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

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档案资源建设发展中,尚未出现专门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的内容,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涉及这个主题。为了更好地剖析我国档案资源建设规划的层次与内容,有必要了解和分析信息资源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

在档案资源建设发展中,尚未出现专门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的内容,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涉及这个主题。例如,从档案工作面向公众的角度来看,周林兴、王婷婷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档案信息资源规划,指出当前规划工作中存在权力化的规划理念、单一化的规划内容、局部化的规划政策以及内敛化的规划模式等问题,强调从管理体制、资源建设、法规制定等层面开展规划工作以配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2]。从宏观上看,周林兴提出了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理念,并从价值取向、问责机制、路径选择、政策与机制研究等方面开展了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53]。与之不同的是,王新才等基于微观信息资源规划方法探讨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并且详细讲述了规划前期准备工作、规划主体以及规划后期任务[54]。可见,档案资源建设规划及其内容存在着不同的视角。

不难看出,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其规划离不开对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简要划分。为了更好地剖析我国档案资源建设规划的层次与内容,有必要了解和分析信息资源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信息资源规划具有不同的层次,有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55]。据此,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中观规划和微观规划。其中,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宏观规划是国家层面上档案资源建设的战略规划,是在全面分析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战略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档案资源建设战略目标,宏观调控思路、方式与手段,以及档案资源建设整体模式和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所作的建构与规范。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中观规划侧重于从行业、地区的档案资源建设与发展入手,解决档案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推动行业、区域的档案资源建设与发展。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微观规划是指档案机构的计划,即具体的档案机构如何落实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规划内容,从而实现本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服务,提高档案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具体来说,档案资源建设的微观规划包括档案资源建设现状与需求的分析,这是档案资源建设规划制定的基础,进而规划档案资源结构,明确档案资源建设的标准与方法,规划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采集与开发等。

此外,我国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也可以划分为一般规划和重点规划两大类别。其中,一般规划是针对档案事业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方面的规划,重点规划侧重于档案资源建设各项业务提出的实施层面的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宏观还是中观、微观,也无论是一般规划还是重点规划,档案资源建设的规划都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公众需求和利用为最终目标。

4.2.2.1 面向全国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

面向全国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是根据各时期档案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济政治发展纲要,国家档案局和部分省市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从档案事业发展宏观层面出发,制定的一系列档案资源建设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又往往体现在档案工作或档案事业发展的规划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档案事业开始走向“复苏”。在党中央〔1980〕16号文件、国务院〔1980〕246号文件以及中央书记处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档案事业开始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进行拨乱反正,使我国档案工作从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严重破坏情况下很快得到了恢复,并在某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好形势。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物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影响着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国家档案局1983年印发了我国档案事业的首个规划——《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涉及诸多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内容[56]。1986年起,国家档案局开始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制定相应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特别是在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1986年至今,国家档案局先后制定了《档案事业发展“七五”计划(1986—1990)》[57]《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58]《全国档案事业发展“九五”计划》[59]《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60]《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61]《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2],这一系列的计划(规划)体现出国家对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的“调控”历程,突出了档案资源建设与档案服务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详见表4-9。

上述宏观规划为各地的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导向,也为各地制定自己的规划或年度计划提供了参考。

4.2.2.2 面向地域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

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全市档案数字化全文覆盖率平均达到60%~70%;50%的区县档案馆建成数字档案馆,以复制件形式提供档案利用的比例超过90%;同时要推进档案资源建设,完善“上海城市记忆”[63]

深圳市档案局制定的《深圳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各级综合档案馆要依法接收应进馆的全部档案,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专门(专业)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事件)档案、重点企业档案、著名人物档案、公务礼品档案以及散存在社会的其他珍贵档案的收集工作;不断完善重大政务、外事、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反映城市变化的声像档案采集机制,进一步丰富声像档案内容,建设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同时,要深度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编印有关档案参考资料,主动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服务;积极与有关部门和社会机构开展合作,举办档案展览,制作档案文献电视片、动漫节目、网络视频节目,出版档案史料汇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加强馆藏档案常设展览工作,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塑造档案馆亲民、开放的形象[64]

天津市档案局制定的《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着力构筑档案资源高地”的目标:确保应进馆的档案依法接收进馆,市档案馆馆藏达到170万卷,市和区县档案馆馆藏总量达到504万卷。扩大社会征集和境外征集,加强资源整合,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形成规模,占全市档案总量的30%,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结构显著优化[65]

