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的目的是为了“忆”,“输入”的目的是为了“提取”,那么怎样根据需要进行提取呢?实际上,我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的信息有两类:第一类是信息还原输出,“记”什么就“忆”什么;第二类是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后概括性或者创造性的输出。这是最有价值的输出。思维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人就是凭借着这种神奇的思维能力,才统率着世界上的生灵。人的智慧就体现在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上,智力的其它因素都是为思维能力服务的,各种智力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思维有助于记忆,而记忆是思维的基础。
方法1 理解记忆法
在领悟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我们称它为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专家们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长期实践获得的经验。19世纪末,艾宾浩斯曾以自己作过实验,结果表明: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复习16.5次,识记36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复习54次,而识记含有480个音节的六首诗,平均只需复习8次即可成诵。我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普通一首诗来比较两种记忆方法的优劣。他让甲组学生单纯用机械记忆法去死记硬背,而让乙组学生认真领会诗的内容,进入诗的意境,掌握诗的技巧,然后再去背诵。隔了一段时间测试,乙组学生平均记住83%,而甲组只记住了47.2%。请看,理解记忆法的优越性多么明显,我们真不可以小觑。不信吗?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给你两个材料,要求能倒背如流,请准确记下识记每个材料所需要的时间。
材料1 请记下泰国首都曼谷的全称:
共台甫马哈那坤奔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改劝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
材料2 背诵杜甫七律《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1个材料共41个字,第2个材料共56个字。我们敢肯定,记杜诗要比记曼谷全称快得多,虽然曼谷全称要比唐诗少15个字。这是为什么?因为对材料1只能是机械记忆,而对材料2,却可以驰骋理解记忆的才能。当你诵读《蜀相》时,你的眼前会浮现发思古之幽情的诗人形象,他吊古伤今,流连在武侯祠肃穆的氛围之中,双泪横流,评说着诸葛亮这位一代名相。不知不觉之中,武侯祠的景观、诸葛亮的伟绩、诗人的情怀,经过“理解”这个通道潜移默化地记入了脑海。而材料1却难以和“理解”这把钥匙对上号,所以我们只能望“谷”兴叹!
理解记忆之所以能获得机构记忆难以企及的效果,是因为它使识记材料与识记者的知识结构建立了联系。实践告诉我们:知识结构越完善、越系统的人记忆就越全面、越迅速、越牢固。假如让排球队员去记乐谱和旋律,让画家去记武功招术,让文学家去背化学方程式,那记忆效果一定不佳,因为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大相径庭,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的认识渠道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只是从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去认识,而后者则是从本质上,从事物内部相互关系上去认识的。所以,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的人理解能力就越强;理解能力越强,记忆效率就越高。锦州夕照明诗词社有位词家,能背诵数千首宋词。问他背诵经验时,他说:越背越快,越背越熟。初背与掌握几百首时不大一样,掌握越多,背诵的速度越快。因为这时词的知识已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如词的分类、句式的结构、典故的运用、流派与风格都了然于胸,所以背起来驾轻就熟,毫不费力。这位词家说得有道理,从理论上说那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理解记忆法的决窍就源于此。
小建议
学会运用,理解记忆。
对识记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斟酌,力争掌握其内容实质
就是说,对识记材料务求必懂,不能囫囵吞枣。我国古代许多学者很重视这点,甚至“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宋朝有个陈正之,读书很勤苦,常常手不释卷、日读数十篇,但收获不多,长进甚少,思前想后,他埋怨自己记忆不佳。后来,他求教于朱熹,朱熹指教他说,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十个字,一连读它二三百遍。陈正之遵训而行,果然大有进益。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也说过,“我读书宁肯少些,也要懂透些。”所以,进行记忆的第一步就要弄清材料的精神实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千万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上,更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那样就很难的高效的记忆。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数理知识,要注意弄明白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习语言,要着重弄清音、形、义;学习诗文,要先掌握内容,抓住中心。这样就大大胜过从头至尾的单纯记忆。
