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档案资源保存的载体经历了“龟甲兽骨—简牍—缣帛—纸质—胶片—磁介质—光介质”的变化,形成了多种载体共存的局面[110]。
世界范围内,电子文件移交载体存在着差异。例如,英国国家档案馆推荐使用的介质主要是:WORM技术的CD-ROM和CD-R、4mm的数字音频磁带(DAT tape)、DVD驱动器、ZIP驱动器、软磁盘。在移交时,档案馆只接受软件可识别的磁带和磁盘,各单位在移交前应进行咨询[111]。
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从方法上讲主要有在线保存和离线保存两种。在线保存是在我国档案集中式管理体制的指导下,各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同档案机构建立起无缝链接的背景下,各单位将本单位形成的数字档案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档案机构,或按归档要求加工后置入网络规定地址,数字档案的管理权也由此转移至档案机构手中。这是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网络传输与在线存档,摆脱了地理和人力上的限制,传输速度也得到大大加快,数字档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空前提高。离线保存是将数字档案脱机拷贝到存储介质上保存的方式,从本质上看,这种方式与纸质档案的归档保存并没有根本区别。
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一旦采取离线保存,就必须涉及保存的介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存储介质主要有数据磁盘、光盘、磁盘阵列、数据磁带及云盘。闪存盘和存储卡体积小,携带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寿命,在日常办公过程中能够便利地拷贝、转移电子文件,但在档案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并不能作为长期保存的介质。
(1)磁盘
以磁盘作为数字档案的存储介质,是利用磁记录技术在涂有磁记录介质的旋转圆盘上进行数据存储。磁盘的类型主要有软磁盘(简称软盘)和硬磁盘(简称硬盘)两类。软盘读取速度慢,容量小,且理化性质不稳定,不是理想的存储介质,硬盘的存储容量较大,数据传输率较高,且理化性质较为稳定,因此,档案机构多选其作为长期存储的设备。从当前的存储内容来看,档案机构硬磁盘中存储的有大量档案数据,也有读取这些信息所需要的支持软件或系统,因此,档案机构中的存储磁盘又进一步分为数据磁盘和系统磁盘。
(2)光盘
随着数字档案资源的激增,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得需要处理和保存的信息量飞速增多,因而迫切需要大容量的信息存储器。光盘是以光信息为存储物的载体,与磁盘相比,光盘在存储容量和可靠性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首先,光盘上的记录道比磁盘上的磁道要紧密得多,因此光盘存储的信息量要比普通磁盘大得多;其次,光盘是以非接触方式读写信息,信息的写入与读取都是通过聚焦激光来完成,光头不接触表面,加之光盘表面的一层保护膜,使得光盘更不易划伤;最后,光盘受外磁场干扰较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加之其读写速度快,存储量大,使其单位存储量的成本远低于磁带、磁盘等的生产成本[112]。
光盘相关国家标准中就出现过,“对于大量的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的产品,可存储在一次写式光盘上。对于办公自动化(OA)产生的电子档案也可选择只读式和一次写式光盘或磁带”[113]。
光盘保存电子文件的特点很多,包括记录密度高、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高、存取速度快、存储费用低等。从保管的角度来看,以下两个特点是有利的:
第一,光盘采取非接触方式写入和读取信息,不易损坏,因而使用寿命较长;(www.daowen.com)
第二,光盘有保护层,所以盘片不易损坏,也有利于其寿命的延长。
从存档的角度考虑光盘的可存储性,国内外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标准。例如,《信息技术、信息交换和存储用数字记录媒介:光学媒介档案寿命的评估实验方法》(ISO/IEC10995)中提出,“档案级光盘推定寿命达到30年以上”。我国《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中指出,“档案级光盘是耐久性达到特定要求的可记录光盘,其各项技术指标优于工业标准。档案级光盘的归档寿命大于20年”。尽管相关的标准中关于存档光盘的寿命等存在差异,但对档案级光盘采用专用开发材料、确保寿命在20年以上并有利于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已经达成了共识,且在光盘备份技术的开发方面做出了成绩,能够实现数据接收、数据库建设、自动控制、数据检测等150多种功能。
(3)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即RAID技术,是1998年后出现的一种数据存储和磁盘管理的新技术。该技术旨在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价格低廉的磁盘组合成一个远胜过单一磁盘的、高容量的磁盘阵列,通过牺牲磁盘阵列中的一部分容量来记录多余甚至是重复的资料,以确保磁盘的可靠性,使其成为一个容错的磁盘系统。随着数字档案数量的激增,单一磁盘的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需求,将磁盘阵列应用于数字资源存储中,将极大地增加资源的存储容量,并为档案馆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持,在保证磁盘故障恢复的同时,也能提高数据的传输率,进而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云盘
大英图书馆首席执行官Dame Lynne Brindley曾表示,大英图书馆到2011年只能将880万以“.co”和“.cn”为域名的网站的1%进行存档,剩下的99%就处在陷入“数字黑洞”的危险之中[114]。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云盘”这一专业的互联网存储工具应运而生,为解决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径。同传统的实体存储介质相比,云盘将众多机构、企业和个人从实体存储、实物保存、随时携带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利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信息的储存、读取和下载等服务。国内目前较为知名的云盘服务商主要有360云盘、金山快盘、百度云盘等。国外也出现了MyLifeBits Project、The Paradigm Project、The Digital Lives Project、Born Digital Collections、Digital Preservation Program等项目[115]。利用云盘进行开放档案信息的存储与共享有着极大的优势,云盘所提供的密码与手机绑定、空间访问信息随时告知等服务,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云盘中信息的安全;云盘为用户提供了超过10TB甚至更多的存储空间,单个文件大小不受限制,提取码的轻松分享也可以快速实现公众间档案信息的共享与传递,数字档案资源保存和共享的成本大大降低,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国内外代表性个人云存储产品的详细情况见表5-8。
①由本课题组成员赵跃统计,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30日.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的数字档案资源保存的方法和形式,其使用和采纳均有一定的条件,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保存方法来看,档案机构采用在线保存还是离线保存,取决于该部门的业务规模,计算机、网络等软硬件环境建设情况,以及档案机构自身资源的存储量。如果这个部门只配备了若干台微型计算机,并未设置内部局域网,只能采用离线保存;反之,如果档案机构已经建立了能与文件形成部门、文书处理部门无缝挂接的档案馆网,有着强大的后台支持,完善的技术保障,完全可以采用在线保存。但是,在线保存也不能单独使用,在线保存是一种实时保存,为了保证数字档案的安全,仍需要对其进行离线保存。这种在线保存与离线保存相结合的方式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在线保存有利于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对接,实现公众对档案资源的远程利用;另一方面,离线保存实现了档案资源由零散分布到集中保存的转变,便于档案资源的管理与建设。从离线保存的载体来看,磁盘阵列虽有较大的存储容量,但其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很难在各级各类档案机构中普及;云盘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形式,其推广和运用仍需一段时间,其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和信息原始性保证也有待档案机构在充分解决后才能使用。因此,光盘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主要的存储载体。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颁布系列标准《GB/T 17678—1999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将光盘作为电子文件的主要存储载体,并对其信息组织结构、管理维护措施作出具体规定。光盘有着不同的类型,其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可擦写光盘。2012年9月5日,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第10条中,将移交的载体规定为光盘[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