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奔腾,吧后浪

《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奔腾,吧后浪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从湖北卫视和白燕升团队联手打造的“《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中,或许会找到答案。在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上,尽管两人从搭档变成了对手,可郭茜云还是乐意给李旭丹助演,瞬间温暖了所有人。本次挑战赛共分七轮,分别是排兵布阵拜将赛、挂帅出征先锋赛、狭路相逢挑战赛、化险为夷突围赛、三足鼎立争霸赛、柳暗花明复活赛、楚汉相争巅峰赛。

《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奔腾,吧后浪

庚子年 秋

好戏连台的前提是互相补台,倘若互相拆台,势必一起垮台!戏曲需要良性竞争,更需要人文关怀!

比赛,究竟能为戏曲带来什么?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从湖北卫视和白燕升团队联手打造的“《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中,或许会找到答案。

2020年9月7日至14日,来自全国各地11个剧种的24位青年演员相聚武汉,在辉煌的舞台上展开了一场硝烟弥漫而又温情四溢的较量。可以说,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青春盛会。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6岁,最大的也不过34岁,都是各剧种剧团冉冉升起的潜力之星。

京剧武丑张青民,依靠台上的游刃有余和幕后超强的亲和力赢得了所有人的“芳心”。面对强劲的对手,他说:“这次参赛是为了见世面,向各剧种的兄弟姐妹们学习。”

提起比赛,帅气潇洒的黄梅戏小生演员吴进良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说:“要是这个比赛能提前十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

韩鹏飞是全国豫剧专业团体中为数极少的男旦演员,通过比赛,他更加看清了自己:“承认别人好,看到自己还不足够好,是认识自己,但还要继续往前走,那就是勇敢。”

在很多大赛里斩获佳绩的晋剧老生郝文龙,参赛的每个剧目都有其特别的用意,无论是师承剧目,还是乡音秧歌,又或是对传统经典小试牛刀,他总想把最好的一面献给《戏码头》,他说:“自己不怕输,但为了团队,想赢!”

越剧小生陈丽君一路过关斩将,却在关键时刻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她说:“在这样的大舞台上,输给强大的对手,不丢人,我服!我要继续努力,用实力说话!”

通过比赛,每个演员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艺术上的迅速提升、审美上的正确引导,以及梨园行的深厚友情。他们虽在不同城市,唱着不同风格的旋律,却因为戏曲演员的身份和大好的青春年华,相遇相识相知,如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为了舞台上的精彩呈现,他们都在尽己所能地互帮互助。

李旭丹和郭茜云都来自上海剧院,昔日共同参加“越女争锋”比赛,同一年进入上海越剧院,还曾以“果粒橙”组合的名号登上舞台。在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上,尽管两人从搭档变成了对手,可郭茜云还是乐意给李旭丹助演,瞬间温暖了所有人。

马敬帅临时组建的团队,来自北京、河北、湖北、陕西四地,经常是演完一出,送走一拨,迎来几位。他们毫无怨言,一心想让哥们走到最后,最朴实的兄弟情义感染着每一个人。

方佳欢一人参赛,武汉京剧院全梁上坝为她助演助阵。赛后,方佳欢深深地向队友鞠躬致谢,“一棵菜”的精神令全场动容。身在这样一个有朝气的院团,青年演员是何等的幸福!

“艺术无对错,但绝对有高低!”“技巧是为人物服务的,单纯炫技和杂技有何区别?”“没有比赛,青年演员猴年马月才能出头?”“如何加强青年演员对戏曲的信心?”……一连串的提问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本次挑战赛共分七轮,分别是排兵布阵拜将赛、挂帅出征先锋赛、狭路相逢挑战赛、化险为夷突围赛、三足鼎立争霸赛、柳暗花明复活赛、楚汉相争巅峰赛。名称如此霸气,绝非徒有其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坐科越剧的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何赛飞,三位重量级评委尽管身在第二观战室,却像坐过山车一样,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兴奋、刺激、紧张。

“都是高手,叫我如何选择?”

“烧脑、烧心,我以后再也不当评委了!”

“这哪是青年演员,一秒入戏,简直就是小老艺术家!”

“这是教学级的表演!”

“这场赛事,真的是久违了!”