重庆市档案局制定的《重庆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加强档案馆馆藏建设,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力度,确保三峡工程移民档案按期移交进馆,不断丰富和优化馆藏档案资源”的目标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和数字档案馆建设,力争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市档案馆达30%以上、区县档案馆达40%以上,不断增强档案信息社会共享和远程服务功能”的目标。同时,该规划还明确了从“抓好档案资源体系的源头建设”“加大进馆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三峡工程移民档案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整合”四个方面开展档案资源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了从“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共享工程”两个方面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66]

湖北省档案局制定的《湖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湖北省“十二五”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目标:编辑出版档案史料2100种,25000万字,拍摄一批声像档案资料专题片;村级建档数超过25000个,建档率达到95%以上。其中规范化建档14000个,规范化建档率达到50%以上;社区规范建档2500个,规范化建档率达到60%以上;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1680万卷,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达到1300万卷,比“十一五”末增长38.6%;县以上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30%馆藏档案实现全文检索;省直机关实现电子文件离线归档进馆;省档案馆及武汉市档案馆基本建成数字档案馆;建立全省综合档案馆电子档案容灾体系。同时,该规划还明确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任务,要求档案编研工作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合作,有针对性地编印出版一批高质量的编研成果。“十二五”期间,各级档案馆要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拍摄影视专题片、资料片,办好特藏展室。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问题及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纪念日,开展具有档案特色的专题展览活动。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努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符合“五位一体”要求的公共档案馆。认真履行省部协议,以实现馆际间的民生档案目录交换为突破口,建立武汉城市圈区域“1+8”城市档案目录中心,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好地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服务[67]

浙江省档案局制定的《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样明确了要以“浙江记忆”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任务以及从“创新档案资源整合模式”“加大优质资源建设力度”“统筹推进档案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积极开展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任务[68]

武汉市档案局制定的《武汉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求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要根据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求不断充实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各类数据库数据增长幅度每年要达到现有数据量的10%。根据社会需求建立民生档案等专题数据库[69]

温州市档案局制定的《温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历史记忆保护与展示工程,落实“浙江文献遗产”和“百项编研精品”工程,拓展档案资源集聚渠道,创新档案资源整合模式,转变档案资源增长方式,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加快共建共享档案资源体系建设[70]

江苏省阜宁县档案局制定的《阜宁县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通过“加强业务指导,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收集力度,丰富馆藏资源”“加强基础业务工作”三个方面来加强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71]

福建省宁化县档案局制定的《宁化县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初步建成档案电子目录中心、电子文件中心和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目标。同时,还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档案资源,积极开展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实施档案文化精品工程,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完成馆藏2000年以前形成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和重要全宗档案原文、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工[72]

我国地方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或与之相关的规划见表4-10[73]

4.2.2.3 面向内容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

基于业务内容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规划是档案工作专项规划,是从战略发展角度和业务指导领域分别制定一般性规划文件和重点规划文件,国家档案局和省市档案机构在档案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也编制了档案资源建设相关的业务规划内容,重点包括档案数字化、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档案馆网站建设等方面。

(1)档案数字化规划

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最有价值的投入,而数字化则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经之路。国家档案局于2005年颁布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和2009年颁布的《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DA/T43—2009)将“数字化”定义为:“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档案数字化是现阶段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工作可以实现对馆藏档案的全面梳理。档案数字化工作是一项涉及档案鉴定、保管、模数转换、存储、保护、检索利用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按步骤实施。

(www.daowen.com)

数字化工作起源于20世纪末,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尝试后,各个数字化机构普遍感到,数字化工作需要宏观地进行规划,突出表现在数字化技术流程、数字化产品要求方面。同时,针对不同的档案数字化业务范围,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例如纸质档案、照片档案、缩微档案、音像档案等传统载体(模拟信号记录)的档案。截至目前,档案数字化工作标准规范有:《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DA/T43—2009)。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阐述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要求,同时对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数字化成果管理等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DA/T43—2009)阐述了缩微胶片数字化的基本要求,并对缩微胶片检查、缩微胶片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整合、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为档案的缩微胶片进行数字化及数字化成果管理提供了依据。

