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高中古诗必读中的精华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高中古诗必读中的精华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醉花阴》全词言愁,字字相思,句句悲凉。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曾如此描写:“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永昼”换成“昼夜”或是“白昼”,均不能传达那种愁苦无边,忧心如焚之感。全句改为“又逢重阳节”,则强调佳节,暗示孤独,反衬愁苦的意味,大大减弱。“初”字改为“已”则不见多愁善感,只见受凉担惊。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高中古诗必读中的精华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问世间愁为何物?叫人目断神痴,迷离恍惚;叫人孤枕独寤,彻夜不眠;叫人身心憔悴,凄神寒骨。一腔愁绪摧损了青春姿容,也摧损了肝肠肺腑。易安居士用凝血带泪之笔饱蘸浓情多方铺写了人生离恨哀愁。《醉花阴》全词言愁,字字相思,句句悲凉。

生活从清晨开始,以黑夜作结。愁苦如薄雾浓云,似瑟瑟秋风,充盈天地,弥漫心头。词人开篇点“愁”,言情定调,统摄全篇。而且,此“愁”非同一般,不是清闲散淡之愁,不是落花流水之愁,不是山河破碎之愁,愁随薄雾起,愁随浓云深,从早到晚,从昼到夜,撞入词人眼帘的是蒙蒙云雾,沉沉烟霭,萦绕词人心头的是千头万绪,一团乱麻。“永昼”是漫长白天,给人以度日如年、永无止境之感。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曾如此描写:“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可见词人愁重如山,愁深似海,愁浓如云,愁多如雾,推排不尽,驱散不得。“永昼”换成“昼夜”或是“白昼”,均不能传达那种愁苦无边,忧心如焚之感。“薄雾浓云”亦不能换成“丽日晴空”或“碧草春花”之类的词语,后者光明亮丽,生机无限,与词人内心忧愁不协调;前者阴阴沉沉,密密麻麻,吻合词人烦乱心境。景语皆情语,云雾都带愁。(www.daowen.com)

室内,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唯见金兽香炉青烟袅袅,香灰泛漫,无人陪伴,无语交流。瑞脑幽香,不知不觉,香炉光彩,视而不见,青烟飘散,久久凝视,可见,词人无依无靠,百无聊赖。“销”字,有的版本又作“消”字,均含动态过程,但情意有别,前者是指瑞脑焚烧,燃尽成灰,后者是指青烟飘散,消失殆尽,前者更凄婉,给人心灰意冷,心念俱空之感,后者则轻盈有余,沉痛不足。室外室内,满天满地都是愁,都是恨,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呢?词人点示“佳节又重阳”,重阳佳节,农历九月初九,家人团聚,相携登高,佩戴茱萸,驱邪消灾,畅饮菊酒,欢度佳节。王维咏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在孤独无聊之时明点“重阳”,暗示良辰美景,形同虚设,万千风情,无人诉说,丈夫不在身边,孤独相思难熬。“重阳”和“佳节”本是同义,此处强调,给人以人乐我悲,人圆我缺之感。全句改为“又逢重阳节”,则强调佳节,暗示孤独,反衬愁苦的意味,大大减弱。“又”字至为关键,含义有三,一是叹时光飞逝,又到重阳,又是一年,团聚难期;二是叹离别久远,聚少离多,离愁苦恨,难以承载;三是叹佳节虽好,心绪不佳,愁难排遣。换成“已”字,则意味索取然,情感淡泊。一人过重阳,注定思无眠。“玉枕”冰凉,冷身亦冷心,暗示词人内心凄清落寞。如果换成“暖枕”或者什么热水袋之类的东西,暖则暖矣,大异其趣,大悖其情。“纱厨”挡得住蚊蝇尘埃,却挡不住凛凛寒意。所以,半夜三更,词人还不能入睡,她敏感地觉察到,如水秋凉弥漫屋子,渗进纱厨,渗入肌肤,直逼心灵。“凉”字双关,身心寒凉,秋意冷峻。“半夜”深沉,心不能静,人不能睡。“初”字写实,刚刚、起始之意,凉意刚起,刚刚袭来,词人就已敏锐地觉察到了,可见这个夜晚她多么孤寂,无聊。“透”字很准,言寒意如水泛漫,渐渐渗进,写过程,从侧面突出词人的敏感多愁,长夜无眠。唐代诗人刘方平写过一首诗《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此“透”写虫声,声声悦耳,生意无限,“透”进纱窗的不只是虫声,还有新春的生机和生命的欢乐。李清照用“透”写秋凉,透窗透纱,透身透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两位诗人,心境不同,体险不同。“初”字改为“已”则不见多愁善感,只见受凉担惊。