评委们不仅大发感慨,而且个个口吐莲花,成语一个接一个,欣喜若狂、心潮澎湃、惊心动魄、如坐针毡、秋毫之差……人们不知道的,还以为走到了中国成语大会的现场。

发现好苗子,忍不住鼓掌、落泪;激动时,手舞足蹈,直呼“我爱你”;发现不足,语气严厉,亲身示范,细致到头上戴的花,手里拿的道具,脚上穿的靴子;两两对决,强强相遇,三位评委争得面红耳赤,尤其是何赛飞评委,以其个性、犀利的点评,被冯玉萍评委笑称“毒舌”。

在朱世慧眼里,这次比赛既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又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高手如林,行当齐全,剧种丰富且有代表性,满眼都是青春向上的正能量”,最让朱世慧兴奋的是百余出经典剧目精彩片段的集中展示,“平时我们哪能看到这么多好戏?这次比赛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在评委眼里,24位选手无不独树一帜,“是比赛,就要有输赢。我们更多的是鸡蛋里挑骨头,目的也是希望选手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得主冯玉萍表示,很多选手都是伯仲难分,这让他们很难抉择,“比我评‘梅花大奖’都难”。

在影视剧中塑造了众多“独一个”形象的何赛飞最是激动,不仅“哇哇哇”惊喜声声,还捶胸口、拍桌子,用极为夸张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选手的喜爱:“看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这个演员我喜欢,能成角儿。”难道她只会褒扬不会批评?绝不是!“有嗓子,但不会用;有传承,但没发展;咱不是话剧,姐妹儿”,挑刺儿最多的就是她!

我们期望着青年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看到各个剧种青年演员轮番上阵,“昆曲王子”张军主帅忍不住感慨:“气煞我了,这么好的展示切磋舞台,为什么没有昆曲演员来参赛?”其实,我们曾邀请包括昆曲在内的许多剧种的院团和演员来参赛,但因日程冲突、担忧得失等多种原因,部分剧种的演员想来而最终没有来。

武戏演员练功最苦,上台机会却很少,收获与付出不成比例,导致武戏传承后继乏人,这是戏曲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本次比赛行当齐全,武生、武旦、武丑、武花脸等武戏演员的表演惊艳了全场。“余派”老生凌珂主帅激动地连呼三句:珍惜武戏!珍惜武戏!珍惜武戏!

本次比赛有两位演员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与蔡浙飞主帅同一个单位,蔡浙飞很自然地对她们格外关注,甚至动情表白:我就是为你而来!真性情的话语看似“不冷静”,却体现出蔡浙飞对本院青年演员的极度爱护。如果连自己人都不爱,谈何出路?

黄梅戏名家杨俊主帅,总想克制自己复杂的情感,可原本不被看好的选手突然眼前一亮,成为熠熠闪光的黑马,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艺术家连连感叹“《戏码头》的舞台太神奇”,“他们太有潜力了”,“我们要用心去发现那些真正可以挑梁的年轻人”。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请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你为何而来!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为首席推荐官的白燕升,也发自内心地被这些青年演员“圈粉”。“我是真爱上了他们,没有得失心,可爱、纯粹、向上。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觉着自己都年轻了。我想任何行业,首先人得好,然后才是专业。戏曲何尝不是这样?”于是,我们总能看到他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鼓励年轻人,“稳住、稳住”,“加油!加油!”伴随着手势脱口而出,给予选手们无限的感动和力量!

面对武丑张青民,白燕升不仅对他的舞台表现给予了好评,还热情地关心起了他的另一半,心甘情愿地当起了“红娘”。“青民笑起来非常好看,很帅的一个小伙子,哪家姑娘看上了,可以到湖北省京剧院约他吃吃饭、看看电影”。不仅如此,白燕升还发动杨俊主帅给张青民介绍女朋友,并在现场当众宣布:张青民结婚,我给他做司仪主持婚礼,免费的,还要送上大红包!四位主帅也要出份子!

因为打心里喜欢,白燕升不忍看到任何一个优秀青年演员离开。当选手强强对抗,不得不有人离开时,白燕升心疼到哽咽落泪。“挺对不住他们的……无论是我还是《戏码头》,都欢迎你们常回家来……谢谢你们成全了这次比赛……你们虽败犹荣”。

因为怀着对戏曲的纯粹之心,想要为戏曲做更多雪中送炭的事情,白燕升策划了《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并深情期待青年演员记住这方舞台给予他们的温暖和感动,以此为起点,成长为中国戏曲未来的中坚力量和各自剧种的领军人物。

更强阵容、更高水准的《戏码头》中国戏曲群英会,将于2021年9月中旬在湖北卫视现场直播……

“每次做活动、录节目,面对的并不是冷冰冰的摄像机镜头,而是观众一双双真诚的眼睛。他们渴望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一种东西,一种可以与他们交流的东西。这就是真诚。”1998年10月《新闻爱好者》采访白燕升时,他这样回答。

