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拓展学生发展:场馆进课堂课程开发和实践

拓展学生发展:场馆进课堂课程开发和实践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场馆进课堂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需求,我们的教研分成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主要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专业知识内容与活动信息,教师提出问题,专家予以答疑等;线下根据教师需求与主题内容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虽然讲座形式的教研比较传统、老套,但我们觉得对担任“场馆进课堂”课程教学的零起点的教师来说,这种形式还是比较省时高效的。

拓展学生发展:场馆进课堂课程开发和实践

基于场馆进课堂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需求,我们的教研分成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主要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专业知识内容与活动信息,教师提出问题,专家予以答疑等;线下根据教师需求与主题内容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1.普及讲座法

针对教师共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需求,我们邀请相关专家,通过讲座形式的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普及培训,如不同场馆的介绍、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技术等。虽然讲座形式的教研比较传统、老套,但我们觉得对担任“场馆进课堂”课程教学的零起点的教师来说,这种形式还是比较省时高效的。当然,我们也会请专家提前在群里结合讲座内容发布相关资料、信息与问题,让教师先自主学习与思考,提升讲座式教研活动的实效。每一次讲座结束时,我们也请专家留一定时间与教师进行互动答疑,保证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切实厘清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2.案例诊疗法

本着“教研关键要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师需求,探寻到一种能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推进学科发展的有效模式”的理念,我们迁移运用医学“诊疗”模式,通过剖析典型的“场馆进课堂”课程方案案例与活动指导案例,即组织教师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标准追问课程设计者思路等,使设计者进一步明晰目标内容与改进方向,同时又让追问者通过参与,与设计者共同讨论解决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需求与普遍问题,形成共识。让设计者和参与者在教研活动中,共同提升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www.daowen.com)

3.同馆异构法

在“场馆进课堂”课程实施初期,我们要求每一个年级的相关教师先合作完成总的场馆学习要求,然后各自选择场馆中的一个点,开发具有探究型课程特质的实践活动,也就是同馆异构,这也是我们教研的一种形式,请同一年级的教师介绍在同一场馆中,他们设计开发的不同课程活动,通过交流分享、观察比较、改进建议等促进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与教师基于场馆的感知力、创造力的提升。

4.展示评价法

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基于课程展示与评价的教研活动,即将教师开发的课程与活动集中展示与交流,由学校分管领导、聘请的专家、家长代表与学生代表担任评委,从不同层面与角度对课程进行打分评价,作为教师教学研究成果与后续课程优化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