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发的“场馆进课堂”课程系列教学材料包括:①课程方案;②校本教材;③学习手册;④教师指导手册;⑤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手册;⑥少先队活动课程争章手册;⑦成果展示册;⑧出发前的要求。
1.课程方案。校级班子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共同学习“什么是课程方案”“如何制定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制定原则是什么”等,其间邀请了有关专家来校指导。经过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最后确定方案框架,由分管校长执笔撰写课程方案。
2.校本教材。(1)确定编写人员队伍,小学全部由语文教师承担,中学由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各学科教师承担。(2)成立探究型课程教研组、备课组。小学教研组由一至五年级五个备课组组成。初中教研组由六至九年级四个备课组组成。(3)培训编写人员。邀请本区两课教研员来校指导,共同探讨校本教材的编写体系、框架、格式规范;通过多次讨论,确定编写模板后,组织培训教师。项目组开展头脑风暴,确定编写内容和框架;中小学两个教研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写了体系不同的教学材料。小学层次较浅显,以知识内容为主,中学以培养能力为主。小学五个年级,十个学期,共编辑十册,中学四个年级,八个学期,共编辑八册,总计十八册。
3.学习手册。学生去每个场馆活动必须带着学习任务去,就要设计任务单,编写人员为探究型课程教研组成员。
4.教师指导手册。教师指导手册主要是针对学习手册而言,基本是学习手册的答案。在提升为2.0版本时我们考虑应增加一本相应的备课指导,指导教师如何上好探究课。(www.daowen.com)
5.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手册。进场馆时,学校为学生的活动设计了详细的路线流程图。每一个时间段在哪里、干什么,都有详细的要求,教师和学生人手一份。
6.少先队活动课程争章手册。由大队部设计制作,进一个场馆完成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就盖一个章。
7.成果展示册。场馆活动结束后,学生完成任务单,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有数字故事、电子小报、研究小论文、实物制作等。
8.出发前的要求。由以下内容组成:告家长书;外出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要求,包括背上学校专用社会实践活动包、带好当天学校提供的午餐和学习任务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