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笔迹与人格关系的研究现状—《笔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笔迹与人格关系的研究现状—《笔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发现,笔迹变量与人格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只相当于概率水平。因此,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笔迹进行预测人格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二)中国研究现状在中国心理学界,笔迹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均晚于西方。资料查阅表明,1990-2012年的22年间,有关中国笔迹心理分析的研究成果的文章共20篇,研究性文献12篇。在笔迹与人格关系研究领域,台湾学者杨国枢、林碧峰,香港学者高尚仁的研究较早。

笔迹与人格关系的研究现状—《笔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心理学界关于笔迹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十分火热,出现了一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两个现状比较明显,一是学者们试图建立一门笔迹心理分析学科,二是学术意见分歧较大。例如,有些研究发现,笔迹和人格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性;另有些研究者则认为,笔迹和人格两者互相独立,相关研究得不出什么实际结论;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当前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有必要进行改进,或者要从新的角度进行探索。

在卡斯泰尔沃Castelnuovo-Tedesco)、彼得(Peter Genetic)等人的早期研究中,六名经过笔迹分析训练的评判者,对大量的“摹仿”笔迹和“自然书写”笔迹进行了分析,从智力、独创性、焦虑、强迫性、性别和男性气质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跟标准控制下的智力测试、罗夏克测试等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是显著的,而且,相对而言,“自然书写”的笔迹比“摹仿”笔迹更能反映人格特征。

在莱姆克(Lemke)和基什内尔(Kirchner)等人的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对103位被试者进行爱德华人格相关量表测验(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和智力测试(奥迪思智力测验和瑞文推理测验,Otis Quick Scoring Mental Ability Test & 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然后对他们笔迹的47个因素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笔迹在人格和智力上的回归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6项笔迹因素中的6项可以用来预测15项人格和智力因素中的5项。

格肖恩(Gershon)和马娅(Maya)等人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第一项是三名笔迹学家和一位没有笔迹学知识的心理学家,分别对银行职员的书写笔迹进行评价,然后对银行职员的工作表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笔迹学家和心理学家之间的结果相关系数为0.2~0.3;第二项任务中,笔迹学家对银行职员的职业进行评价,结果证明,笔迹学家判断的准确性跟概率水平无异。

在泰德(Tett)和帕默(Palmer)等人的研究中,他们对49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杰克逊人格问卷修订版(JPI-R)测量了15个人格特质,然后分别对被试的30个笔迹变量进行研究,这30个笔迹变量为:书写位置(中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满格),倾斜度(偏左、偏右、竖直),书写压力,T的交叉(轻或重、上或下、长或短、凹或凸、不交叉),T的末端点(点距离竖的距离、右或左),i的点,大写字母(大小、内弯曲的程度、M第一斜笔的高度),圆润度等。结果发现,笔迹变量与人格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只相当于概率水平。因此,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笔迹进行预测人格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在金(King)和德雷克(Derek)等人的研究中,10位评判者从6个维度分别对40份相同笔迹样本进行7点评分,这6个笔迹维度为大小(大—小),书写速度(慢—快),书写节奏(有规律—不规律),形状(方形—圆形),间距(密集—稀疏),倾斜(上升—下降)。同样地,6个人格特质也被划分为12个维度:谦逊谨慎的—傲慢任性的,小心的—冲动的,可信的—靠不住的,善于分析的—直觉思维的,内向的—外向的,乐观的—悲观的。研究发现,在这些专家们声称相关的数据中,最明显的暗示就是语义性相关,它甚至导致了虚假相关,比如:字写得小就被认为是谦逊的,字写得大被认为是自大任性的;写得快被认为是冲动的,写得慢则被认为是谨慎的。因此研究发现,语义性相关是笔迹分析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使这种研究方法缺乏具有预测性效度的证据。

江勇等人对西方的笔迹心理分析进行归纳,发现西方笔迹心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归类法,笔相学家将笔迹摹本分为不同的两极类别(如男对女,聪明对愚笨);二是配对法,分析者把临床中的有关个体的描述,与他们的笔迹特征进行匹配;三是等级评定法,分析者对于笔迹摹本进行一系列的等级评定,再计算出这种等级评定与其人格量表的相关系数。

彼得(Peter Greasley)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笔迹心理分析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部分,它主要运用的是思维过程中的类比、象征和推理因素,在实验控制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因此研究效度较低。King等人也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笔迹心理分析专家,还是被分析的对象,他们在实验中都抱有一种心理倾向,即乐于相信笔迹心理分析的有效性。看来,在笔迹心理分析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用研究方面却恰恰相反,在西方,笔迹心理分析已经在人才招聘领域广泛地使用。例如,法国约80%的企业,采用笔迹心理分析技术招聘员工。美国5%~10%的企业也将此技术用于员工聘用中,而且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很难精确地计算有多少组织机构使用笔迹心理分析技术,但从文献的数量上看,这种技术在西方组织管理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市场。

