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场馆进课堂:教学思想助推有效课程实施

场馆进课堂:教学思想助推有效课程实施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台风的成因、台风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备功能等笔记,完成“知识信息采集卡片”内容的填写。

场馆进课堂:教学思想助推有效课程实施

“场馆进课堂”作为我校重要的探究型主干课程,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培养。同时,多元化的场馆学习形式蕴含多元化的学习主题、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多元化的学习收获、多元化的学习评价等六大元素,其多元化特征也恰好为教师通过利用“场馆进课堂”这一平台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提供了良好契机。

1.教学思想转变,推动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

在“场馆进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学材料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场馆实践中师生共同学习所获得的新知识。“场馆进课堂”课堂教学活动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课堂知识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课堂面貌。

以“大自然的语言——台风现象的研究”(气象知识的学习实践)为例。

在“台风现象的研究”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兴趣入手,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各种基本气象知识,了解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广泛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识别天气的方法,认识气象灾害及防范的方法。同时,在气象科普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天气现象的科学解释和动手制作气象观测仪等来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

先导课上,语文教师先由苏轼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关于狂风暴雨的描写,来引出今天的研究对象台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思考:①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狂风暴雨情境?②如何理解“翻墨”“白雨”“卷地风来”所描绘的气象景象?旨在先通过对诗歌的阅读理解来引发学生对探究对象“台风”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结合诗歌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所描写的场景特点,概括台风的特点,并完成作业: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台风的相关知识;②搜集关于台风的气象谚语;③搜集网络及报纸上与台风活动、灾害、研究等相关的新闻报道。此探究内容的设计意图在于:①让学生初步了解台风的形式特点和基本成因;②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的信息查阅方法和平台,完成对探究对象的初步探究,为后续深入探究做准备。同时,形成“台风所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如何监测和预防台风的发生”“古人如何监测台风”“现代仪器设备的监测手段”等探究任务。

在宝山气象站实地探究过程中,师生带着上述探究任务,通过聆听馆内讲解员依托图文资料介绍台风的成因;介绍相关台风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备功能;介绍气象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台风的成因、台风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备功能等笔记,完成“知识信息采集卡片”内容的填写。同时,教师随时观察并提问学生:“你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询问讲解员?”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维链。

在学习制作简易的气象观测装置的环节中,师生分成两组共同合作,在气象站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分别完成:①直测式雨量器制作;②量筒式雨量器制作。然后小组结合专业教师的评价进行现场点评。这一活动的设计旨在让学生:①懂得降水测量的相关原理;②掌握降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③学会根据用途需要和材料的特点设计简单工具,并进行测试改进。

在本次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师立足自己的学科知识,不断向外延展,并主动学习气象观测和预报等非本学科知识,打破了学科知识的壁垒,有效做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在场馆的实地探究中,教师由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变成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在场馆内和学生一起实施探究任务,共同学习,不仅实现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并打破了传统课堂学习的角色,很好地实现了教学思想的转变。

2.教学思想转变,促进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

课程知识获取的方式变化决定教师课堂角色定位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因而教师往往扮演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这种课堂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缺乏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

在“场馆进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形成,教师的角色同时转型为导学者、共学者的身份。在“场馆进课堂”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定制学习单和课堂教学方案;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各类场馆的特色,引领学生开展师生共同拟定的课题进行探究,确定研究任务,制定任务清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交互,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场馆探究学习活动做支撑。在场馆的实地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获取新知识,并参与探究和分析,与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成为共学者。

案例五

一、案例名称

“穿越时空,聆听自然的清音——场馆进课堂之‘走进上海文化博物馆’的契合初探”

(一)开发背景

1.背景介绍

教师不断开发和拓展教学资源,强化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丰富语文知识内涵、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尝试运用拓展性策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拓展。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而语文研究型课程正是依据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注重语言学科诸要素的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效地沟通诸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相关内容能在逻辑上密切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学习对象。