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通向理解的唯一坦途。每个有志于学习的人都应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使所学知识不断巩固。汽车司机、火车司机、飞机驾驶员、机械操纵者的独立操作就是对他是否全面掌握驾驶技术知识的最好检验,也是他进一步加深对驾驶知识理解的大好机会。学生的课后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设计以及每一次考试,甚至每一次造句、作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都是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从而达到牢固记忆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不理解的理解了,理解肤浅的深刻了,淡忘的记起来了。总之,其中诸多方面的弥补,思考、反思,都能使记忆得到强化。
我们肯定理解记忆,并不贬低和排斥机械记忆。机械记忆自有它的功用。我们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总有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因此,一味地反对机械记忆,片面强调非理解不能记忆,既不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也不符合记忆主体的实践事实。例如小孩子学话,就是从机械记忆开始的,老和尚读经,也是从机械记忆开始的。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是互补的两种记忆手段,缺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科学的方法是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合理运用,这样才能获得最佳记忆效果。
金玉良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方法2 5Wh记忆法
Swh是Who (谁)、What(什么)、When (何时)、Why(为什么)、Where (在何处)、五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和How(怎样)的第一个字母。这个记忆方法的主旨是,通过回答六个基本问题,便可找出各类文章的主导思想,也可抓住电影、剧本的主导思想,以增强记忆力。
这是一个很容易掌握的方法。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读者应当在阅读过程中回答如下问题:谁?做什么?何时做?为什么做?在何处做?怎样做?这是在美国新闻学校里采用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个事件的各个不同方面。人们也可以用此法了解一次谈话、一个广播节目、一篇叙事文章或一次重要讲话。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阅读报纸文章。
方法3 形象记忆法
例如记森林的作用,不直接记抽象的条文,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记忆它的美称:
古人类的摇篮(在树上筑巢而居);绿色的金库;生物的制氧机;土壤的保育员 (防止水土流失);空气的过滤器;天然的蓄水池(防干旱);防风的勇士;防沙的长城;防污染的卫生员;天然的灭菌器;煤炭的鼻祖。
记住美称,解析其含义,就是它的作用了。
方法4 连锁记忆法
利用新奇形象联想法把要记的10个、20个甚至上百个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事物都象锁链上的一个环,环环相连。这样环环相连的记忆方法,称为“连锁记忆法”。例如说甲、乙、丙、丁四件事,那么第一步是把甲与乙联系在一起作新奇联想,接着又联想到乙与丙,再联想丙与丁。在回忆时,只要记起甲就能回忆起乙,乙又与丙有联,因而丙也被回忆出来了,再带出丁。
采用连锁记忆法,把毫无联系的内容串起来后,一口气可以记忆几十个,上百个,不但“记”与“乙”快速,而且大脑负担轻松。
例如,我们打算记忆10件毫无关系的事情,不过可以不限于名词: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星星、鼻子。要是逐个记忆,当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是,通过记忆链的联想方法,就容易记牢。最好采用离奇的联想,联想步骤如下:
1.把飞机和树木通过联想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这样的景象:巨大的树木就犹如一架大型飞机在空中飞翔。
2.再由树木联想到信封,无数像信封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或巨大的信封中装有树木)。
必须让事物形象地在脑中浮现。即使是百分之一秒那样短的时间也好,最主要的,是要使联想到的事物形成清楚而稳定的形象,以便使极清楚的形象在决定性的一瞬间出现在脑海中。千万注意,别把思路弄乱了。
3.由信封想到耳环,当打开信封时,无数耳环朝自己的脸上飞来,或把信封作为耳环戴在自己的耳朵上。
4.再联想水桶,想象耳环下挂着巨大的水桶。
5.接下来是“唱歌”。想象巨大的木桶张开大嘴在唱歌,或想象自己头戴水桶在唱歌。