因为真诚,所以热情似火、无怨无悔。白燕升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这种能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很多人。有人说,白燕升不仅知识渊博,梨园典故、逸闻趣事信手拈来,而且眼里有观众,心里有戏曲。的确如此。录制节目时,他既要操大事小情的心,又要保证台上万无一失,尽管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登台的刹那依旧生龙活虎。

朱世慧、冯玉萍、何赛飞,三位评委全程坐镇第二现场观察比赛进程,对参赛演员的表演和主帅的排兵布阵,做出公平公正的评判和点评。他们虽不在台前,却是真正手握生杀大权的幕后“杀手”。

(从左至右)评委何赛飞、朱世慧、冯玉萍

朱世慧
慧眼识才型评委

扎根京剧60多年“丑”中见美执掌湖北省京剧院15年成果丰厚勘破梨园世相,慧眼识才爱才
为剧院培养出一大批青年接班人让湖北省京剧院稳居京剧院团第一方阵中国戏剧“二度梅”得主当今中国京剧“第一名丑”

冯玉萍
通文达艺型评委

坚守评剧舞台47年
失意不失志,得意不忘形
清似玉壶冰,淡然观云萍
三获“梅花奖”成为评剧第一人
传承评剧,她还要把年轻人“扛”起来
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得主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派”传人

何赛飞
才情无双型评委

从惊艳越剧界的“名角”到闪亮影视圈的明星
她跨越不同艺术领域
为塑造的每个角色赋予鲜活灵魂
神采赛天虹,才思逐飞云
戏曲影视多栖明星
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

凌珂、蔡浙飞、张军、杨俊,四位主帅与战队成员同生死、共荣辱,危机时刻更要亲自上阵、力挽狂澜!

凌珂
指挥若定型主帅

大连京剧院“余(叔岩)派”老生
秉持传统、返璞归真
舞台下定力十足,舞台上大气沉稳
拥有身为主帅的大将风范和丰富的沙场征战经验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擂响中华》第二季巅峰大奖获得者

蔡浙飞
刚柔并济型主帅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尹(桂芳)派”小生
从长靠武生到女小生
32年苦寒磨砺“飞越”自我
拥有身为主帅的坚强意志和当仁不让的过人胆识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文华表演奖获得者

张军
足智多谋型主帅

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昆曲小生名家
为传统昆曲注入现代活力
让戏曲走进当下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拥有身为主帅的战略眼光和随机应变的临场指挥力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获得者

杨俊
勇冠三军型主帅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名家
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
当今“鄂派黄梅”领军人物
拥有身为主帅的亮剑精神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魄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文华表演奖获得者

国家京剧院 武花脸
马敬帅

从地方剧团到国家院团,马敬帅一定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是这个年龄段不可多得的、成熟的武花脸演员。因为稀少,所以更显珍贵!

梨园行素有“千生万旦一净难求”之说,净就是花脸。好的花脸演员本就难得,优秀的武花脸更是可遇不可求。在戏曲行当里,武花脸是偏行,是一个“饱汉子看不上、赖汉子不愿学”的行当。“功好点的学武生去了,差一点的学文丑、小生去了,像我天赋一般学戏又晚的,只能选这个。好在咱有韧性、肯下苦,所以才走到了今天”。可以想见,为了瞬间的精彩,马敬帅在练功场上流下了多少汗水。

尽管在舞台上塑造的都是铁血男儿,流血不流泪,可学戏路上的马敬帅也曾泪眼婆娑。那是上戏校的时候,老师让他改行,说他唱不出来、没前途。“尽管知道自己条件不好,同一个技巧别人两礼拜就学会了,我得好几个月”,话虽如此,但听到老师那样说,马敬帅仍觉得伤自尊,特别想哭,但让他“硬憋回去了”。从那以后,这个不服输的小伙儿就拼命地练功,直到现在,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自信,在这样的坚持中,慢慢地找寻了回来。

王宁
北京京剧院“言(菊朋)派”老生

脚踏实地,传承“言派”,不想成角儿的有为青年。“稀有”流派在他的努力下,一定会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每个学戏的人都盼望着有朝一日成角儿,站在舞台中央唱大戏。王宁并不这么想,他的回答似乎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角儿承担的更多责任。“唱戏不一定都是为了成角儿,成角儿之后干什么?享受名利的同时,你得拿出更好的艺术,你得肩负更多的责任。我觉得脚踏实地多排演几出‘言派’戏,可能更实在一些”。

