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是指由人工开凿的、勾连不同地域或河道水系的交通航运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是人类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改造客观世界的智慧成果。运河具备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给水、景观等功能,不仅具有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价值,还通过将在不同自然流域生活的人群连接起来,造就了内涵丰富的运河文化带。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先民便已从事短程运河的开凿。而后随着中华文明在地理空间上扩展,春秋、战国和汉末三国时相继出现了沟通长江与淮河、淮河与黄河、黄河与海河流域的运河。及至隋朝一统,在前代运河的基础上,联系东都洛阳和河北、江南两大主要经济产区的大运河应运而生。元代,中国的政治中心移至北京(元大都),大运河因此也改以北京为终端,从而开辟了新的航路。为示区别,人们将肇端于隋、元的大运河分别称为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今天我们所说的大运河,则兼括二者。
大运河起始于先秦,然而直到20世纪末,人们对其价值的认知,主要还停留在运输、水利等基础功能上,这种状况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发生了根本转变。
伴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和成功,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进行,大运河迎来了新的春天。无论是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运河历史文化的研究,还是运河沿线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结合,都引起国家和社会的空前关注。
今天,在拥有大运河遗产的各省市中,以江苏与运河的渊源最为深远。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外临沧海,内带湖泽,古誉水乡泽国,天然的水文条件,使它拥有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史,是名副其实的运河大省。
相传商代末年,吴国始祖泰伯(太伯)在江苏境内开辟了古运河“太伯渎”。太伯渎为何人何时所开姑且存而不论,可以明确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已在江南构筑起较大规模的运河体系,这条“吴古故水道”自今苏州出发,西北穿蠡湖,沿射渎与江南运河一线往北,再过阳湖,至常州孟河(一说江阴利港)一带汇入长江,北通扬州,长达100多公里。公元前496年,末代吴王夫差下令开百尺渎,沟通吴越。前486年,为北上争霸中原,夫差下令开凿邗沟,分别以今扬州和淮安为起点与终点,“沟通江淮”。前484年,夫差又在山东定陶东北开深沟引菏泽水,到今徐州沛县注入泗水。上述史实,分见于《越绝书·吴地传》《春秋左氏传》和《国语·鲁语》,翔实的古典文献纪事表明,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发源地。
先秦至秦汉,以多条运河为骨架的区域性水运网络在江苏境内初具雏形。隋唐时代,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大运河水运体系中,通济渠、邗沟与江南河三条水道均与江苏有关。宋代,江南运河、邗沟连通着汴河,构成帝国生命线的主干。元明清三代开凿、维护和使用的京杭大运河,在江苏境内的河段里程最长,约占其总长度的五分之二。古代大运河使江苏地区成为国家财赋的主要供给地和转运枢纽,漕粮、淮盐、丝绸、棉布、瓷器等物资和珍宝特产通过运河源源不断运往京城和四方,极大地提升了江苏在全国的地位。明清时代,江苏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此与京杭大运河的全盛可谓密切相关。
今天,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航道长度,占大运河通航里程的75%以上。大运河申遗时,第一批获得认定的古运河遗产遗迹,也以江苏的为最多。江苏不仅是运河历史最悠久、文化遗产最丰富的省份,也是大运河活性保持最好的省份。(www.daowen.com)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长约690公里,沟通沂河、淮河和长江,连接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和太湖。分布在江苏段大运河干道沿线的设区市,由南而北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徐州,它们多为国家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分布在大运河沿线。大运河将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串连起来,加强了江苏区域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江苏段大运河也是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通道,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外向型经济的窗口:扬州、苏州太仓刘家港、镇江等地,都曾是重要的外贸港口。
在历史时期,南京地区有破冈渎、上容渎等运河与江南运河相接,南通、泰州则有古盐运河与邗沟相连。前者开辟于六朝,早就仅存遗迹;后者发端于西汉,至今依旧通航,那就是现在的通扬运河。2018年,宁、通、泰三市被首批纳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即是出于上述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虑。流淌在苏中大地上的通扬运河,是江苏省运河体系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大运河一起,孕育了江苏经济的千年繁盛,承载了江苏儿女的世代记忆。
运河哺育了江苏,江苏也反哺着运河。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江苏运河,早已不仅仅是古人遗留的样态。拿京杭大运河来说,据王健等人《江苏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一书回顾,明清时代的大运河河道浅狭,无法与航运的现代化相适应,特别是1855年黄河改道导致漕运中断后,由于缺乏维护,江苏多处河段只能勉强通航,经常出现季节性的浅阻。中华民国虽对运河有所治理,但限于政府能力和国内外环境,成效并不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是从根本上治理了淮河水患,而后在1958—1961年对江苏段大运河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整治,开辟新航道、疏通旧河道,兴建多座水利枢纽和水闸、船闸。经过持续的拓浚改造,至1970年代,大运河苏北段年运量已达1700万吨,满足了煤炭、水泥等生产建设物资的运输需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运河的交通运输承载量逐年增大,政府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先后全面整治苏北、苏南运河,使苏北段近四分之三的河道达到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航道全线达到四级标准,分别可长年通航千吨级和500吨级的船舶。21世纪以来,经过持续的改线和扩建,苏北运河已全面实现“三改二”的目标,苏南运河的“四改三”*工程也基本完工。与此同时,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大运河的生态航道建设也被提上日程,运河水质不断提升。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运河至今仍能继续发挥航运等作用,要归功于几十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投资,归功于两岸人民的辛勤付出。如今大运河宽广的水面,承载着繁忙的船舶,面对此景,我们不能忘记,曾经风光无限后来却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些废弃河道,在经济、技术条件捉襟见肘的时代仍然顺利完成的那些建设工程,人们为治理运河而流下的那些汗水,以及人们心中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