6.唱歌人的嘴中飞出无数个篮球,或者想象篮球在唱歌。
7.由篮球联想到腊肠。想象腊肠在打篮球,或者想象篮球运动员用腊肠作为球进行比赛。
8.联想星星,把天空中的星星想象为大腊肠。
9.最后联想到鼻子,想象星星长着巨大的鼻子,或者想象自己脸上的鼻子是一颗大星星。
通过这样联想,就把10件事物联系起来了。当然这里的联想有点麻烦,一旦习惯之后,在10 秒钟内就能联想完毕。只有第一个“飞机”没有联想物,需要稍费点力气。但只要想起飞机,后面的就能想起来。飞机——树木——信封——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鼻子。
小建议
有意识的运用连锁记忆法。
学习中利用连锁记忆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地理课时,记东北三省九大工业——钢铁、石油、煤炭、森林、造纸、化学、机电、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用如下一串连锁:
①钢铁——石油:以铁水为钢铁工业的代表形象想象到通红的铁水一流出来就变成乌黑的石油。
②石油——煤炭:石油流到某处就凝结成煤炭。
③煤炭——森林:凝结成的煤炭上突然长出大树来(大树代表森林工业)。
④森林——造纸:大树上面长着的不是树叶,而是一片片纸。
⑤造纸——化学:纸上画着一个试管 (试管代表化学工业)。
⑥化学——机电:试管里装有一台大型发电机。
⑦机电——汽车制造:汽车将发电机从试管里拖出来。
⑧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汽车一下子撞到大车床上(大车床可以用来代表机械工业)。
如果能够熟练运用连锁法,要记住九大工业所需时间很短。
方法5 比较记忆法
这是对于要识记的两个或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或不同点,然后加以识记的方法。例如:
这两个面积公式都有3项,其中有1个相同的常项即有2个不同的变项,而这2个变项同都是相乘的关系,并且底对应于弧长,高对应于半径。这一比较,就把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的异同点都鲜明表现出来了,很容易记忆,并能增强记忆的准确性。
比较记忆法是一种很有用的记忆方法,应用范围很广泛。因为任何对象之间都存在着相同点、相似点、相异点,而要想清楚准确地记住它们,最好的记忆法莫过于比较记忆法了。
方法6 分类记忆法
这是一种把要识记的对象,根据不同特点分门别类归纳再进行记忆的方法。假定我们要记住以下一些单词:
电视机、镜子、书柜、椅子、大头针、电风扇、稿纸、钉书机、收音机、铅笔、组合柜、图钉、梳子、录像机、三角尺、大宝、花夹、电冰箱、沙发、席梦思床,茶几。
对上述单词,如果一个词一个词去记,肯定很困难。如果把它分为以下4类:
家电类:电视机、电风扇、收音机、录像机、电冰箱。
文具类:大头针、稿纸、钉书机、铅笔、图钉、三角尺。
梳妆类:镜子、梳子、大宝、花夹。
家具类:书柜、椅子、组合柜、沙发、席梦思床、茶几。
按照以上4类分别去记,就很容易记住这些单词了。
分类记忆不仅可以按照意义进行分类记忆,也可以按照形式分类记忆。例如:
齐齐哈尔、锦州、石家庄、广州、牡丹江、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哈尔滨、满洲里、杭州、西安、洛阳、天津、日喀则、攀枝花、赛汉塔拉。
如果把上述城市按照名称的字数分为以下3组:
二字组:锦州、广州、拉萨、杭州、西安、洛阳、天津。三字组:石家庄、牡丹江、哈尔滨、满洲里、日喀则、攀枝花。
四字组:齐齐哈尔、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赛汉塔拉。
按照各个组去记忆地名,就会提高记忆效率。
在记忆外语单词时,也可以采用分类记忆法。这就是把某些有共同词根、词干、词尾、相同读音的单词,分门别类进行记忆。
比较记忆法不仅便于记忆,而且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跟我学
把记忆对象分类进行记忆。
方法7 循序渐进记忆法
这是指在记忆科学体系和其他知识时,按照知识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渐进次序进行记忆的方法。记忆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未记于前,则不能记其后;未记于此,则不能记于彼。这是因为,良好的记忆依赖于个体以往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要有知识作基础。一个记不住初等数学知识的人,很难记住高等数学的知识。如果违背这种记忆方法,贪多求快,其结果必然是破坏了记忆力,并且欲速不达。循序渐进不仅是学习的规律,也是记忆力提高的规律。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是精通循序渐进记忆方法的。
方法8 纲要记忆法
这是指在记忆巨量长篇材料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平均使用记忆力,而是要提纲挈领,抓住纲,然后加以记忆的方法。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任何知识体系都有观点和材料,有主有次,有纲有目。因此,我们在记忆时,必须抓住要点和关键,以纲带目,纲举目张。纲要记忆法既可以使我们有重点地记忆,减轻记忆负担,又可兼顾一般,以重点提挈一般,提高记忆效率。
方法9 规律记忆法
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小学念书时,老师让学生计算1+2+3+……一直加到100的和。正当全班同学紧张的挨个数相加的时候,高斯报告了他的结果5050。同学们都惊讶,老师问高斯怎么算得这样快。高斯说,1+100=101、2+99=101、3+98=101……然后50+51=101,他掌握了这个规律,采用了101×50=5050的简便算法。
所谓规律记忆法就是把要记的东西找出事物之间联系和规律,从而有助于记忆效果。