“倒仓”是每个学戏的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直接关乎着他的艺术生命。王宁也不例外,从人人看重到无人理睬,心理落差极大。于是,网络成了安抚他受伤心灵的最佳方式,“网瘾少年”成了他晦暗岁月的显著标签。若不是母亲的理解与慰藉,或许今日的“言派”就会少了一个忠实的继承者。“妈妈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但感觉你最近状态不对。无论怎样,妈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相信你不会做出格的事情”,电话里,母亲的声音温暖,充满力量,一句“妈妈相信你”拯救了王宁。后来,王宁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剧团。

杜 玥
湖北省京剧院 青衣

台下活泼可爱,台上稳重大气。杜玥的反差并不止于此,一段“张(君秋)派”经典《状元媒》后,她的“本性”就暴露了。“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见蔡浙飞老师,我对她是一见钟情;我很早就知道‘昆曲王子’张军老师,单曲循环最多的就是他的《牡丹亭》;杨俊老师简直就是‘冻龄女神’,看了《妹娃要过河》,她成了我心中的女神;但不管怎样,我的最爱还是主帅凌珂”……瞧这女孩儿,情商高不说,嘴皮子还挺溜,夸得主帅们个个乐开了花,就连白燕升也忍俊不禁,直言要把她介绍给郭德纲当徒弟。
比赛不只是技艺的展示,更关乎人性。在刚性的游戏规则面前,更需要柔性的人文关怀。

李衍茂
湖北省京剧院 “高(庆奎)派”老生(www.daowen.com)

信心满满报名参加“青京赛”,结果连复赛都没进去;在中国京剧流派预选班学习了三个月,结果未能进入正式班。两次打击,让李衍茂怀疑起了自己的选择:“别说演戏了,活着都是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极度动摇的时候,李衍茂遇到了朱世慧院长。“没进流派班时,朱院长安慰我说,进不去咱照样可以跟着老师学,费用院里负责”。只这一句,暖了年轻人的心。不仅如此,李衍茂由“杨(宝森)派”改学“高派”,也是朱世慧的建议。这位独具慧眼的伯乐先后三次找李衍茂谈话,第一次让李衍茂慎重考虑,不要因为院长的身份而服从;第二次让李衍茂务必征求师父、父母的意愿,不要辜负了他们的心血;第三次为李衍茂找到了学习“高派”的老师辛宝达。如今,李衍茂成了“高派”艺术的再传弟子,忙得不亦乐乎,“如果没有朱院长,我可能一辈子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路”。
越冷的日子,越能检验温暖,越能留住人心!

王胜男
湖北省京剧院 武旦、刀马旦

舞台上,王胜男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高超的女汉子,天不怕地不怕,勇猛无比。生活中的她,虽不属于乖乖女,但也不似女汉子那样,依然有害怕的东西。比如《扈家庄》,就是她最害怕的戏,技巧繁杂,受伤最多,可每次演完,又觉得很爽;最怕团长在后台催喊“王胜男,你怎么还没扮好”,可渐渐地,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提早了很长时间,“早扮三光,晚扮三慌”是经验,更是规矩。
真希望,所有人都能像孩子一样,做自己,不违本心,不负真心!

张青民 湖北省京剧院 “叶(盛章)派”武丑

有人说,武戏演员是吃青春饭的,年纪稍长,体力跟不上,很多戏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也有人说,武戏演员是高危行当,因为受伤的几率比较大,一旦出现意外,别说艺术,身家性命都有可能搭上。无论哪种,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艺术生涯。当“准备演到什么时候”的问题抛向张青民时,这个年轻人的回答简洁而有力量,“会一直演下去,直到演不动为止”。
生活中少言寡语、快乐无忧的张青民,关键时候总会让人出乎意料,不仅台上游刃有余地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参加比赛就是为了见见世面”“再往下走我就没戏了,真的”“舞台上就是最好的我”……真诚、自信、实在,燕赵男儿的特质瞬间展露无遗。

刘思秀,
武汉京剧院 “荀(慧生)派”花旦

5岁启蒙学戏,9岁独自从吉林到上海,戏校毕业后进入福建省京剧院,挥洒汗水十余载,直到2018年调入武汉京剧院……这样的从艺轨迹让刘思秀很早就学会了独立,尽管离家很远,尽管波折不断,但她在寻寻觅觅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行当和舞台,也收获了爱情。
她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刘子微院长,“如果不是刘院长,我不可能来武汉,更不可能拜师孙毓敏前辈”。拜师专场演出让刘思秀终生难忘,不仅主演了《杜十娘》和《荀灌娘》两出“荀派”经典,还得到了老师肯定,“老师说我‘很有灵气’,也肯‘用心用功’”。

戏曲演员总是行走在爱与痛的边缘,经受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磨砺。这样的人生,值得!
方佳欢
武汉京剧院 刀马旦

