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女摄影记者。并非出身摄影世家的我,怎么也没想到参军后会和摄影结缘,而且会在摄影岗位上干一辈子。在用相机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时光历程,通过图像见证江苏大地历史变化的同时,我也亲身感受到我国摄影事业的欣欣向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水平低,相机是奢侈品,普通群众根本不知照相为何物。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相机逐渐进入千家万户,如今手机摄影的普及,更宣告了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我深感自己落伍,跟不上时代步伐,但依然不忘初心,在边干边学中力争与时代同行,为祖国的摄影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后人留下点记忆。
1950年春,我在人民解放军22军军报《麓水报》学习摄影,1952年秋天转业到新华日报社,从当年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到今天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可以说我的新闻摄影事业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步、从新华日报社起步的。我感谢新华日报社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使我在五六十年代有机会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奔走于江苏大地的城市和农村,拍摄了许多难忘的瞬间。离开新华日报社之后,不管是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还是离休后应邀参加摄影活动,我至今从未放下过相机,为此我深感幸运。
1949年3月我参加了浙东四明山区游击队,解放大军南下后正式参军,安排在22军文工团工作。1950年3月,军部宣传部长张雁寄为麓水报社物色能干暗房工作的人,把我从文工团调到了报社,先学暗房,然后开始学摄影。
我使用的第一台相机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德国蔡司依康相机,扁扁的,打开皮腔才能伸出镜头。在报社领导给我相机之前,我只见过照相馆照真人像时用过这种木盒带皮腔的笨家伙。那时的我对摄影一无所知,又无专业书籍可供参考,在好奇之余一切只有从零开始,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我初步掌握暗房技术之后,又跟着老记者们学习如何装胶卷、如何屏气按快门、如何调整光圈、如何目测焦距,如此渐渐掌握了摄影的技巧,并在1950年“五四青年节”的部队篮球赛上,拍下了人生第一张照片。
不久,我随22军军部进驻定海,调到文化科继续从事摄影工作,装备有了改善,用上了师部上交的德国135徕卡相机,还能用上改装后的电影胶片。其间,我拍摄的某部战士登船入海准备消灭小股国民党残余部队的场景,还以“海上剿匪”为题发表在部队的《华东战士》画报上。
1952年9月,新华日报社摄影记者邹健东被调往北京新华社,而时值国庆前夕,报社又急需摄影记者完成繁重的报道任务,于是就向《华东战士》画报社求援,请求调一名资深摄影记者前去。然而不知何故,部队竟阴差阳错地把我派到了新华日报社摄影组。当时我仅有两年多的摄影经验,政治条件又只是共青团员,自己尚且感到难以胜任,报社的同事们更抛来质疑的目光。
晓庄在部队使用的德国徕卡相机(1951年)
为了证明自己,获得大家认可,我暗下决心立志要像男同志一样去工作,去经受艰苦的锻炼和磨砺,做一名称职的摄影记者。我经常找机会到农村去摄影,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改造自己。部队的经历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冲锋在前的勇气,无论面对的是洪涝灾害现场、地下煤层坑道还是灼热的炼钢炉,只要能拍到第一手照片,我从未退缩过。
“文化大革命”中,因家庭阶级成分等原因,我于1970年1月被下放到南通,在当地一待就是十年。在南通日报社和南通市文化局工作期间,我又拍摄了很多反映当地社会风貌的照片。
1980年3月,我重返南京,调至江苏人民出版社任摄影组长。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照相机日益普及,江苏作为摄影大省,摄影艺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当时全国的摄影杂志很少,只有权威机构主办的4种刊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鉴于此,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领导高斯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1981年创办了全国性摄影刊物《光与影》并任主编,直到1994年离休。
离休之后,可以有更多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开展自由创作,为此我高兴了一阵子。孰料1996年11月26日,在古镇周庄参加摄影活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我的摄影梦。治疗休养了一年多,1998年夏天,我终于能拄拐下地。车祸之后,一向好动的我迫使自己安下心来整理过去的底片。从1952年到1970年,在新华日报社工作的十八年间,我拍摄的绝大部分底片都遗失了,幸而在老同事陈哲、王广林帮助下找回了一部分。
我庆幸自己赶上了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然而人老了只能从头学起。我从2000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得到了众多影友的热心相帮,特别要感谢我的电脑老师张成军对我手把手的指导,使我能在有生之年学会使用数码产品。底片口袋上详细的文字说明方便了我将它们归类扫描,电脑则提高了我整理资料的效率,助我在面对数以万计的照片时渐渐理出头绪。我在电脑上撰写文稿,拼音记不住,便用手写板笔耕。数码产品为我后来出版图文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目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国家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越发认识到,新闻摄影在今天是新闻,到明天就将成为历史影像,那些老照片都是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见证,有必要及时整理出来。2003年,我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图文集《瞬间的回忆》;201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红相册:晓庄摄影手记》。今年3月,又一部图文集《面孔:1950—1980年代》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付梓面世。
这本《运河两岸有人家》图文集也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策划。适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于是出版社的同志建议我将作品中表现大运河江苏段和运河沿岸风貌的部分选取出来,制成一个专集。
大运河堪称江苏的母亲河,江苏的运河沿线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城镇、乡村,也是我曾经重点采访、采风的区域,留下的相关照片有万余张之多。经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和南京大学的专家讨论研究,我们从中挑选了300多张用于这次的编辑出版,内容涉及运河景观、运河建设和运河两岸农业生产、工业建设、人民生活、文化遗产等方方面面,拍摄时间从1953年到2019年,跨度达66年。(www.daowen.com)
这些江苏运河沿线的照片,并不是专门围绕运河主题开展拍摄活动的成果。特别是在报社时,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的拍摄对象一般都是先进的地区或个人,因此就同一类主题照片的数量和地点而言,在省内的分布并不很均匀,有的县市会明显多些,有的地区则少些。这和当时很多新闻照片包含摆拍的成分一样,本身也是时代的印记。
回首过去,不忘初心。今天翻阅这些照片,还是能勾起我对当年的很多回忆。它们能够顺利出版,是我以镜头记录时代的近70年生涯的一个总结。其中很多首次公开面世的照片,相信可以给读者提供了解历史的新窗口。我很高兴,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影像走近昔日的运河和过去的时光,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世界、改善民生的巨大成就。
晓庄
2019年5月
已出版作品
《瞬间的回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红相册:晓庄摄影手记》,人民出版社,2011年
《面孔:1950—1980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已举办摄影展
2004年10月,在北京百年影像画廊举办《“文革岁月”摄影作品展》
2008年9月,菊香书屋文化艺术机构在北京举办《激情岁月:晓庄摄影作品展》
2010年7月,在家乡奉化举办《与新中国同步:奉化籍摄影家晓庄从影60年回顾展》
2011年10月,在淮安国际摄影馆举办《蹉跎岁月:晓庄摄影作品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