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校园内外优化工作探析

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校园内外优化工作探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3—1955年,江苏省遵循“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除完成高校院系调整工作外,还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发展师范学校,稳步发展高级中学,整顿改进小学教育。2005年,江苏省、宿迁市和泗洪县共投资200多万元,在临淮中心小学内增建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此后分批安排“水上希望小学”的学生住宿就读。

晓庄镜头下的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校园内外优化工作探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苏省教育事业虽然比较发达,但总体规模有限,且城市与乡村、苏南苏北的发展极不平衡。1953年,全国开始实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也被纳入计划发展的轨道。1953—1955年,江苏省遵循“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除完成高校院系调整工作外,还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发展师范学校,稳步发展高级中学,整顿改进小学教育。“一五”计划完成时,全省已有高等学校15所,在校学生2.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80所,在校学生5.24万人;普通中学1170所,在校学生51.09万人;小学31757所,在校学生412.76万人,都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有了较大增长。

在努力办好教育的过程中,运河沿线地区曾涌现出十分感人的事迹,晓庄拍摄的泗洪县临淮镇水上小学就是一例。临淮镇三面临洪泽湖,乡民大多为船民,终日漂泊湖上,居无定所。为解决船民子女的教育问题,1960年代中期,教师阎成米创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所在水上授课的船头小学。1993年和1999年,在淮阴市华联商厦和江苏省教育厅的资助下,水上小学两次更换更大的船只,并改名“临淮镇水上希望小学”。水上小学的孩子们上学、放学都靠渔船接送,条件艰苦,阎成米则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坚持船头教学工作。2005年,江苏省、宿迁市和泗洪县共投资200多万元,在临淮中心小学内增建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此后分批安排“水上希望小学”的学生住宿就读。到2007年秋季开学,临淮镇的船民子弟全部进入临淮中心小学,彻底告别了水上读书的日子。

无锡市吴桥中心小学模型小组制造的新型拖拉机模型(1956年5月)

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一年级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

1955年) 苏州中学的化学课(1955年)

武进县郑陆小学“红领巾”支农(1958年)(www.daowen.com)

邗江县方巷公社农业中学学生劳动(1962年)

吴江县中学生在震泽公社支农休息时为社员表演(1959年)

南通市小学生看画册学雷锋(1974年)

泗洪县临淮镇水上小学,孩子们上学放学都靠渔船接送(199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