上海木文化博物馆由木文明展览馆、红木科普基地、古木文化馆、台湾桧木博物馆、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馆及精品展厅等六大板块构成。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上海市级专题性科普场馆。博物馆集名木科普、木雕艺术家具建筑、文化传播于一体,有机地将原生态名木文化与木雕工艺相融合,引导一种尊木爱木、木尽其用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作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在木文化博物馆中,参观者可以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体验对木有全方位的了解。

2.设计思路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依托我校“场馆进课堂”研究型课程,利用上海木文化博物馆的有益资源,结合学生现阶段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参观木文化博物馆,了解木的自然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感受木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并通过馆内“木进化论”的实践课程内容,了解古老的榫卯制作工艺,提升实践技能。从而实现“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的课程改革目标,最终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积极情感的综合能力成长。

(二)学习目标

1.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掌握学习方法。

2.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技能。

3.增强文化艺术熏陶,增进对自然和文化的了解,提升艺术审美,培养高尚情操。

(三)活动内容

(四)活动实施

1.活动对象:初中八年级

2.场地设备: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3.活动课时:8课时

4.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上海木文化博物馆馆藏、“木进化论”的实践课程项目

5.活动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

二、经典案例

场馆进课堂之“走进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一)活动内容分析

本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首先,在全体学生已完成语文课堂上对“木”字探究的活动内容,并经过探究小组讨论产生各自的探究任务后,教师带领全体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走进上海木文化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体验完成对木和文化全方位的了解。记录参观内容,完成探究任务。

其次,通过参与“木进化论”的实践课程,了解古老的榫卯制作工艺,提升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增强文化艺术熏陶,增进对自然和文化的了解,提升艺术审美,培养高尚情操。

(二)学生情况分析

参与项目活动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我校几年来“场馆进课堂”研究型课程的推进,已具备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结合学生现阶段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能力强的特点,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需求,同时学生渴望走出常规课堂,走进更宽广的社会课堂,获取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的意愿很强烈。

(三)活动目标

1.完成语文知识的积累,掌握学习方法。

2.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技能。

3.增强文化艺术熏陶,增进对自然和文化的了解,提升艺术审美,培养高尚情操。

(四)核心工作

【重点】(www.daowen.com)

1.了解木的自然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

2.参与“木进化论”的实践课程内容,了解古老的榫卯制作工艺。

【难点】

了解木的自然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提升艺术审美,培养高尚情操。

(五)策略与方法

1.“直接感知法”“语言传递信息法”

在进入场馆进行参观学习的活动中,我们首先以“直接感知为主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带领学生聆听木博物馆讲解员对整个博览园概况的介绍。了解场馆的成立初衷、馆内陈列、馆藏精品到文化品牌创建等方面的介绍。然后以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向讲解员提出疑惑和思考,形成自我的知识积累。

2.“多媒体演示欣赏法”“欣赏活动法”

学生通过对馆内相关主题短片和馆内实物展示的欣赏,馆内先进的4D影像和激光投影,模拟真人场景还原的科技手段,来帮助学生完成对馆内知识全方位的感知、学习和领悟。

3.“实际训练法”

通过馆内“木进化论”的实践课程内容,了解古老的榫卯制作工艺,提升实践技能。

(六)材料和设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上海木文化博物馆馆藏、“木进化论”的实践课程项目。

场地设备: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七)活动流程设计

(续表)

(八)学习评价表

(详见“场馆进课堂”学习手册)

(九)反思与感悟

通过感受自然、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参观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木知识的科普性知识的积累,并对中国木文化的辉煌过去与发展历史有所了解,对木雕大师的精湛技艺叹为观止,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了对以“木”为名的生命过程和文化意义的审视和思考,从而形成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道德修养大有裨益。

在本案例中,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角度出发。以共同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背后隐藏的巨大内涵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以学生获取知识的协助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而且还引导学生感悟人文情怀,来获得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现。

在整个探究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教学都围绕学生开展工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并自觉地参与教学,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新鲜而又充满趣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每一个学习环节和探究过程都充满了好奇心和关注度,在构建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得到有效统一,在自我强烈学习能动性的驱使下,学生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按照生成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而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也随着这一学习方式的改变而走向从容和自如。

