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校本课程改革:开发和实践场馆进课堂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改革:开发和实践场馆进课堂课程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校本课程的建设要转变教育观念,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积极教育的理念,开创体验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校本课程改革:开发和实践场馆进课堂课程

1.剖析自身,寻求课程改革之路

1996年9月,宝山实验学校由原来的宝钢一中与友谊路小学合并,组成宝山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学校位于宝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学校现拥有中学部和小学部两个校区,中学部位于友谊路120号,小学部位于友谊支路20号,学校建筑面积为24446.01平方米(小学部为7283.11平方米,中学部为17162.90平方米),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拥有报告厅、室内体育馆、网络控制中心、录播教室、学生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理、化、生、自然等专用实验室和音乐、美术、劳技、心理等专用教室。学校现有52个班级,共有2200多名学生,其中小学部22个班级,初中部30个班级,全校共有178名教职员工,有小学和中学高级职称教师23人、小学和中学中级职称教师117人,是我区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

作为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学生基本来自宝钢一村、宝钢四村和宝钢五村的地段学生,还包括一些“人户分离”的学生。分析其家庭背景,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事业单位员工、教师较多,这给学生的家庭教育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学生整体的起点也较高,这为学校高起点办学打好了基础。

我校虽然建校时间短,但办学起点高,市、区两级政府对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视。学校在成立之初聘请了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运动员潘多为名誉校长,并以“攀登精神”作为全校师生的文化追求,以“一身正气,志存高远”作为学校校训。多年来,学校在“攀登精神”的引领下,秉承“以学生和教师的终身发展为本,以积极教育构建人文校园,以积极人生开创美好未来”为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谦逊友善、勤勉笃学、健康快乐”的全面发展的实验人。我校在“二期课改”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次荣获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上海市红旗大队、宝山区科技特色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百多项荣誉称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宝山区领头羊的位置,是宝山区窗口学校、老百姓心中向往的好学校。

“二期课改”设置了三类功能型课程,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以便学校更好地从不同侧面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服务。我们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和重点工程,与其他学校一样,我校也存在教育思想滞后、课程资源匮乏、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等实际问题。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的常规课程不能受到冲击。因此,开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实践的校本课程,必须另辟蹊径,分析自身,破解难点,让课程改革满足社会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我校的基本情况(见表1-1所列)。

表1-1 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的背景分析

(www.daowen.com)

剖析自身条件便于充分发挥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挖掘学校潜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创造各种条件,设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课程,努力实现课程的功能目标。

2.顺应形势,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在面对社会对优质均衡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进一步落实“二期课改”提出的基础型、拓展型和研(探)究型三类课程建设发展目标的背景下,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建立和优化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新一轮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上海市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学校也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课程建设仍有“重知识、轻素养”的问题,或缺少顶层设计,或目标不清晰,很难真正建立起符合学校整体发展,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优质课程体系。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在学校层面进行校本课程系列架构设计,设计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体验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校本课程,以拓展学生发展的时空和途径为切入口,落实三类课程发展目标。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努力转变教学思想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在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中,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强化师生互动,提高教研、教学效果,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

3.满足学生需求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使学生成为“谦逊友善、勤勉笃学、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实验人。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珍爱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中,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求,从顶层设计到目标确定、方案确定,制定体现本校特色且适合本校学生发展需求的体验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成人、成功、成才全面服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谐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持续、终身发展奠基。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的年龄是7—16岁,跨越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前期,特别是三至九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这时期的学习任务不光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打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促进个性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与职业体验,从而具有更强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建设要转变教育观念,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积极教育的理念,开创体验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