在数字化相关标准的引导下,各个机构在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方式,也形成了不同的策略。限于篇幅,本书以长春为例,说明其档案数字化规划与策略[74]

从2000年开始,长春市档案局(馆)就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的有益尝试。2004年正式实施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程;2006年被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列为全国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试点单位,从此步入了数字化科学规划与实施阶段,并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第一,指导思想明确。在制定档案数字化规划的过程中,以优化理论为指导,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利用档案为目的,充分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和数字化加工设备的能力,兼顾保护档案原件的要求,保证数字化档案的真实可靠,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

第二,人、财、物的倾斜。将档案信息化带动作为首位战略,其实质是在人力、财力、精力上重点倾斜,把战略赋予行动的内涵。

①人力方面的倾斜:该馆把档案信息化定为“一把手工程、班子工程、全员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业务组织、流程团队,形成了核心领导层、技术指导层、数据加工层、资源利用层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

②财力方面的倾斜:随着设备更新和扩容的需要,该馆在购置服务器、微机、扫描设备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

③精力方面的倾注:该馆有一批专业人员探索信息技术与管理实践结合创新,把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浓缩为软件功能、固化创新,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解决实践中的诸多难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精力投入得到高回报。

第三,设法降低成本。为了降低数字化成本,先从20万件档案原件中剔除24.7%,留存档案占75.3%;留存的75.3%档案中,全文数字化占25.6%,现用现扫占49.7%,比全部扫描节省费用40%以上。利用三年时间建成数据库50个,文件级数据库120万条(包括20万件全文),专题数据库120万条,照片数据库2000张,资料数据库5000条,案卷级目录数据库23万条,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1万余件(条)。局域网运行档案目录数据260万余条,20万件全文;互联网运行档案目录数据120万条,8万件全文。完成如此规模的数据库建设,全部人工费只有58.4万元(包括流程团队档案干部的工资),经济成本很低,时间成本很少。

第四,“五个同步”技术策略。①数字化转换与档案鉴定同步推进。鉴选档案数字化对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盘点馆藏的过程。以档案数字化工作为契机,对现有馆藏再次鉴定,全面筛选、优化馆藏,剔除无需继续保存的档案,减轻库房压力、降低管理成本,充分挖掘应予开放的档案,及时公之于众。②数字化转换与档案利用同步推进。档案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更便捷地提供利用。根据利用需求确定优先数字化的范畴,及时将数字化的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利用成果,实现数字化转换与档案利用工作互为支持、同步推进。③数字化转换与数据库建设同步推进。加强数据库建设是网络时代档案提供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数字化档案便于检索、在线利用的必要前提。长春市档案馆采取了在数字化转换的同时,分期分批建设数据库的做法,即:首先建立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满足一次检索和管理的需要,适时建立专题数据库满足特殊检索需要,优选建设全文数据库满足全文检索和利用的需要,为上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④数字化转换与网站建设同步推进。网站是网络时代档案提供利用的新方式,也是服务公众的新平台,更是数字化档案发挥效用、实现信息增值的重要途径。及时将数字化档案上传网站是扩大利用范围、提高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迅速体现和凸显数字化成果的最高效的方式之一。长春市档案馆充分利用局域网、互联网和档案网站,通过CA证书等安全手段实现了数字化档案的远程查询、下载和打印,为CA用户远程提供档案证明,实现了数字化档案的法律效力,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⑤数字化转换与电子文件的归档同步推进。档案数字化的建设不能仅仅盯住历史档案、传统环境中生成的档案,许多单位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扫描纸质档案,却不曾考虑如何妥善管理每天大量生成的电子文件,不考虑如何予以有效管理、如何做好归档工作,其结果将导致日后更大规模、不堪重负的扫描。毕竟现在文件的数量较之过去大大增加。长此以往,档案机构不仅会陷入无休无止、数量越来越惊人的扫描漩涡之中,而且难以履行应当肩负的对电子文件进行全程监控的管理职责,导致在信息化建设中再次落伍、失去契机。数字形式生成的信息,或从现有的类似模式转化成数字形式的信息。《数字遗产保护章程》特别指出:“数字生成的材料显然应优先保护。”[75]所以,档案数字化应与电子文件的归档统筹规划、同步进行,早抓早受益,不能顾此失彼。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吉林省白城市档案局在市直机关通过实行“档案局超前指导、档案馆提前接收电子档案”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双套制归档的目标,跳出了许多单位存在的电子文件打印成纸质文件之后便任其自生自灭、日后又重新扫描“还原”(实际上无法全部还原)成数字化文件的恶性循环,为档案馆健康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6]

