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之后,为克服个体经济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江苏和全国一样,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农民们先是组成生产互助组,开展从劳力互助到经济、生产上的全面互助;条件成熟后,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入股、统一规划、共同使用,最后实行土劳分红政策;1954年起,初级社开始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取消土地分红,主要生产资料归社所有,采用工分计酬。到1957年,江苏全省共建立起3万多个高级社,基本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1958年8月初,为贯彻党中央开办大公社的讲话精神,江苏省规划将每社平均260户的34367个高级农业社合并为9000—10000个公社。以此为开端,江苏农业步入了公社化生产时期。
从建立互助组开始,劳动的集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成立人民公社后,社员一切行动都得听生产队指挥。生产队长哨子一响,社员们就得扛着农具到指定地点集合,而后集体上工,集体收工。生产队配有记工员,如有人迟到、早退,都会公布在食堂或是墙报上,将来分配钱和口粮时就按出勤工分计算。
据晓庄回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雄心勃勃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向共产主义,农民起初对出工都比较重视,听见队长哨声,就会一道下地劳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农民并未看到预想中的优越性,过多的期望转化为失望,哨声也渐渐失去了效力。但迫于工分的压力,社员依然每日下地,于是人民公社仍保持着“下地一大片,回家一条线,干活互相看,争着要工分”的场景,当时社员们自编的顺口溜却是“出工慢腾腾,干活磨洋工,收工打冲锋,争工分要学武松”。
为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1963年开始,国家将农业合作化和公社生产取得重大成绩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树为典型,各地普遍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运动,确实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起过促进作用。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大寨成了抓阶级斗争和批判农村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1967—1969年,各地学习大寨的计工方法,实际上成了“大概工”,平均主义泛滥,引起了社员的普遍反感。
同被树立为典型供大家学习的,还有各公社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劳动能手,晓庄清楚地记得给江都县武坚公社插秧能手汤根女拍照时的场景。那天,女社员们知道报社有人来“拍小照”,按照当地习俗,有的戴上了银项圈,有的插上银簪,还有的戴上了银手镯,打扮得很是靓丽,不像是劳动,更像是过节,秧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高邮县宝塔农业社第四大队女社员在田间治虫(1954年)(www.daowen.com)
吴县蠡墅公社夏收夏种(1963年)
海安县瓦甸公社周垛生产队的社员们迎着朝霞去田头劳动(1965年)
吴县蠡墅公社社员收工(1962年)
无锡县红旗公社模范生产队长钱阿根(1962年)
江都武坚公社的汤根女被评为五好社员、插秧能手(196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