数、理、化课本上的不少定理、定义、公式的记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效果欠佳。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记忆效果就好。例如欧姆定律I=,理解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反比,这样就很容易把欧姆定律记住了,考试时就会运用自如,考出好成绩来。(www.daowen.com)
利用规律记忆法,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北京市的一些中学英语考试成绩不及格。例如有的班级四十几人,竟有15人期末英语考试不好,就是及格的当中分数较高的也不多。
笔者和这些同学谈话,了解到之所以英语学习成绩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记不住单词。对我说,你们对英语的构词法,要逐步有所了解,并加以应用,那末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就会提高。比如说,英语构词法之一派生法也叫词缀法,就是在词根前面或后面加上前缀或后缀就构成了新的词。如work(工作)后面加词缀er,就构成了新的词worker(工人)。英语构词法之二合成法,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合成一个新词的方法。例如class (课)+room (房间)就构成了classroom (教室)。如every (每一)+where(在哪里)就构成了everywhere(无论何处)。every (每一)+one (一)就构成了everyone(每人)。some(一些)+body (人)就构成了somebody (某人)。my (我的)+self(自己)就构成了myself(我自己)。
老师和家长发现孩子记忆方面出现问题,要具体帮助他们分析记不住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帮助孩子找出能记住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记忆上的困难,学习效果就会提高,成绩也就会提高。
只要是有心人,细心人,都可以应用这种记忆法。例如,某数学老师对同学说:“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长数字,你们看5秒钟后我就擦掉,看谁能把它记住。”接着老师写出数字:
162738495162738495162738495
时间一到,教师就把数字擦掉了。刚擦完就有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他果然正确地答出了数字。老师问他是用什么方法的,他回答说:“这个长数列是由162738495重复3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162738495,让各位数1、2 报数,然后单数向前一步走,结果报单数的是1、2、3、4、5,报双数的6、7、8、9,一还原归队就是162738495,然后再把这个数重复2次。”这个同学使用的就是规律记忆法。
小建议
运用规律记忆法记20个英语单词。
方法10 选择记忆法
大家都知道“优选法”吧?这个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明的科学方法曾经风靡全国,几乎达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优选法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合理的配方、合适的条件与最佳的途径。选择记忆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归纳的。它的要义是:在记忆领域里进行优选,即把最需要的、最实用的材料输入大脑,并编码储存,以使记忆效果更加突出。
选择记忆法是治学所面临的形势的需要。近几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第三次浪潮”席卷全球。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在有科技期刊35000多种,每年发表的蕴含新知识的科学论文约有500多万篇,每年登记的发明创造就有30多万件。在这信息爆炸、知识翻番的形势下,选择记忆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记忆方式不能不被人们广泛采用。面对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书籍应该怎么办?只有选择!
俗话说读书有舍才有得,泛览莫若一精。说的也是选择。爱因斯坦的传忆中记载了这位大科学家的治学方法: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头脑负担过重和会诱离要点的一切。他注意记忆的是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周恩来同志在治学中也非常注意选择。他在《我的修养要则》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加强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当代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我们各门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知识要记住。基本公式、规律要记住,这是不错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七零八碎的繁琐的东西都要记住。书上都写着在那里,那时候你去查一查就行了。”可见,读书必须有选择,记忆也必须有选择。
读书和记忆没有选择就没有收获。朱熹曾经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贪多嚼不烂,饕餮之徒不但不能健身,也许还要得胃病呢!
那么,究竟应怎样选择记忆呢?