听人说学戏的人有金刚不坏之身,尤其是武戏演员,受伤所带来的疼痛,在他们登台的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的职业素养并非一蹴而就,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日积月累而得。方佳欢学的是刀马旦,自然也少不了这伤那伤。因此,她很少让父母看她演戏,因为她懂得“疼在儿身痛在娘心”。
因为受伤,方佳欢也曾产生过心理阴影,甚至差点改行,一年多没有练功,刀枪把子都扔了,“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最后还是回来了”。练功场上,累的时候恨不得寻死脱离苦海,可站到舞台中央的那一刻,又忽然觉得“人间很值得”。

陈丽君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尹(桂芳)派”小生

来武汉参赛之前,陈丽君所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一直在巡演,她参赛剧目的排练都是在巡演途中进行的。由于过度疲劳,陈丽君腰部不慎受伤,同事劝她放弃比赛,可她不想辜负自己,不想与《戏码头》失之交臂,仅仅在家休养了5天,便躺在飞机最后一排座椅上来到了武汉。她笑说:我是“横”着来的,已经做好了“横”着回去的准备。
初生牛犊不怕虎,13岁夸下海口“不怕辛苦”,可学戏期间不知鼻子酸了多少次、眼泪掉了多少回。陈丽君非常清楚,要想追求更好的自己,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心血,“我的字典里绝对不能出现‘我为什么当初不够努力’这种遗憾”!
当她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因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越剧!

李云霄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吕(瑞英)派”花旦

在团里,李云霄被称为“水袖女王”和“练功房女王”,前者是对她水袖技艺的肯定,后者说明她平日里所下的功。“水袖这个技巧,容不得你偷懒。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天不练,它准在台上给你出乱子,所以就必须得天天去练功房和它打打交道、唠唠嗑儿”,李云霄和水袖就像过日子,有苦亦有甜。可以说,水袖见证了她多年来的挫折与收获,“以前是水袖玩我,现在是我玩水袖”!
之所以享受学戏这个过程,是因为李云霄当初
的决定。那时,她正上初二,一哭二闹三上吊,与母亲软磨硬泡,如愿以偿地成为浙江小百
花越剧院定向培养的一名学员,从此结缘
戏曲,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越剧。

张耀栋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 文武小生

学戏二十余年,张耀栋主演了一部大戏、六个折子戏。单从数量上看,似乎很少,但梨园行就是这样,给自己排戏并不容易,对年轻演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张耀栋心里很踏实,因为学得非常扎实,至今没有丢掉一个,都是在一边排演一边打磨中保留下来的。在武戏汇演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老一辈的肯定,“看了耀栋的戏,我才明白什么叫武戏文唱”,这是对年轻人过往不分昼夜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
张耀栋的这些戏都出自一个老师,他叫樊琦,是“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的儿子,京剧武生、老生演员。年轻人畅游艺海时,老师像极了定海神针,时刻提点,处处把关。“老师在,我心里踏实,很自然地就按照教的路子走了,不在,心虚,不自觉地就拐弯了”,张耀栋极为依赖老师,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七出折子戏,也已开始传授……

郝文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老生
在戏曲传承发展的路上,我们的步子不能太快,而且要常回头看看,别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别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他的戏,无论是载歌载舞还是静静地一个人唱,都能打动人心。现代戏《刘胡兰》中的一个小配角被他演得那样生动。按理说,演员参赛一定会选择自己主演的戏,可郝文龙却认为“角色无大小,配戏不配人”,“演得好坏和角色主次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他相信:绿叶照样能发出耀眼的光彩。
在很多舞台上,但凡有机会,郝文龙一定会把他的家乡戏祁太秧歌展示出来,而且反串的是彩婆子。因为,这是他的乡音,是他走上艺术之路的根。“祁太秧歌是真好,但它是不被关注的小剧种。人无论走到哪里,根不能忘”。

齐梓路 天津评剧院 “花(淑兰)派”再传弟子

为了在艺术上获得更广阔的舞台,齐梓路只身从辽宁到了天津,从原先的事业编制变成了合同工,但她无怨无悔。这个东北姑娘为了在天津评剧院建院60周年晚会上有精彩的表现,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硬是花三天时间通过跑圆场把彩鞋跑合了脚,结果跑掉了两个脚指甲盖儿。这股韧劲儿让老师、同事心疼感动,无不佩服。
天性活泼的齐梓路特别喜欢一个人待在排练场里,要么练功,练起来不要命的那种,要么静静地坐着、躺着。身体虽然静止,但她脑子里想得很多,她想做一个明白的戏曲演员:“不仅对舞台上的自己了如指掌,对台前幕后任何一个细节也都一清二楚。因为戏曲是综合性艺术,戏曲演员也一定是综合型全才。”
当代青年戏曲演员,不仅要靠技艺立足,还要有所思考!