3.教学思想转变,推动了常规教学的变化

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让学生回答教科书中的问题,记课堂笔记。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当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时,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在此过程中,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推动了教学经验的变化,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以“场馆进课堂——尊木文化博物馆”教学活动为例。在活动准备阶段,师生先对“木”这个字展开探究。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探究焦点,即围绕以“尊木”为核心的木文化博物馆,会怎样诠释和呈现“木”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并形成了由积累木知识—了解木文化—领悟“尊木”深意的目标链。这就完全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中先由教师制定学习任务,然后学生依照教师的教授方法和思路来完成知识积累的过程,而完全由师生在前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质疑,发现问题,生成学习目标链,并共同制定学习任务单和流程图

另外,“场馆进课堂”课程可以运用各场馆内先进的现代化手段推动学生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参与其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会大大提高,动用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其中,探讨研究后,形成一种问题思考的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实践的精神,获得一种经久不忘的记忆。

“场馆进课堂”活动实施后,在课程检验环节,也打破对学习效果的常规检测方式。学生通过分析、整理、汇总在场馆实地探究过程中所搜集的资料和数据,完成学习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并以电子小报、PPT、小论文、小作品展示等形式把自己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一一展现出来。

例如,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走进上海同济大学工程科学院校史馆”主题活动,就是基于九年级学生已经完成对同济大学工程科学院校史馆的实地考察与参观活动后的阶段,着眼于从学生层面,分别从“我做校史馆讲解员”“校史馆外的故事”“同济精神伴我行”三个活动环节来反馈和检测本次课程活动的具体收获。例如,知识的获得与积累、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能力的应用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意志品格目标的确立等。

4.教学思想的转变,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场馆进课堂”课程教学活动的特点,我们制定了新型的评价方式。

(1)激励方式

通过评价,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习的热情,激发学校和教师开发、建设拓展型课程的潜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自主评价方式

注重发挥学校、教师及学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校教师及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更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3)多元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注重过程评价方式

关注学校、教师、学生在拓展型课程中的过程评价。在过程评价中,学校、教师、学生真正参与评价,把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不断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通过这种新型评价原则的制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交流与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考评,同时通过记录表、各种形式的问卷、多种形式的作业,以及来自家长、社会等有关方面的过程证明、记录,从而对学生的个人学习经历、知识成长的积累记录、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有了客观而清晰的观察。

5.教学思想转变,激发课程实施动力

(1)突破时空限制,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通过整个“场馆进课堂”场馆实地探究的活动,学生在围绕场馆主题展开的各项研究过程中,改变了学习形式,开拓了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层面,通过“场馆进课堂”研究型课程的实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教学资源、形式与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拓展,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例如,物理教师带领学生在同济大学物理探索工作站“振动波动”模块实践环节中,师生在大学教师的讲解下体验声波的产生、声波的传播以及其他不同的振动波。其中有一个演示器:弹钢琴时,演示器中的泡沫粒子随着弹簧片的振动而做运动,好像粒子伴随着钢琴声在跳舞,学生被这样的情境深深吸引,对振动和波动有了直观的体验和理解。这种体验式的实践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课堂局限,实现了传统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渗透作用,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心理品质很有帮助。

(2)激发课程实施动力,提升了创新思维的意识和品质

实践证明,教师在伴随教学思想转变的同时,也提升了创新思维的意识和品质。例如,在“场馆进课堂”的上海汽车博物馆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利用学生来交流分享他们对车了解的教学策略。甲学生对汽车的发展史侃侃而谈,分享了自己对汽车的了解。乙学生对汽车的品牌非常熟悉,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汽车品牌的特色。丙学生对汽车的结构很了解,请他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介绍,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及时做好补充说明。例如,汽车的观后镜涉及光学;汽车的发动机涉及热机知识;汽车的轮胎涉及摩擦力的知识等。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所长,让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储备的优势,有效地形成知识分享,让学生既成为知识的输出者,也成为输入者。

在“场馆进课堂”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推进过程中,我校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不断地创新改变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真正把教与学融入教学,帮助教师完成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情感的终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