审美区分使其陷入了主观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泥潭,艺术家成了局外人,被孤立于原先所属的地盘和世界,审美教化要求艺术家走出自我。

伽达默尔认为,审美区分切断了美学与其他有意义的东西的关联。伽达默尔抛出了审美无区分论,他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单纯的看本身,即使是纯粹音乐的理解仍然保持着对有意义事物的关联。单纯的看和听,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概念来衡量认识的真理,都是独断论的抽象和荒谬的形式主义。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如何区分?康德的艺术概念建立在天才概念上,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就是认识。”[8]这里的认识指的是真理的认识,艺术作品的经验分享或参与艺术真理的实现。精神科学的任务是理解经验的多样性,我们不能只从审美意识出发,而应从精神科学的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去解决艺术问题。艺术作品的经验包含着理解,而这一点必须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出发才能得到阐明,由此,伽达默尔引入了游戏概念。(www.daowen.com)

连续性与审美无区分理论是伽达默尔教化思想的依据。试想,如果审美完全与生活隔绝,审美不但丧失了本源之水,而且审美存在的价值也荡然无存。正因为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艺术的净化才有实施的对象,并进而让人更好地去生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