张颖超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老生

惜字如金,干脆利落,说明白之后便不再多说一个字……张颖超虽是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演员,但言谈中所表现出来的老成与稳重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他对养生之道也十分感兴趣,养生粥、保健茶、轻运动,说起来头头是道。“所谓养生,其实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精气神,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更有戏”。
张颖超原本没有打算学戏,尽管非常喜欢。一次戏迷大赛,他的嗓音让评委惊讶:这么好的条件不唱戏,太可惜了。于是初中毕业后,张颖超上了戏校,从保定到石家庄再到北京,边演出边学习,坐科六年后,成为正式演员。至今让他难忘的一次演出是,三伏天室外大戏《清官册》,“演完后彩裤、水衣子完全湿透,差点晕倒在台上,中暑了”。演戏的日子虽然清苦,却让张颖超感到踏实满足。谈到舞台和生活的区别时,张颖超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少年老成,“生活中可以随意,舞台上必须讲究”。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潘柠静
黄冈师范学院 黄梅戏 旦角

出身于黄梅戏世家的潘柠静,7岁起便在各种大赛崭露头角,2013年一举夺得“寻找七仙女”大赛金奖,是一个既有实力又有颜值的未来之星。从安徽安庆到湖北黄冈,从方寸舞台到三尺讲台,潘柠静一直在“避嫌”,从不主动提及黄梅戏世家,更不愿意因此而受到特殊照顾,“别人太过关注你的出身,就会忽略你个人的努力”“只要还在家人身边,就永远摆脱不了这种光环”“我想用实力用专业来证明自己,这样才会安心才会开心”。
在黄冈师范学院,潘柠静尝到了教学相长所带来的甜头。除了上课,学院还最大限度地为她提供了舞台,量身打造大戏《霜天红烛》,与剧团合作排演了新戏《我的乡村我的亲》,制作了全新服装支持她参加本次大赛……一切只为了,不让演员在最好的年华错过舞台。
每个人都想拥有不被定义的人生,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勇气走出舒适的窝,是否有实力建造属于自己的家!

吴进良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 黄梅戏 小生

从事黄梅戏六年后才喜欢上这行的吴进良,特别想做一个有思想的先锋黄梅戏人,于是他尝试修改创作小剧本,做小剧场戏曲,举办黄梅戏清音会,开设在线戏曲节目《言下之艺》,“趁着年轻,多折腾折腾”。折腾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让黄梅戏拥有更多的受众,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对黄梅戏,从起初的厌烦到如今的痴迷,吴进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量的演出实践让他逐渐找到了自信,“我觉得自己还是能搞出点名堂来”。为此,他自费去北京学习,亲自参与《游春》的剧本和音乐创作,并收获了良好的效果。现在,他最想听到的就是“吴进良还不错,下部戏让他主演试试”。
折腾久了,就知道折腾是为了什么。折腾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 的人生定数,是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回家的路!

程 力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 楚剧 老生

为了《扫雪打碗》这出戏,程力封闭式学习了近两个月,不料汇报演出前夕,颈椎受伤,不得不回家静养。一心想着舞台的他,怎么甘心错过这个机会?俗话说“知子莫如母”,身为楚剧演员的妈妈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带着他找到剧院领导,签下了“生死状”——出任何意外均由自己承担责任。最终,演出非常顺利,“现在想想,挺后怕的,但当时只觉得非常过瘾”。
“如果让你在彩票中一千万大奖和主演一部大戏之间做个选择,你会……”
“先中大奖,然后拿来做自己的戏!”
“只能二选一,中奖就永远失去排戏机会!”
“排戏!真要中一千万,我怕生活会乱套。父母常跟我说,血汗钱万万年。有的东西来得太猛,我怕自己承受不了。”
为人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

陈晓檬
武汉楚剧院 小生

陈晓檬很帅,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从头到脚都洒满了阳光。与编导之间的交流,也让人看到了他的不同之处。
“如果剧院要排新戏,正在考虑主角人选,你是等院里安排,还是毛遂自荐?
“听院里安排。”
“难道就不想主动争取一下?”
“想,但还是要良性竞争。”
“做过最叛逆最胆大的事吗?”
“这个……很遗憾……没有……”
成年人的单纯来之不易,尤其是在梨园行!