第五,数字化过程的精细管理。该馆坚持“细节决定质量,质量决定成败”的理念,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档案信息化全过程。主要集中在重组业务流程、细化操作方法、完善管理制度、坚持流水作业四个方面。

①重组业务流程。在网络环境下,录入、鉴定、扫描、整理、利用实行一条龙的流程管理。

②细化操作方法。制定了各项工作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使档案信息化各个操作层面的人员有章可循。

③完善管理制度。包括档案数字化、人员管理、岗位责任、网络安全数据管理五个方面15种制度、28个数据管理审批单。

④坚持流水作业。集中档案鉴定、文件级目录数据录入、全文数字化、实体整理四个环节,坚持流水作业。在此集中流水线上,目录数据录入岗位安排业务人员和技工7名、档案鉴定岗位安排5人,档案数字化加工安排4人,档案实体整理安排4人,在网络环境下实行集中办公和流水作业。

第六,工程式管理。该馆实施三个工程,建立了一个团队,把信息化带动作为首位战略,视为“一把手工程、班子工程、全员工程”突出抓,并创新管理机制,打破行政分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建立了行政领导、指导专家(技术业务总负责)、专业人员、外聘技工20人的长期流程团队,并与现有计算机和扫描设备进行合理搭配。该团队由局(馆)党组直接领导,馆技术部门提供支持,管理部门提供档案,专家提供指导,创立了高效的组织体系,搭建了投入小、产出大的机制框架

也正是因为长春市档案馆提出了可供部门实际操作的经验材料,为其他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档案数字化提供了范例,形成了档案数字化的“长春模式”,得到了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肯定。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和平认为,“长春在档案数字化方面探索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他们进行这项工作的本身,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彰显出它的价值”,高度评价了“长春模式”的探索意义[77]。事实上,随着“长春模式”的出台,各地的档案数字化也摸索了经验,形成了一些档案数字化的“优化模式”,遵循“五个优先”的档案数字化优选分层原则,即常用优先、目录优先、急用优先、孤本优先、特色优先[78]。这些模式和原则的形成,极大地推进了档案数字化的实践工作,树立了各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楷模,推动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北京市档案数字化规划实行“全面数字化”战略,充分发挥数字化带动作用,通过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将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列入工作目标。规划明确提出“至2015年年底,市和区县档案馆实现机读文件级目录100%覆盖馆藏档案,市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区县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50%以上”的档案数字化工作目标。在建立目录数据库的过程中,除了遵循《档案目录著录规则》《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中国档案分类法》《机读档案目录数据库格式》等标准外,其主要的依据是《北京市综合档案馆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与数据交换格式》(京档发〔2007〕3号)。在建立全文数据库时,遵循“利用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从“实用性、开放性、特色性、价值性”四个方面进行。

2011年,武汉市档案局以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为指导,草拟了《武汉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方案》,经市信息产业办公室组织专业论证通过后予以发布[79]。该方案认为,要强化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功能,必须推进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和电子文件的接收管理,尝试引入区域合作机制,资源内容突出武汉地方特色。

档案数字化是指把现有馆藏档案通过键盘输入、扫描等手段转化成能够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运行的数字信息。“十五”期间,国家档案局明确提出“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在北京、天津、辽宁、陕西、青岛等地开展档案工作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试点”[80]。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再次强调要“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并扩大了试点的范围[81]。“十一五”期间,国家档案局提出“根据‘统一领导、标准先行、利用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的要求,并作出了“适时启动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金档’工程)”的总体部署[82]。时至今日,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深圳、青岛等地的数字档案馆相继建成,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重庆、云南、宁夏、哈尔滨、杭州、厦门等省市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也纷纷立项,全国档案数字化工作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从省一级向地县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四川省计划,到2020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的数量比2010年翻两番[83]

(2)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

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2009年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指出,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档案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集中体现。档案机构从业务应用、资源平台、基础设施、政策标准等方面编制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为完成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档案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