上片写愁,从早到晚,从昼到夜,从外到内,从天到地,从起居到入睡,多方铺排,全面烘染,愁满重阳,愁漫天地,愁绕心灵。下片特写黄昏饮酒赏菊镜头,抒发词人心中沉痛感慨。饮酒赏菊是古人过重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词人心绪不佳,大概在屋子里闷了一整天,到黄昏的时候,才勉强出来敷衍一下。也想借酒浇愁,宽慰相思。园子里菊花盛开,清香四溢,词人端起酒杯,一边饮酒,一边赏菊。可是,她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满园菊花反倒触发了她的离愁相思。菊花开得再美,再香,可是无人共赏,无人倾诉,与我何干?于我何用?良辰美景,触目惊心啊!“东篱”源自陶渊明诗歌,退去了闲适自由、淡泊宁静,加进了忧愁苦闷、孤高淡雅。“把酒”自然是以酒浇愁愁更愁。“黄昏”是一个美好温馨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画面:“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其乐融融,幸福无比,可是,这个重阳节的“黄昏”,词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暗香盈袖”本当沁人心脾,醉人心魂,可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没有丈夫在身边,没有心绪来欣赏,可谓“所思在远道,纵香也似无”。

纵观词人的活动,观花不美,饮酒无味,闻香不爽,愁情万斛,黯然销魂!于是词人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晚来风急,掀起帘子,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词人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花枝瘦细,如何能够斗风傲霜?花犹如此,人又如何?悲秋伤别,消愁无计,人不如菊,人比花瘦啊!“莫道”加“不”,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强调词人为情所困,心如刀割的感受。“西风”系秋风,吹动帘子,吹动秋菊,瑟瑟有声,凛凛生寒,冷花冷人,冷身冷心。花瘦人瘦,两相比较,意味深长。说花瘦,是拟花为人,伤花惜花,怜惜花枝纤弱,花瓣飘零,怨恨秋风无情,秋风阴冷。李清照在另一词中曾如此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同样言瘦,伤春惜花,令人感动。说人瘦,源自内心愁苦相思,柳永有词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人比花瘦,同病相怜,形影相吊,深切感人,凄惨至极。人和花一样瘦,人比花更瘦,对花兴叹,怜花亦自怜,好不悲凄!

全词写愁,意象纷纭。薄雾,浓云,瑞脑,金兽,佳节,重阳,玉枕,纱厨,东篱,美酒,西风,黄花,无一不凄凉,无一不愁苦。全词写愁,锤字炼词。“永昼”永无尽头,茫茫纷乱;“销”字摹情状态,惟妙惟肖;“又”字平中见奇,意蕴丰厚;“凉”字一语双关,烘托愁苦;“卷”字状西风无情,人心冷落;“瘦”字点化全词,呼应开篇:无一字不精当,无一词不传神。意象的高密度排列、组合,字词的斟酌考究,打磨雕琢,使这首词呈现出一种愁云笼罩,情深意长的艺术氛围,给人身临其境、心领神会之感。据说,“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琅嬛记》)故事真假不论,可见易安词作高妙,超迈卓绝,不可企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