(二)中国研究现状

在中国心理学界,笔迹心理分析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均晚于西方。资料查阅表明,1990-2012年的22年间,有关中国笔迹心理分析的研究成果的文章共20篇,研究性文献12篇。其中1993-2008年为11篇,2009-2010年为0篇,2011-2012年为1篇;综述文章4篇,实证研究8篇。由此可见,中国关于笔迹心理分析的研究文献明显不足,这对于一个有悠久文化历史和独特书写特点的国度来说很不相称。

国内学者偏向于使用人格问卷对笔迹特征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大多数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在笔迹与人格关系研究领域,台湾学者杨国枢、林碧峰,香港学者高尚仁的研究较早。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莫雷、杨莲清,陈连森、姜其和,孟庆茂、赵增梅,张卿华、王文英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www.daowen.com)

莫雷、杨莲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540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的男女生在字体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中高年级以后,性别差异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二、三年级之间,五、六年级之间是差异形成的两个加速期。另外,男女生在字体的差异方面,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字体大小程度、字的力度、字体的刚劲度、字的工整度和字的棱角度。

陈连森、姜其和使用EPQ研究发现,神经症及人格障碍患者在N量表上得分高,神经症患儿在N量表上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其汉字笔迹在用笔、点画、结字、布白特征上同样与N量表高分者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行笔用力不均、点画不规则、结体疏密不均、字空过疏或过密、行距宽窄不一等。

孟庆茂、赵增梅研究了在快速抄写条件下,笔迹书写特征与认知以及个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从整篇压、横笔压、时间、潦草度、字位、均匀性、圆润性、粗细度、力度、宽高比、倾斜度、充满度、疏密度这些笔迹变量中,提取出笔压、结构、特征、字体和空间五个反映字的书写特征的因素。结果发现,书写特征与认知因素里,横、竖笔压与概念形成速度、整篇压与视力追踪、字位与眼手协调相关性显著,横笔压与测验中的畏缩退怯—冒险敢为呈正相关,竖笔压与艾森克个性因素呈高相关。

张卿华、王文英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大、中、小学生共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验,研究发现:年龄越小,笔迹特征直笔、重笔、慢速、光边占的比例越大;13岁以后,笔迹特征就出现明显分化。这表明,个性在13~14岁开始加速形成与发展。

另外,笔迹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写压力及稳定性等心理特征指标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笔迹书写形式、速度、压力及稳定性等基本的特征指标,进行不同组合,可以划分为8种气质类型,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童辉杰、杨鑫辉研究证实,我国两位非心理学背景的笔迹学者的经验判断大多是主观臆测,没有相关依据,经不起实证检验。他们的局限在于缺乏人格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人格特征是很复杂的,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手段,就难以正确地评估与测量。

陈丹采用EPQ人格问卷,选取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笔迹能够解释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的变化。这表现在:较多顿挫与神经质水平呈现负相关,横倾斜与神经质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左边距与内外向水平呈正相关,右边距与内外向呈负相关。

牛乐采用卡特尔16PF测试卷,对大学教职工和大学生的笔迹布局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左留白与有恒性、忧虑性、世故性和恃强性呈现负相关,与独立性、敢为性呈正相关;右留白与独立性呈现正相关,与世故性、紧张性呈现负相关;上留白和下留白与乐群性、恃强性呈正相关,与敢为性、忧虑性呈正相关;行距与乐群性呈负相关;字距与恃强性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呈负相关;行斜度与自律性呈负相关;字斜度与兴奋性呈负相关。

秦玉红采用卡特尔16PF测试卷和中文笔迹测验材料对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概貌与独立性呈显著负相关;运笔与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字行间距与恃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律性呈显著负相关;另外,男性写字快于女性。尚靖发现,男性的笔压特征和情绪稳定性呈高相关,笔压轻的人情绪稳定性好,而笔压重的男性易焦虑。

冮勇采用“整体性印象评定”研究取向,得到了笔迹整体特征的八因素结构模型:工整度、流畅性、轻重度、舒展性、圆润度、变化性、长度、规范性。研究发现,笔迹在工整度、流畅性和规范性三因素上表现出性别差异;另外发现,笔速快的人在神经质维度上要显著高于笔速慢的人,且女性写字快于男性。

总体来看,我国近年来关于笔迹与人格的相关研究数量偏少,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笔迹与人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由于采用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够一致,有的甚至互相矛盾。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