其实,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起源于2000年,深圳市档案馆为全国树立了标杆。2012年,《深圳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深圳市档案工作计划中明确了要进一步完善数字档案馆系统,推进文件档案平台数据库建设及电子文件管理,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缩微进度,提高档案目录管理和档案数字化应用水平[84]。这表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仍处于发展之中。

数字档案馆的发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07年7月,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档案馆联合承办了“2007数字档案馆建设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数字档案馆定位及其与传统档案馆之间的互动关系、数字档案资源永久保存、电子政务与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及管理和发展。2009年7月,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于青岛召开了“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研讨会”,就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思路,数字档案馆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核心技术,数字档案的接收、分类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保证的方法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这些理论研究工作推进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2010年6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从国家层面上对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予以了理论指导与规范要求[85]。该指南提出了我国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目标是实现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同时,对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应用系统开发和服务平台构建给出了规范化建设指标。

2014年2月,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杨冬权任组长。领导小组成立不久,便相继印发了《2014年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重点工作》《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其中《工作规则》确定了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五项:一是负责全面领导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协调、监督局属各部门在开展这项工作上的分工,统筹规划指导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相关工作;二是负责贯彻中央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审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相关法规、标准、管理办法;三是负责审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并负责监督、检查规划和方案的落实情况;四是研究解决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中重大共性问题和难题;五是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对数字档案馆(室)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建立激励机制[86]

与此同时,地方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也得到了加强。例如,2012年5月,上海市政协办公厅编制了《上海市政协机关建设数字档案室工作规划(2011一2015年)》[87],该规划明确了市政协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目标,开拓档案开发领域,分步实施室藏档案全文数字化扫描和案卷级、文件级目录规范著录、电子文件同步归档等工作任务。

(3)电子文件中心建设规划

电子文件中心是建立在电子政务网上的一种集中式的电子文件管理平台,它能够避免政府各个部门对电子文件的分散、多头管理,对于电子文件的集中归档、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非常强调电子文件的规划。早在2003年,北京市档案局就颁发了《关于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意见》(京档发〔2003〕3号)。2004年,颁发了《北京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规定》(京档发〔2004〕4号)。2006年,颁布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归档工作规定》(京档发〔2007〕2号)。2009年,颁布了《北京市档案馆电子文件接收办法》(京档发〔2009〕1号)。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在其印发的《北京市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纲要(2013—2015年)》中提出“集约化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文件中心”[88],突出市区两级局馆、立档单位的区域性和云架构技术基础。

2004年12月,江苏省常州市建成国内最早的电子文件中心。随后,国内多个省、市陆续展开电子文件中心项目建设。其中,江苏省在《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了加快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并从苏南地区7个市县开始试点,提出2007年苏南地区全面建设网上电子文件中心,2010年前苏中、苏北地区全面实现网上电子文件中心。要在2008—2010年,实现全省100%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面建成与电子政务相配套的电子文件中心的目标[89]。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国家档案局明确提出了“以建立电子文件中心为突破口,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的战略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全国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90]。当前,安徽省、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等数十个省市都已经建立了电子文件中心,形成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多种模式,如“安徽模式”“江苏模式”“青岛模式”“天津模式”等。限于篇幅,本书以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安徽模式”为例加以介绍。

2005年10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级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心建成后将成为省级电子文件集中管理、永久保存、在线利用的基地,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寻求信息资源最大效益的重要平台。安徽电子文件中心从技术路线上,着眼于国际统一标准,借鉴了国外标准(VERS)作为技术参考,VERS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档案馆提供的电子文件策略,它基于文件连续体理论、XML技术、封装、可扩展方案、电子签名、包容多文档内容、通过描述构建单个文件的关联等,是世界领先的电子文件解决方案。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非常重视组织架构、技术架构,在项目人才库建设上,突破地区选人,突破行业选人。从技术路线上,采用“标准引导型”,基于知识体系,基于广域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基于历史、现实、未来的连续考量,形成具备普适性、可持续、可维护的标准体系[91]