金玉良言
读书和记忆没有选择就没有收获。
确定目标
首先要确立学习或记忆的目标,然后再相应地选择多种书刊资料。最好请专家、学者、教师开具书目,对目标所及的书刊资料精中选精、优中选优,特别不要遗漏那些代表或反映专业最新科研成果的资料。
弄清关系
治学者要弄清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确立以主攻专业为骨架的知识结构网络,围绕主攻专业建构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以便有主有次、有详有细、有长线有短线地选择学习、记忆的材料。
提炼重点
记忆中要善于抓住材料中最有价值的精髓,一本书也好,一篇文章也罢,往往只有一条主线、一个主题、几段精采的论述,一些必须记住的重点,其余的只是起烘托或辅助作用。因此,必须牢牢地抓住重点部分,提纲挈领。
广博钻研
学习记忆不但要专,而且要博,这一点表面看来互相矛盾,其实不然。“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博大才能精深,精深是建立在博大基础上的,没有广博就谈不到精深。知识越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就越要求治学者广采博取、提炼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专业知识。
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大斯基说:“记忆,好像是个神话里的筛子,筛去了垃圾,却保留了金沙。”让我们用选择记忆法这个神奇的筛子,不断筛选知识的金沙吧。
名人名言
记忆好比筛子筛去垃圾留下余沙。
——巴乌斯托大斯基
方法11 概括记忆法
概括记忆法就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和要点的记忆方法。
概括记忆法是根据心理学原理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是科学的。概括需要积极的思维。只有经过充分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精华提炼出来。在简化和提炼过程中,我们对材料的认识提高了,理解加深了,从必然王国跃到了自由王国。这种经过凝缩、概括后的材料言简意赅,有代表性,容易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相挂钩,不易遗忘。同时,概括需要辛勤的筛选劳动,只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才能沙里淘金,把同类事物的精华提炼出来。这样,大量的原始的芜杂的材料经过删繁就简、择精选萃后,数量减少了,质量提高了,识记者的记忆负担量就会大大减少,记忆效率自然会显著提高。
古人云:“百炼为字,千炼成句”,呕心沥血炼字锻句,就是一种概括。因为炼字锻句的目的在于炼意,即用简约而精炼的字句,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书店里常见的《大纲》、《纲要》、《提要》、《举要》等都是概括的产物,思维的结晶。
概括记忆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主题概括
提炼、概括出识记材料的主题思想,抓住要领,笼罩全篇。识记材料不论长短,都有主题,只要用心总结,不难窥出。
内容概括
对长篇材料进行凝缩、概述。有些识记材料,洋洋数千、上万言,如不进行处理,很难把握。高屋建瓴地对其内容进行压缩、删减,使其变得精炼,有利于对全部材料的记忆。有些长篇小说前边的内容提要,有些刊物登载的名著缩写,都是内容概括的产物。利用内容概括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工作量。
简称概括
对一些较长词语、名称、概念进行高度简化,识记起来就大大方便了。现代语汇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简称概括,它很快进入了人民生活之中。象“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京、津、沪、辽、闽、浙、赣、桂等省、市、区的简称也都属于此例。
顺序概括
对识记材料按顺序进行概括,记忆时突出其顺序性。这种方法能突出识记材料的原貌,防止错讹。如记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⑤保甲法。可以按其顺序概括为:一青二募三农四方五保。这样念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如果需要回忆时,自己添加内容就行了。
金玉良言
百炼为字,千炼成句。
数字概括
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五项原则六条措施”等。
以上这些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概括记忆法适用于记忆那些内容较多、较系统的社会科学材料,要求识记者有较高的概括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方法12 系统记忆法
1996年12月笔者在一所中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这学期学了不少东西,脑子里挺乱的,担心期末考试考不好,您看怎么办?我说,这事情好办,你把学过的东西分门别类,使其系统化就容易记住了。
比如,你学过的外语单词,可按照职业(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科学家、艺术家)、学校(小学、中学、大学)、亲属(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颜色(红、绿、黄、蓝、紫、白、黑)、方向 (东、西、南、北)、交通工具 (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自行车)、季节(春、夏、秋、冬)、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分门别类去记住就容易记住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按这个方法去复习英语单词,英语考试成绩很好,单词方面一分也没丢。
所谓系统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材料分门别类,使这些要记住的材料有内在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增强记忆效果。
金玉良言
人的大脑像一座图书馆。
人的大脑就像一座图书馆,图书馆买了新书后,要编目归类,按次序摆在书架上,才能根据读者的需要准确而迅速地提出图书。人的大脑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人的记忆过程类同于图书馆的图书购入、归类、上架和外借。如果图书馆买了新书,不及时的归类、编目、上架,读者借书时就很难准确而迅速提出书来。人的记忆也是如此,如果学了新东西,不定期进行分类加工,脑袋里获得的知识是杂乱无章的,考试时就提不出来,考试效果也不会好。相反学习新知识后,有计划地将其分门别类,使这系统化,记忆效果就好。
学校里的课程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复习,在期末要进行期末复习,这都是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加深理解,使之系统化,提高记忆效果。因此,学生要重视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借此机会把学过的东西系统化,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储存在大脑里,提高记忆效果,提高考试成绩。
系统记忆法主要应这样做:
首先是循序渐进地学习。万丈高楼平地起,知识的大厦需要开掘和浇铸深厚的地基,地基不稳,大厦必倾。学习亦如此,一定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分层次地逐步提高,把系统的根子扎得深深的。
其次是深入细致理解。这主要是要深入细致地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形成自己知识结构间的大循环。即千方百计把自己所学所记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顺畅地输入,迅速地编码。再次是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平日一点一滴地积累,集腋成裘地努力建立。只有我们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并产生飞跃的时候,我们的系统工程才初具规模。只有当我们的知识形成系统时,我们的记忆才会有奇效。
有人把系统记忆法比作图书目录学,说系统记忆就是有计划地向大脑图书馆里藏书,果如其是,我们何不多多藏之!
