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代新古典主义学派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学派中涉及的观念是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基于完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市场经由“无形的手”所发挥出的引导作用是实现均衡的目标。无论总需求和总供给受到怎样的冲击,政府都不用主动地对经济进行干预。
该学派普遍认为:基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会引发产业间周期更替,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不均衡的情况,由此推动经济周期的发展。
2.凯恩斯学派
在凯恩斯学派的观点中,对经济的干预以及工资的向下粘性即为影响经济周期的核心因素。基于人们对经济增长保持乐观态度,将引发投资与生产过热的情况,如果人们对经济衰退的预期较为悲观,由此也会引发投资与生产的迅速缩减。所谓工资粘性,即因为工会的存在,企业无法对工人的薪资水平进行合理调控,从而造成工资的向下变动表现出粘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衰退,总体的社会价格降低,企业以控制工资水平的方式来缩减成本。不过,因为存在工资向下的粘性问题,无法及时调整工资水平,由此也会使得企业利润水平降低,从而引发企业裁员的问题,导致失业率加速提升,经济大萧条由此形成。
对于新古典主义学派的观点,凯恩斯是持否认态度的。在他看来,经济大萧条时,经济不具备自我修复的功能,因此,政府要对经济进行主动干预,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来保证经济的平衡、稳定。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政府应提出扩张性财政政策,保证经济水平的有效增长。如果经济过热,政府则应提出紧缩性财政政策。
3.新凯恩斯学派
在凯恩斯学派的基础上,新凯恩斯学派对价格的粘性作出补充,并表示,并非仅工人薪资具有粘性特征,别的要素价格在短时间内也存在向下的粘性。这将对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造成限制,由此形成经济周期。(www.daowen.com)
4.货币主义学派
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经济周期是基于外部冲击以及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波动而产生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需要保证货币供给的稳步提升,由此使得整体需求平稳提升。因此,政府应当侧重促使市场整体供需自行实现平衡,而并非是以干预的方式实现。
5.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的观点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该学派更加关注政府与货币对经济水平造成的影响。该学派表示,不合理的政府干预会为经济周期带来明显影响。政府出于提升GDP水平和就业率的目的,通过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控制利率,企业生产与投资将随之加大。在生产和投资过热的情况下,企业投资会急剧缩水,造成经济衰退。因此,该学派并不赞成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他们强调,应当通过市场的作用来对经济进行调节。
6.第二代新古典主义学派
第二代新古典主义学派提出,经济周期是基于科技水平的提升与外部冲击(粮食危机、战争等)的影响而产生的。在经济周期中,扩张与衰退均可看作是对外部影响的反馈与调整。因为不管在什么时间,用怎样的方式,经济个体活动都符合最大期望效益原则,由此,政府需要及时采取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有效干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