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德格尔对康德知识论的本体论转化

海德格尔对康德知识论的本体论转化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康德哲学的整体来看,他最终的目的当然不是关于有限人类的知识理论,而是为建立一个“未来形而上学”做准备。故而康德之后,对德国哲学传统留下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精心构筑知识论,而是继续建立形而上学。黑格尔以后,德国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仍在延续,再一次的高峰是海德格尔哲学,值得注意的是,康德仍是海德格尔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海德格尔对康德知识论的本体论转化

李 钧

复旦大学中文系

在西方近代认识论发展过程中,康德哲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康德哲学的整体来看,他最终的目的当然不是关于有限人类的知识理论,而是为建立一个“未来形而上学”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为西方知识论做了非常坚实的奠基工作,并且通过表象的“统觉”,奠定了“先验自我”的存在,为后世作为主体性的奠基石。固然,“先验自我”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其实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它的定位也是非常空洞和消极的。最为重要的是,康德的三大批判并未完成“形而上学”的任务,他的主体性分裂为三部分:知性、意志与情感,未被统一的主体始终停留在有限性中,离形而上学的建立还有鸿沟。(www.daowen.com)

以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尽管是近代知识论的发展,但更是古希腊以努斯(nous)和逻各斯(logos)精神为核心的形而上学的复兴。故而康德之后,对德国哲学传统留下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精心构筑知识论,而是继续建立形而上学。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如何统合、如何突破是一个主线索。比如费希特就在康德较为空洞的“先验自我”中加入“本原行动”,将自我从静态的支撑变成能动的,结合“自我”与“非我”,开启所谓的“同一性哲学”(黑格尔语)。谢林早期哲学则将精神和自然视为无差别的,进一步将精神客观化。黑格尔哲学以自我意识的精神统摄世界,以一个庞大的客观性自我意识发展的圆圈来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建构。黑格尔以后,德国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仍在延续,再一次的高峰是海德格尔哲学,值得注意的是,康德仍是海德格尔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其实,每一个以康德为出发点的思想,都是康德哲学的一次阐释,对于康德哲学的深意都作了别有意味的发掘,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康德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