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历经3年攻坚克难,如期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完成并已投入试运行,接收、管理部分省直单位电子文件。2009年,黄玉明等在总结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时,概括了电子文件中心目标定位,分别是:保存数字遗产;保障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实现资源共享;协助打造透明政府和问责政府。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坚持标准先行,起草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版式电子文件存档格式需求》《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3个国家行业标准,配套起草了《电子文件移交与接收一致性要求》《电子文件中心功能需求》《电子文件中心业务流程》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认为电子文件中心的信息系统设计应该遵从国际标准《空间数据和信息传输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14721,OAIS),编制了《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应用系统需求说明书》,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功能模型将整个系统除公共服务功能外,分解为捕获、数据管理、档案存储、利用、保存规划、综合管理六个子系统。通过对OAIS信息模型的研究,认为基于XML技术,将同一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与文件编码封装在一个计算机文件中,是解决电子文件对系统依赖性的最有效方法。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的EEP文件,实现了信息的自包含、自描述和自证明。在此基础上设计的电子文件递交信息包(SEP)和电子文件分发信息包(DEP)则分别用于同文件移交单位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电子文件封装策略规避了电子文件依赖于特定信息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风险,使得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可用成为可能。在国际范围来说,这是继METS、VERS之后的重要研究成果。坚持标准先行,集全国之力,完成了3个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和验证工作,并在江西、宁夏等多个省(区)得到应用。坚持开拓创新,吸收和借鉴国际标准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新了电子文件管理体制机制,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文件管理之路[92]

(4)档案馆网站建设规划

档案馆网站建设是档案馆主体根据自身发展形势,通过丰富馆藏档案资源,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和应用平台,为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具体规划内容包括档案网站各方需求调查、建设网站的目的及功能定位、网站技术解决方案、网站内容规划、网站建设费用、网站维护及网站推广等各个方面[93]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信息化建设任务中提出,要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在丰富并优化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加强档案馆网站建设,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苏州市档案局按照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格局,推出《苏州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2005—2010年)》,把苏州市档案馆网站建设作为重要建设任务提出[94]。该规划指出要以“苏州市档案信息网”为平台,建设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群;建成以苏州市为龙头的全市数字档案馆网络,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推动馆藏档案数字化和分布式数据库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大连市城建档案工作一直走在辽宁省前列,市档案局2010年编制了《城市建设档案馆“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加强城建档案网站建设,档案预审和进馆要实行网站公告。作为广州市城市建设的专业档案馆,广州市城建档案馆对该馆网站建设做出未来构想,结合“文化凝聚工程”为建设专业性门户网站规划了长短期目标,采取具有现代感的形象网站设计方案,逐步建立城建档案网络图片库和网上办公的窗口[95]

档案网站建设是指使用标识语言,通过一系列设计、建模和执行的过程将数字档案和电子文件通过互联网传输,最终以图形用户界面的形式提供查询和利用。1996年,北京市档案局开通我国第一个档案网站。截至2011年,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网站已经开通200多家,30多个省级档案馆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96]。仅经过20年,我国档案网站建设就取得了长足发展,省级综合档案馆都已建立集各项档案资源服务于一体的档案网站,大量县级、区级档案馆开始积极谋划档案网站建设,许多规模性企业也已开始把档案网站建设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此同时,湖北等地开展了档案馆网站建设评估,并以此开展和推进各级档案馆网站建设[97]。然而,有些档案网站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盲目跟风、缺乏规划、功能不健全、信息更新慢、互动性差、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公众服务,亟待发展和改进。

总而言之,在对档案事业各项业务发展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包括我国在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体系。比较中外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体系的异同,有益于我国在发挥自身体系优势的前提下,吸收国外规划体系的长处,更加明晰未来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事业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

我国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主体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目标逐步由满足政府行政管理需要为主向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主转变,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始终是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的风向标。在我国档案资源规划体系中,国家级、地市级两级规划层次鲜明,按照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业务发展各自的要求,又分别编制一般规划和重点规划。在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开展中期评估工作作为规划完成的保障,由此形成了包括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档案业务重点规划、中期评估在内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体系,见图4-2。

图4-2 我国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体系

我国的档案资源建设规划体系层级清晰、集中程度较高。档案资源建设规划项目实施范围和实施力度由国家到地方呈阶梯状分布,国家级档案资源规划依附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与配套的数字化技术、网络共享平台,而地市级档案资源规划则以地域范围或特色馆藏资源为基础,依靠上级行政扶持和经济支持。规划项目的有序开展和绩效评估的顺利实施,得益于这种集中式的规划体系。可以借鉴国外规划经验,更多的关注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专门档案领域,并逐步量化绩效评估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