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浅析

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浅析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马年要我挑选一首诗词送给爱好诗词的朋友们,我会毫不犹豫选中北宋词坛巨匠苏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是马年,万马奔腾,一马当先,争先恐后,各不相让,马年预示一份奔腾不息,奋勇拼搏,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风范,马年激励每一个热血志士勇立时代潮头,劈波斩浪,锐意进取,高扬自由大旗,高唱胜利凯歌,展现舍我其谁风采。

苏轼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浅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如果马年要我挑选一首诗词送给爱好诗词的朋友们,我会毫不犹豫选中北宋词坛巨匠苏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是马年,万马奔腾,一马当先,争先恐后,各不相让,马年预示一份奔腾不息,奋勇拼搏,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风范,马年激励每一个热血志士勇立时代潮头,劈波斩浪,锐意进取,高扬自由大旗,高唱胜利凯歌,展现舍我其谁风采。苏轼这首词作其实也在塑造一匹战马,昂首长鸣,朝气蓬勃,四蹄腾空,飞扬鬃鬣,奔腾如风,气势如虹,驰骋万里疆场,踏平艰难险阻,所向无敌,势不可挡。志在远方大漠戈壁,志在高天阔地山川。

当然,感觉到这是一匹老马,类似曹操诗句所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勇不减少壮,力量不逊当年,热血不少分毫,又像沙场老将廉颇,不顾年事已高,不顾流俗非议,依然披挂上阵,横刀立马,志在杀敌,志在建功。苏轼词中,字字喷涌热血,句句洋溢豪气,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一股神往江山壮丽、痴心家国天下的情怀,一股看穿历史千年烟云、挥洒人生豪情快意的襟怀,无比激动人心,遗响千年。

骏马驰骋千里,踏响山河,离不开一望无垠的高天阔地;英雄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离不开如火如荼的时代舞台。苏轼词作一开笔,抢占时空制高点,俯仰千古历史,横扫八方地域,口吐豪语惊天下,气盖山河撼人心。君不见,自古及今,长江滚滚东去,浪花澎湃山河,气势如虎如龙,声威似电似雷,力敌千钧,震撼天地,不可阻挡,不可遏制。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长驱直入,一往无前。朵朵浪花,点亮了古今眼眸,也照亮了历史时空。人们很容易联想,千年光阴如水流逝,一去不返,永不回头,千年历史如烟似雾,消散无形,虚无成风,还有那些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英雄人物,多如繁星点点、芳草萋萋,至今也是荒芜成烟,消散似雾。是啊,谁能阻挡时间的脚步?谁能阻挡流水的方向?谁又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风流天下的英雄人物只不过相当于朵朵转瞬即逝的浪花,照亮时间一瞬,归于永恒虚无。沉思千古,心怀悲怆却又激动不已,神思黯然却又心血振奋。悲感风流如水,英雄如烟,功名如灰;激动短暂生命也可以精彩一时、光耀一世、流芳千古。种种复杂的感慨翻涌心头,面对一片江山胜地。(www.daowen.com)

词人很清楚,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他是戴罪之身,贬谪黄冈,前途迷茫,功业无望;词人也很清楚,今天游览黄冈赤鼻矶,并不是当年三国名将周瑜火烧曹军,制胜天下的赤壁古战场。但是,他管不了那么多,他有满腹块垒需要宣泄。借题发挥也罢,触景生情也罢,悲从中来也罢,反正要宣泄,要释放,宣泄久积于心的愤愤不平,释放挥之不去的豪情壮志。苏轼心中,认定眼前这个地方,就是距今八百七十多年前的东吴名将周郎坐镇指挥,挫败曹军的古战场。赤壁战场因为一场赫赫有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而千古留名,赤壁这个地方也因为一位风流儒雅,指挥若定的青年将军而天下显扬。赤壁因英雄而增辉添彩,英雄借赤壁而彪炳史册。英雄与胜地,彼此帮衬,相得益彰,光照千古。人们都说,故垒西边,就是三国周郎赤壁,就是历史风云汇聚所在。言语之间,几多自豪,几多钦佩,几多羡慕,几多向往。黄冈地区一个普通地名,涂染纷飞战火,涂染历史烟云,涂染英雄豪气,深深烙印在苏轼心里。说起它就充满自豪,看见它就无比激动。似乎这个地方,这段历史,这个英雄,冥冥之中与自己有着某种难以言表的默契与呼应。

这是怎样一个古战场啊?但见乱石林立,锋芒毕露,直指云霄;但见浪涛汹涌,虎吼雷鸣,拍打江岸;但见浪花飞溅,晶莹似玉,洁白如雪。江山如画,豪情冲天。不知道在这片雄奇壮丽的土地上,演绎了多少英雄豪杰纵横驰骋,南征北战的精彩故事。想起毛泽东的雄霸天下的豪气:“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自古英雄只为江山天下,只为红颜美人。苏轼慨叹,江山壮美,英雄如云,豪杰竞逐,风云激荡。内心思潮翻滚,汹涌澎湃。神思千古,意兴飞扬。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精神,那些气度,深深震撼苏轼的心灵。