耿丽亚
武汉汉剧院 花旦

刚进戏校时,耿丽亚学的是青衣,可不到两个月就赶上嗓子“倒仓”,此后三年时间里基本没开口唱过戏,别提多难受了。后来,老师让她改行学刀马旦,兼带着学习花旦。你猜怎么着?一唱花旦,耿丽亚的嗓子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从此便与花旦结下了不解之缘。
演员身处名利场,自然会受到很多关注,甚至有人专门“指手画脚”。对于别人的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耿丽亚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都坦然接受,但会仔细辨别,好是真好吗?不足又如何改进?”拥有这样理智的心态,假以时日,耿丽亚的艺术一定会更上层楼。

曾 纯
武汉汉剧院 女老生

别看曾纯在舞台上演绎的都是老爷们,生活中的她却是女人味十足,是贤惠妻子,是阳光妈妈。作为本次比赛年龄最大的演员,又是一名比较“小众”的女老生,她说:“只要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就赢了。”于曾纯而言,展示汉剧女老生的代表剧目,并向兄弟剧种学习,是她唯一的目的,而且实现了!
让曾纯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刀马旦方佳欢,她在完成高难度技巧时出现了失误,从将近3米的高台上掉了下来,幸运的是不太严重。回到后台,曾纯关心地问长问短,而方佳欢的回答让她肃然起敬,“佳欢先是自责,害怕影响团队成绩而连累我们”。和这样拼命的队友一起战斗,怎能不用尽全力?
爱到极致,便是信仰!

答 沙
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 小生

戏曲演员很少有不伤筋动骨的,答沙也不例外。双脚跟腱前后三次断裂,缝合了七八十针,也因此错过了几次重要的演出。这让他非常失落、无奈,总觉得辜负了很多人。于是他静下心来总结,“头一次权当是意外,第二次就开始怀疑是不是方法有问题,还专门看了医生,说和体质有关系。第三次,我都蒙了”。
郁闷的那段时间,答沙除了养花种草,还骑车从成都到了拉萨,一路磨炼,宣泄着心中的烦闷。从那以后,那个阳光洒脱的小伙儿又出现在了大众眼前,表演风格也在悄然改变,“内心的东西多了”。即便如此,在演技巧繁重的戏时,他依然毫不惜力,吊毛、跪转、串趴虎、旋趴虎、抢背等高难度动作一个不落地呈现在舞台上,“技巧是为角色服务的,不能因为受过伤而偷工减料,但我学会了保护自己”。
所谓成长,无非是把哭声调成静音而已!不诉苦,不抱怨,不解释,做简单而又坚强的自己!

韩鹏飞
河北省邯郸东风剧团 豫剧 男旦

韩鹏飞的从艺经历与别人不太一样,虽没上过艺校,却得到了邯郸四朵“梅花”牛淑贤、苗文华、郭英丽、胡小凤的悉心指导,还跟豫剧“阎(立品)派”弟子张梅贞、“常(香玉)派”传人虎美玲,以及昆曲名家张洵澎等学戏。16岁拜师著名导演陈薪伊,高中毕业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学的是表演。风雨历练,博采众长,最终归在豫剧“北派”代表人物胡小凤门下,扛起了传承大旗。
韩鹏飞是豫剧专业团体中为数不多的男旦演员,他时常感到孤独,不是因为同行者少,而是性格使然,“只要我喜欢,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所以活得比较自我,也很享受”。电影《梅兰芳》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谁毁了梅兰芳的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完善、提升自己的艺术和修养,需要的正是这份孤独。
只要心甘情愿,总能让复杂变得简单;只要义无反顾,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郭茜云
上海越剧院 “尹(桂芳)派”小生

生活中古灵精怪的郭茜云,不仅舞台上有一套塑造人物的办法,而且技巧玩得很好,最关键的是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强,所以当首席推荐官白燕升现场提问“假如胜出的不是你,你后悔参赛吗”,她真诚流畅地说出了一番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话:“不后悔,因为我很珍惜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也不后悔选择越剧,因为袁雪芬大师曾经说过‘我们这个职业是一个让人家快乐,我更加快乐的事业’,我有什么理由不爱它?!我们青年演员更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敬一行。如果没有晋级,我会继续努力;如果晋级,我会更加努力。”“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这是父亲常说给郭茜云的。无论演戏,还是做人,她都牢牢地记着这句话。
人生最大的挑战,是不辜负自身的潜能,不辜负肩扛的责任,并为此勇往直前!

