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陆游《书愤》:中原北望如山之气

陆游《书愤》:中原北望如山之气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陆游写下“书愤”两个字的时候,可以想见他的心中鼓荡着一腔愤怒,忍无可忍,急于表达。诗人说“中原北望气如山”,通过夸张极言内心愤怒,如山如峦,如火如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被李世民评为“长城”。后一句感叹千年已降,朝中无人,国家危急,凸显诗人的忧愤。

陆游《书愤》:中原北望如山之气

书 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当陆游写下“书愤”两个字的时候,可以想见他的心中鼓荡着一腔愤怒,忍无可忍,急于表达。这个时候,表达或许是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最好方式。沿着这两个字眼深入研读,可以抵达诗人的内心,可以了解诗人的思想与志趣。“愤”是关目,是诗眼,是凝聚全诗感情的核心词语。诗人为何而“愤”?如何写“愤”?(www.daowen.com)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感叹过去,直抒胸臆,义愤如山,惊心动魄。早年年轻气盛,涉世未深,阅历尚浅,不知道世道艰难,不知道形势复杂,不知道如何应对,太多的郁闷与愤慨蕴含其中,无处释放。结合诗人所处时代背景来看,这个“世事艰”主要暗指朝廷斗争形势复杂,主和派占据上风,排挤、打压主战派,国家形势处于危急之中。诗人一生力主抗金,但是,不得其位,报国无门,深感忧愤。每当北望中原,想到大片国土沦陷,人民惨遭异族蹂躏,统治者不思恢复,不图报国,诗人怒火中烧,忍无可忍,但又毫无办法。诗人说“中原北望气如山”,通过夸张极言内心愤怒,如山如峦,如火如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面是追忆过去的热火朝天的战斗生活鼓舞士气,提振人心,暗含大宋王朝完全有能力、有可能打败侵略者。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当权者主和,实行妥协、退让、苟安之国策,不思进取,不图中兴,无视百姓水生火热之困境,无视国家主权与尊严,这令诗人倍感郁愤。过去的辉煌反衬现在的窝囊,昔日的振奋反衬今日的颓靡。因此,也可以说,颔联两句反衬诗人的郁愤情绪。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感叹壮志成空,报国无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充满浓烈郁愤。诗人以“塞上长城”自许,要戍守边关塞外,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何等豪迈,何等威武!可是,时至今日,一切皆空!何以如此?当权者、投降派疯狂打压、排斥的结果。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的壮怀激烈却又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塞上长城”暗用典故。据记载:南朝宋时有一位名将叫檀道济,他曾经自比为万里长城,认为皇上怀疑自己的忠心而杀了自己就是毁坏了自己的防守。后来檀道济被宋文帝所杀15年后,宋文帝发起北伐,却被北魏击败,于是发出了“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的慨叹。史书又有记载:唐朝名将李img一生经历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多次征讨,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打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李世民评为“长城”。陆游要效法他们的精神,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但是现实却是壮志未酬,已生华发,借以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前一句盛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扬名立万,彪炳千秋。后一句感叹千年已降,朝中无人,国家危急,凸显诗人的忧愤。前句反衬后句,反问蕴含深意。诗人感叹千百年来,无人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一方面暗示自己要效法诸葛亮,力图恢复,建功立业,另一方面是痛斥当朝统治者的软弱、妥协,忍辱苟安,不思报国,堂堂大宋王朝,竟无一个热血男儿挺身而出拯救国家危亡,实在可悲可恨!前句一个“真”字突出《出师表》流芳百世,万古扬名,其实也是暗示诸葛亮的忠心耿耿、报国精神彪炳千秋,流露诗人欲效法诸葛亮而不能的遗憾、愤懑。后句一个“谁堪”语带愤怒,感情激越,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

纵观全诗,“愤”是核心,从年富力强之中年到两鬓斑白之老年,从历史辉煌到现实萧索,“愤”贯穿全诗。诗人之愤,不为一己之私利,不为一家之安逸,意在国家安危,意在黎民苍生,意在抗金救国,所忧者深,所怀者大,所感者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