笔者喜欢苏轼的豪放大气,磅礴苍凉。不但从词作意境、格调、气韵、神采上面可以看出词人的风格,而且从用词造句、涂色绘形上也可以让人大快朵颐,大饱眼福、口福、耳福。一个“尽”字,涵盖时空。长江东去,飞花逐浪,淘洗冲刷,一切泥沙草木,一切砖石瓦砾,一切时间尘埃,无一幸免,无一逃避。时光千年,历史千古,英雄千百,也逃不过江流冲刷,也躲不过命运的虚无,终归走向千古烟云。一个“千古”穿越浩渺历史,浓缩古今人事,概括无数英雄,写尽永恒无尽。一个“乱”字状写江岸石崖,突兀狰狞,陡峭险峻。充满原始野性,倍现粗犷苍劲。一个“穿”字,又可看出乱石林立,争高直指,刺破青天锷未残,锋芒毕露展神威。一个“惊”字写浪涛,惊世骇俗,惊天动地,惊心动魄。一个“拍”字写浪涛轰然有声,力敌千钧,震天动地。“千堆”是虚数,是夸饰,极言浪花朵朵,数不胜数,美不胜收,光芒四射,璀璨天地。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比比皆是。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一腔豪情,一腔热血,一腔才华,断然写不出如此激动人心的词句。苏轼骨子里充满了英雄情结,热爱脚下这片山水,素有入世为官,造福万民的志向,因此他的笔下,字字都有力量,句句凝聚豪情。

历史长河波涛滚滚,浪花朵朵,千秋百代,永放光芒。但是,苏轼偏偏对三国战将周瑜这朵最为璀璨、最为绚丽的浪花格外情有独钟,大加赞赏。回到八百七十年前,回到遥远的古战场,一个身着儒服,头戴青丝头巾,手摇鹅毛羽扇,目光清澈有神,言谈笑语不断的青年将军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苏轼敬仰已久的周瑜。他凭借自己的文韬武略,演绎了一场战争,谈笑之间制敌灰飞烟灭,运筹帷幄而大获全胜。军事才华堪称天下第一,军功卓著大概盖世无双。事业顺风顺水,爱情如鱼得水。年纪轻轻,娶了江东美女小乔。雄姿英发,柔情蜜意,气宇轩昂,战功显赫。一个文武双全,才智兼备的大英雄。上有主公孙权赏识重用,下有千军万马可以调度,家有娇美妻子悉心照应,身有卓越战功熠熠生辉。何等幸福,何等威武,何等风光。苏轼嫉妒、羡慕、神往,想想自己,也是一身才华,一腔抱负,一心忧国,可是屡遭贬谪,沉沦僻远,仕途无望,功名渺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心有不甘,情有不平,愤愤于心,耿耿于怀。沉潜品味,不难体察,其实苏轼骨子里很是希望能够像周郎一样,得天时地利,得人和知遇,能够施展才华,大干一场,建立不世之功,树立千古美名。如果可以,他愿意,或者说,他就是一匹战马,驰骋沙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金戈铁马,气吞山河,跃马横刀,扫荡敌寇如风。只可惜,虎落平阳被犬欺,贬谪黄冈不见日。

苏轼这里,巧妙地改写了历史事实,精思附会,为我所用。凸显主旨,畅达情意。据史载,建安三年(198)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起攻取晥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十年之后,他才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苏轼将十年之间的事情错综交织,组接虚化,其实正是为了突出心中大英雄周瑜的高大完美,也正是为了表达词人自己的无限敬仰,当然也隐隐流露出词人的沉痛伤感。苏轼很清楚,周瑜是周瑜,苏轼是苏轼,异代相隔,千古同调。只能算是心灵上的知音,情感上的共鸣。现实中,苏轼还是一位重游故地,荡舟江面,神思恍惚,心绪迷茫的文人,还是一位被贬官放逐,不遇知音,壮志未酬的落魄者。我笑我自己人到壮年,满头秋霜;我笑我时光不多,生命苍凉;我笑我自作多情,百无一用。别人笑不笑我,别人又是如何看我,不得而知,想来悲凉。

对比越是鲜明,反差越是巨大,这往往容易产生两种极端,一是走向绝对的自负与自强,自尊与自傲,另一种是绝对的自卑与自责,自放与自沉。不管怎样,均不如意,想像周郎那样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不可能;想像凡夫一般庸庸碌碌,不求进取,也是不甘。能够怎样呢?深陷矛盾的时候,道家思想拯救了苏轼,抚慰了这颗躁动不宁的心。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还是对酒当歌,临风赏月吧,沉浸无边风月之中,流连青山绿水,放飞自由性灵,或许这是一种解脱。不过,我们相信,对于苏轼而言,也是一种暂时的麻醉。谁又能保证,另外一个日子里,苏轼泛舟赤壁,徜徉山水的时候,不会生发出一腔豪情壮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