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校合力,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力

全校合力,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力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校长领衔、管理科室领导合力、校本课程建设小组牵头、逐年推进、层层优选”的方针,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思想统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学校加强制度建设,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同时,学校确立了抓好教师培训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校本课程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这是由校本课程性质决定的,我校校本课程大多数归属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范畴。

全校合力,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力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校长和教师组成的课程领导共同体责无旁贷的责任。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校长领衔、管理科室领导合力、校本课程建设小组牵头、逐年推进、层层优选”的方针,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思想统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学校加强制度建设,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

1.校长领衔、全校合力、强化课程管理

为了配合校本课程实施,我校探索建立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管理条线,即校长领导—教导处统筹安排—教导处、德育处、体科艺处等科室负责—总务处提供后勤保障,保证校本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1)建立民主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学校建立科学民主的课程管理制度,吸收教师、家长、学生、教育专家等人员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监督和评议。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设校务会议、教工代表大会、班主任联席会议、学生代表会、家长联谊会和专家咨询会等多种形式的例会和会议,适时与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对话和民主协商,商议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事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等的监督、评议和指导作用,让广大教师、学生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人。

(2)制定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师训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中小学各1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各1名师训专管员组成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的总规划,制定了《以校为本,追求卓越》的校本培训五年规划和各年度规划。制定师训专管员的岗位职责,制定骨干教师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暑期培训制度等。明确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如指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精心备课,探究教法,注重教学效果。同时,学校确立了抓好教师培训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校本课程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

(3)强化校本课程的审核

对开设的每一门校本课程,学校既欢迎鼓励又严格审查,审查的内容有:

A.整体性。这是由校本课程性质决定的,我校校本课程大多数归属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范畴。因此,课程设计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的整体性。

B.实践性。拓展活动和探究活动具有实践性。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事实,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思考、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C.开放性。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它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求,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设计、评价标准和学生体验都具有开放性。

D.自主性。校本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内容、完成的过程、指定教师、结果呈现的方式。

我校要求校本课程实施做到“两必须、四确定、四落实”。“两必须”是必须跨班级实施课程,必须保证学生安全。“四确定”是确定内容、确定人员、确定时间、确定地点。“四落实”是落实组织、落实教师、落实器材场地、落实经费,并建立制度,严格执行。

2.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保障校本课程实施

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是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检测、评估,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整体质量,使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由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制度建设。(www.daowen.com)

(1)行政管理制度

学校科研室在校长的指导下,负责统筹全校科研工作,担任全校课题日常管理、受理校级课题申请、组织立项论证和结题鉴定、参与课题过程管理与指导、组织重点课题协同攻关、行使组织服务与研究职能等工作,同时完成市、区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学校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承担本部门所辖的课题管理、组织、督促、指导和研究工作。

(2)理论学习制度

参研人员必须保持持久的教育科研理论学习习惯,并做好学习笔记。课题组要分期、分阶段部署与课题有关的学习内容,并做好学习过程记录,完成心得和总结,参研人员每期至少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课题组参加各级教育学术研究活动或请专家进行讲学指导,做到学习理论和学习经验有机结合。

(3)课题立项制度

立项课题的基本标准是:服从服务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全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作用。立论依据充足、研究内容翔实、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措施切实可行。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研者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具有完成课题的保障措施和条件。课题的选择应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符合学校的办学思路及校龙头课题的内涵和要求,立论联系实际,量力而行。学校教职工都有申报课题的权利,课题可以个人名义申报,也可几人联名申报,还可以处室、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联合申报。课题申报一年一次。校级课题遵循选题小、切入口小、见效快、周期短的研究原则。

(4)课题评审制度

由学校课题评审组(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对所有申报的课题进行立项评审,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课题评审组顾问。评审组遵循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的原则,根据课题的价值大小、研究的难易程度、研究的周期长短等对所有申请立项的课题进行初审后,报学校行政审批。对前期研究比较充分、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将优先考虑。

(5)成果鉴定制度

研究任务完成后,课题研究者先要整理好所有研究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报告,交科研处审核。

以制度管理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稳步发展。激励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例如,由学校区级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延伸出六个子课题,均于2015年立项为区一般课题。

近五年来,学校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校教师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的论文有十数篇,论文、案例获区级以上奖励及立项的有12项。

(6)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基于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等科学评价的诊断与改进机制,根据一、三年级关于课标和等第制的调研报告,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