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概念是由瑞士哲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最初应用在儿童心理学领域,他认为“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经历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从各个领域中儿童的自我中心向脱离自我中心过渡,这就是去中心化”[86]。Web2.0兴起后,去中心化渐渐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一种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在档案领域,传统的档案服务是以档案机构为中心展开的,是典型的中心化服务模式。这种中心化模式下,档案机构在服务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有很高的权威性,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档案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缺乏话语权,在利用的过程中还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新媒体推动档案服务迈入“去中心化”时代。一方面,新媒体激发了公众更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档案用户不仅是档案信息的利用者,还能参与档案信息的创建、加工和提供等工作,成为档案资源的创造者与管理者,“公民档案员”应运而生[87]。另一方面,新媒体促使第三方平台介入档案管理,多方合作共同完成档案管理工作[88]。“去中心化”打破了传统的以档案机构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允许多方共建平台的介入,给了用户更多个性化表达的机会,使得用户能够权级平等地参与到档案服务过程中来。“去中心化”的目的在于鼓励用户参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积极主动地与第三方平台协作,通过搭建新的平台收集档案信息,发掘档案知识,共建档案信息。(www.daowen.com)
当然,“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档案机构在档案服务中的中心地位将被取代或消失,而是表明了档案服务由高度集中控制型向分散集中控制型的转变,目的是推动档案服务更加扁平化和多元化,有利于更好地为大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