李旭丹
上海越剧院 “王(文娟)派”花旦

李旭丹与越剧的缘分,源于越剧大家王文娟主演的戏曲电影《红楼梦》。后来在王文娟的鼓励下,她参加了《红楼梦中人》选秀,获得黛玉组全国冠军。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李旭丹没能在电视荧屏上演绎林黛玉,却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上海越剧院。在王文娟、王志萍两代艺术家的亲授下,李旭丹圆梦舞台,在越剧《红楼梦》中饰演了林黛玉,“在我看来,学好、演好林黛玉,是每一个‘王派’演员的必修课”。
李旭丹是幸运的,不仅得到了名师授艺,传承了“王派”艺术,而且在23岁时领衔主演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创大戏——越剧《甄嬛》。因为电视剧的深入人心,越剧版一经上演,异常火爆。至今,李旭丹仍在为甄嬛这个角色付出着,并期待下一个原创角色的早日到来。
戏曲演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承,只有做到了真正的传承,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个』!

《戏码头》首届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获奖名单

【全国八强】

金奖获得者:晋剧郝文龙、秦腔张耀栋

银奖获得者:京剧马敬帅、京剧李衍茂、越剧李云霄

铜奖获得者:京剧王胜男、越剧李旭丹、豫剧韩鹏飞

白燕升与参赛青年演员合影留念

大赛引发的思考……

如何留住人才的心

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一场久违了的专业演员竞技大戏,让人欣喜若狂,让人感慨万千,更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面对当下梨园行的生存状态,如何培养青年一代,如何留住他们的心,已然成为戏曲有无前途、有无发展、有无生命力的关键。或许,围绕11个剧种的24位优秀青年演员在比赛期间所发生的点滴,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提供舞台,解后顾之忧,安心。

那时,他还是这个戏曲院团的一把手,费尽心血组建成立了一个年龄和水平相当、清一色稚嫩面孔的演出团。他深知梨园行论资排辈现象十分严重,所以为了让年轻人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明文规定:不允许其他演出团随意使用这个团做底包排戏。正是在这样的呵护下,这拨孩子排演了一批适合他们的大戏小戏,有亮家底的,也有为个人量身定做的。

有台可登,有戏可演,似乎还不足以留住人心。于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想尽办法给年轻人提供了福利房。如今,年轻人已成长为比较成熟的演员,站在了舞台中央,有的还名声在外,备受欢迎。

安居安心,才能乐业,老话果然没错!

保护性使用人才,方可长长久久。

有一位演员,在团里很受“重视”,几乎每场演出都有他,引来了很多同事羡慕的眼神。即便嗓子出了问题,也得坚持。有一次实在撑不下去了,找领导请假。领导很严肃地说:“戏比天大,坚持坚持吧!”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三次还这样。如今,这位原本大有前途的青年演员,嗓子彻底倒了,只能跑龙套。提到“戏比天大”四个字,他打心里反感:“我们是人,不是牲口!”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出于种种原因,有的青年演员在团里连龙套都跑不上,油彩一年到头也上不了几次脸。没有用武之地,荒上三五年,技艺不存,信心不再,悉心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只落得个无奈的下场。

京剧武生大家厉慧良曾说:“对年轻人要保护性使用,保护性培养。”如何理解并付诸实践,值得每一个院团管理者深思。

你只需往前冲,有我做后盾。

登上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舞台的每一位青年新秀,无不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可,戏曲毕竟是综合性艺术,单靠个人是无法完美呈现的。于是,有的演员得到了团里的鼎力支持,全梁上坝,为我们展现了“一棵菜”的精神;有的院团领导还现场把关,为自己的选手鼓劲儿加油,“你只负责演戏,其他的我来”;有的演员则是孤家寡人,东借西凑,自掏腰包,请了众兄弟姐妹帮忙。

看着别人家的团如此帮扶,形单影只的选手心里一定不好受,同样是戏曲演员,差别怎么这么大呢?一声叹息,遍地心碎。

为人师者,须对得起“良心”二字。

24位青年演员无不渴望舞台,渴望证明自己,渴望获得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示和竞争机会。所以,他们满怀敬畏、尊重、信任和憧憬来到《戏码头》,来到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

台前幕后,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师”这个词。有的是出于礼貌,客气的称呼;有的是业内习惯,尊敬的称谓。无论怎样,为人师者,须对得起“良心”二字。面对这些真诚的年轻人,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不仅愧对他们,也愧对自己的良心,更愧对千千万万信任和喜爱《戏码头》、喜爱戏曲的观众!

于是,挑战赛首席推荐官白燕升说出了这番话:“我想提醒台前幕后的每一个人,都要像即将登场的参赛演员一样,打起精神,端正态度,尽好自己的责任!因为比赛不仅仅是对他们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考验,不仅是对艺术的考验,更是对人性和良知的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