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媒介融合:中国电影跨媒体叙事发展

媒介融合:中国电影跨媒体叙事发展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现代跨媒体叙事文化是新时期“媒介融合”环境下兴起的产物。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形态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代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推动下相互汇聚、交融,从而实现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的过程。这种媒介融合态势首先表现为媒介技术的融合,进而引起媒介形态的融合变化。他强调“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与联盟。

媒介融合:中国电影跨媒体叙事发展

作为一种内容叙事策略与传播方式,跨媒体的叙事现象虽古已有之,但真正进入实质性发展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现代跨媒体叙事文化是新时期“媒介融合”环境下兴起的产物。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形态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代不同形态的新旧媒介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推动下相互汇聚、交融,从而实现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通常呈现出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向:“一是传统媒介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或主动或被动地谋求多媒体化经营,以求实现自身与依托于网络的各类新媒介之间的整合;二是新媒体,主要是新闻网站谋求获得采访报道权,充分利用自身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在)发挥自身多媒体性、强互动性等先天性长处的同时获得在内容渠道上的突破,谋求摆脱传统媒介的内容控制。”[18]

20世纪下半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后现代社会,信息的共享需求促使传统的报刊、电话、电视、广播等媒介形态借助新技术得以互联互通。在这一态势下,尼葛洛庞蒂、法伯、巴冉等学者相继发现数字技术与传媒业存在一个交汇地带,他们注意到近代计算机、通讯等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日益促使出版印刷、广播电影等行业及媒介逐渐走向互联与融合的现象。尼葛洛庞蒂在1978年曾以三个交叉重叠的圆圈来比喻计算机、印刷与广播三种媒介形态的技术边界。他指出,在不久的将来这三个圆圈交汇处将是成长最快、最容易出现创新领域,会呈现一种媒介相互交叉、彼此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引起各自媒介形态的演化。尼葛洛庞蒂的这一论断极富前瞻性,对人们以融合的视角审视传播动态的发展起到了先驱作用。1982年,伊锡尔·德·索拉·普尔在他出版的《自由的科技:论电子时代的言论自由》一书中率先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他指出,“媒介融合”是媒体业内即将展开的一种变革力量:“一种可称为‘形态融合’的过程正在模糊媒体之间,甚至是点对点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前者如邮政、电话和电报,后者如报纸、广播和电视。一种单一的物理手段——无论它是电线、同轴电缆或广播电视的无线电波——就可以承担过去需要几种方式才能分别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反,过去由任何一种媒介——不管这种媒介是广播电视、报纸或是电话——提供的服务,现在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物理手段来提供。过去存在于一种媒介及其用途之间的一对一关系正在消逝。”[19]普尔认为,随着技术等元素的发展,各种媒介之间会呈现出多种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网络传输、文件压缩、电子信号编解码等技术将各种媒体汇聚,原有的媒介形态界线逐渐消融,由此致使原本分立的各大媒体打破藩篱,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走向产业化大融合。这种媒介融合态势首先表现为媒介技术的融合,进而引起媒介形态的融合变化。普尔这一富有洞见性的观点代表着当时美国大多数传播学者对于新兴的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认知,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技术作为主要驱动力对于媒介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界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媒介融合现象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媒介融合不仅仅局限于媒介技术和媒介形态本身,还会涉及与媒介演变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媒介功能、传播内容、传输渠道、媒介管理体系、媒介所有权等方面,其融合视域涵盖了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如媒介舆论监控、媒介经营管理、媒介受众粉丝文化等等。“1997年,欧洲委员会的关于信息社会发展的绿皮书中指出,融合不仅限于技术,也体现在经济的层面,即商业机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来从事生产经营。”[20]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Andrew Nachison)则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与联盟。[21]对于媒介融合形式的构成,詹金斯认为,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等是当前全球媒介融合的几种主要形式。目前,我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一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网站+报纸杂志形成电子杂志,博客平台+新闻内容形成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就其本质而言,媒介融合是伴随媒介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传媒现象和趋势,它不是一种静态现象,而是一种正在不断发生、发展并逐渐走向完善的动态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也深刻反映在社会经济与文化领域,并为新媒体时代跨媒体叙事活动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首先,媒介技术层面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前提条件,也是媒介融合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媒介技术的演进下,不仅出现了传媒信息之间的沟通互联,各种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也出现动态融合,这为跨媒体叙事提供了内容生产环境。(www.daowen.com)

其次,在媒介经济领域,传媒集团出现大范围的整合,在这一融合态势下,原本分散的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日益汇聚到一个中心平台上进行信息集中采集与发布,媒介所有权发生融合,与此同时,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催生了大型跨媒体集体的行业整合,为跨媒体叙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组织环境与条件。

再次,随着媒介技术融合与经济融合的发生,社会文化领域出现质变,传统媒体中心制被日渐上升的社会公众话语权替代,粉丝文化与参与性文化在内容生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为跨媒体叙事提供了良好的观众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