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读品味
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流过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泉水每流到一处地方,都会跟它遇到的朋友说一段话。泉水的朋友可真多呀!你喜欢泉水说的哪句话就把自己当成泉水,练读哪句话。想想这时候泉水在想什么?这是怎样的泉水?你还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创设情境:“你喜欢泉水说的哪句话就把自己当成泉水,练读哪句话。想想这时候泉水在想什么?这是怎样的泉水?”这样的设计,师生很容易入情、入境,畅所欲言。】
2.入情入境
同学们练读得投入就已经把自己当成泉水了。哪一股泉水要说话?想对谁说呀?(根据学生的选择,随机进入各部分。)
A.山腰的水池:泉水,你为什么想让姐姐来打水呀?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觉得这是怎样的泉水?
瞧,山里的姐姐来了。(出示插图)叮咚,叮咚,是谁在山上弹琴——(教师引读)
B.山间的平地:泉水,你为什么要为杜鹃花当镜子呀?你是怎么想的?同学们觉得这是怎样的泉水?女同学都像美丽的杜鹃花,男同学就是泉水啦,你们愿意当镜子给杜鹃花照一照吗?——(男女生对读)
C.山坡的果园:哪位同学愿意当果树?我来采访一下:果树你口渴吗?你准备怎么喝水?(个别练读)(www.daowen.com)
现在果树们都口渴了,泉水你愿意帮助他们吗?(小组练读)
果树喝饱了,你想对泉水说什么呀?泉水你对果树说什么呢?
D.静静的山谷:咱们班谁唱歌最好听?(选一名学生)你就是咱们班的画眉鸟呀!想听画眉鸟唱歌吗?泉水你们怎么邀请啊?——(引读)
E.流下山去:泉水在山下汇合了,他们是怎么问候的?怎么约定的?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引导的时候,教师始终用:“泉水,你是怎么想的?”“这是怎样的泉水?”等方式引导。这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理解,学生是泉水,是山里的姐姐,是画眉,是果树……教师是旁白,是关注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不做学生的权威,不强加给学生观点,不统一学生的认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创造的思维。】
3.美读泉水
这是一股清澈的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便源源不绝,一路流淌。(依板书总结)遇到山里的姐姐来打水,他说“来吧,来吧!”遇到火红的杜鹃花照镜子,他说“照吧,照吧!”遇到山坡的果树口渴了,他说“喝吧,喝吧!”遇到画眉鸟尽情地歌唱,他说“唱吧,唱吧!”
泉水总想帮助别人,有着多么美好的心愿啊!就让我们用文中泉水的话,来把泉水美好的心愿表达出来吧!老师读旁白,同学们读泉水的话。如果,你能加上一些手势、动作,也许更能表达你内心的真切感受——(引导美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具有鲜活的思想、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顺应学生的这种自我需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自我体验中去学习语文。当学生把自己的身心都融入文本之中,达到“我即泉水”“泉水即我”的境界时,便获得了美的陶冶,情的感悟。这是课堂上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以及课堂的“场”融合而获得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