小建议
学习运用系统记忆法。
方法13 网络记忆法
把识记材料编织在网络之中进行记忆的方法叫网络记忆法。世界上的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可以纺织在某个网络之中,象蜘蛛结网一样纵横交错、里表勾连。蜘蛛结网是为了捕获猎物,识记者运用网络记忆法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掌握知识,提高记忆效率。
网络记忆法具有方便记忆、纲举目张等优点。东汉郑玄曾说过: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他的话告诉我们,知识的网络虽然纵横交错,但是条清理顺,只要抓住主要的、关键的部位,那么,次要的、从属的部分便会顺理成章了。这就是网络记忆法的优越性。网络法和提纲法类似,很多学者统称为提纲网络记忆法。他们认为,网络法侧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提纲法强调知识的纵向方面。
请看下面的网络: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网络:
(2)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具体表现的网络:
从这些网络可以看出,网络记忆法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的特点。所谓直观性,是说网络上标线清楚,各种关系一目了然。所谓概括性,是说编制网络的过程就是对材料高度压缩的过程,精华、概要的东西都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所谓条理性,是说编入网络的材料条理鲜明,材料的层次、各层次间的关系可显露得十分清晰,抓住了这些,存贮的编码就十分容易了。
运用网络记忆法,首先要掌握识记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先找出网络的主干线;其次要把识记材料纳入大脑原有的知识结构中,通过分析、加工、归类,使其条理化;第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材料,自己动手编织网络,使网络科学化。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蜘蛛不断编织网络,以便更多地捕捉知识的信息吧。
方法14 图表记忆法
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会,某些商品说明书的内容全是用专门术语编写的,看过了往往。而另一种商品的说明书文字很少,使用的是图表和一些照片,则使人一目了然,而且很长时间难于忘记。
我们阅读文章,主要依靠语言,是一面想象具体情况,一面往下读的。可是,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想象力,对有关事物没有预备知识的人,就不能体会出文中所述的具体内容。但是,如果书上有图片,即使是初次接触该事物的人,也能在一瞬间通观全局,乍看起来,很复杂的内容,只要有图表,就会毫不费劲地记住。
图象不仅因其清晰而使印象深刻,而且图形本身的形象感就能较强烈地刺激大脑。请看一遍下面的图形与数字:
△、68、∞、17、□、29、14、◇、26
看完后回忆一下,记得最清楚的是什么呢?一定是其中的四个图形:△、∞、□、◇。假如你把这串数字与图形全记住了,过一两个钟头,一天或更长时间后试图回忆,记得最清晰的一定还是图形。如果再进一步比较,还会发现鱼形是最好记的,因为这一图形表示的事物最具体。
某项内容,只用文字列出来,就不如把它放在图形中好记了。例如:
右图的图形,可对大脑产生较强的刺激。
名人名言
形象是记忆的第一感觉。
图中“距离”占的面积大,“时间”与“速度”占的面积较小,这种形象会印在脑子里。“距离=时间×速度”也显示出来了:占大面积的应该是积,占小面积的两个是因数。把上图中的“速度”用手遮住“距离”和“时间”就排在图中,上面是距离、下面是时间,显然速度=距离÷时间。同样,若用手把时间遮住,就得到时间=距离÷速度。
这个方法也可用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和重量、密度、体积的关系式。
初中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词类,较难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副词。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看前三类实词与副词的结合情况,可列下面一个表来记忆(表中的“○”表示能结合,“×”表示不能结合)。
你至少可以知道
■记忆是思维的前提
■多种记忆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