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活动是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尝试将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进行统整的要求,将基础型课程中的学科内容与探究主题进行整合,从生命美、生活美、生态美三个维度,以主题推进的方式确定内容框架,围绕生活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特征,使学生发现并形成真实问题需求,通过研究、设计、制作、体验等实践过程,融合三类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以实现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的实践课程。
“主题探究”活动内容详见表4-13。
表4-13 “主题探究”活动内容
1.生命美版块生命密码活动
以生命美版块生命密码活动为例,5个年级的探究主题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单元活动进行了内容的统整,教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案例14
北蔡镇中心小学一年级教研组
一、活动主题
牙齿保卫战(第一课时)。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牙齿的数量及名称,知道已有的牙齿的排列顺序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确定自己牙齿的数量。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口腔模型并交流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自己的牙齿,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通过小组团队合作,培养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合作习惯。
活动重点:了解自己牙齿的排列顺序与作用。
活动难点:小组分工,完成口腔模型的制作。
三、教具学具
教具:PPT课件、板书、口腔模型、闯关任务卡、活动评价表。
学具:铅笔、橡皮、双面胶、镜子、闯关任务卡、食物(香蕉、饼干、棉花糖)、粉色卡纸、活动评价表。
四、教学活动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根据绘本《牙齿的故事》,创设情境:小明爱吃零食又不爱刷牙,引起了阵阵牙疼,却说不清具体是哪颗牙齿引发的,妈妈很着急,寻求帮助。
(2)引出课题:牙齿保卫战。
(二)发现与尝试
1.我对牙齿知多少
(1)小组讨论:①交流分享已知的牙齿知识和想要了解的内容;②帮助小明一起来了解牙齿,进行保卫牙齿大闯关。
(2)闯关任务一:探究牙齿数量
①说一说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出牙齿数量。
②数一数、写一写,你有几颗牙。
(3)教师总结。
2.我用牙齿试一试
(1)闯关任务二:打开神秘宝箱,出示食物工具,带着问题去吃。
(2)思考:用牙齿的哪一个部位去吃不同食物?
边吃边观察(互相观察、自我观察)
(3)教师总结,出示不同牙齿的名称及特征、位置及作用。
3.我把牙齿排一排
(1)小组合理分工,自主分配任务(见表4-14)
表4-14 任务分配表
(2)闯关任务三:利用工具,合作完成口腔模型的制作。
(3)教师巡视,交流指导。
(三)展示与交流
出示评价要求:
(1)能做到合理分配任务;
(2)能合作完成口腔模型;
(3)能做到正确排列牙齿的位置。
由小组内的讲解员上前展示小组制作的口腔模型,并根据评价要求分享制作的过程和体会。
(四)评价与总结
(1)根据评价要求在活动评价表中进行自评、小组互评。
(2)根据今天所学内容,交流想对小明说的话。
(3)知道牙齿对人体的重要性,教师进行总评与总结。
(五)拓展
通常你习惯用哪一边来咀嚼食物呢?经常使用一边咀嚼,你的脸会发生变化吗?由此引出下节课的内容,开展“一样,不一样”的活动,揭开脸部的密码。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银杏主体探究课“生命美”版块“生命密码·身”中奇妙的五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要求通过数一数、试一试等活动知道自己牙齿的数量、名称及作用;利用所学的牙齿知识,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个口腔模型。整节课通过学生们喜爱的绘本故事引入,以“小明”这样一个卡通形象,围绕牙齿这个线索贯穿,用闯关这一带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牙齿对人体的重要性。
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五官及身体部位很熟悉,也很好奇,想要更深入地发现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口腔中的牙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探究牙齿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明白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生活美版块生活品质活动
以生活美版块生活品质活动为例,5个年级的探究主题与劳技、信息技术、数学学科进行统整,将人文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
案例15
“生活品质——小小服装设计师”教学设计
北蔡镇中心小学一年级教研组
图4-2 孩子们讨论不织布的剪裁与分配
一、课程主题
生活品质——小小服装设计师。(www.daowen.com)
二、活动过程
(一)制作立体装饰
一整块的不织布,如何剪裁?小组六人如何公平分配?孩子们讨论剪裁方案(见图4-2),剪裁后合理分配,自己亲手制作送给妈妈的裙子。用彩色的珠子、亮片,在裙子上粘贴各种样式的立体装饰。
(二)绘制小手帕
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将白色的手帕装饰得色彩缤纷(见图4-3)。
(三)调制特色冰块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调色任务(见图4-4)。试一试、调一调,原来两个颜色调在一起,真的发生了和绘本故事里一样奇妙的现象。孩子们一起给彩色冰块的拥抱编了一则则有趣的故事。
图4-3 孩子们在装饰白色的手帕
图4-4 孩子们在调色
(四)尝试扎染
湿巾折一折、皮筋扎一扎、颜料染一染,打开看看,哇!白色的湿巾被染出了漂亮的颜色。通过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孩子们发现每一块扎染的湿巾上的颜色图案都是有规律的,但每一块湿巾上的颜色排列又都不一样。原来不同的折法、扎法、染法会产生不一样的扎染效果(见图4-5)。
(五)扎染蝴蝶
孩子们还发现很多蝴蝶的身上有漂亮的花纹,而且有的蝴蝶身上的花纹排列很有规律,和我们扎染出来的彩色图案很像。
图4-5 孩子们展示扎染效果
图4-6 小朋友展示湿巾变蝴蝶
怎么把扎染的湿巾变蝴蝶呢?一点点叠起来,中间用彩色的小木夹夹起来,两边慢慢展开,一只只漂亮的蝴蝶诞生了(见图4-6)。
(六)绘制个性T恤
一件白色的T恤,能穿吗?当然能,小朋友们来试一试,原来真的是一件件T恤,可是没有任何装饰。老师布置活动任务,提出要求。孩子们分组讨论,明确分工,团结合作,完成给T恤绘画的任务,突出小组个性(见图4-7)。
图4-7 孩子们给T恤绘画
(七)绘制个性T恤
在T恤上绘画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小组又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孩子们共同探讨在绘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件件白色的T恤在孩子们手中变成了一件件漂亮的彩绘T恤(见图4-8)。
图4-8 小朋友展示绘制好的个性T恤
3.生态美版块生态系列活动
以生态美版块的生态系列活动为例,其中的“生机湿地”探究主题与自然、美术、语文学科进行统整,教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学习动植物的观察方法,运用自然笔记方式,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学习、感受与体会,通过图文并茂的自然科学日志形式进行记录。
案例16
生态系列之生机湿地活动介绍
北蔡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教研组
第一课:生机湿地活动介绍
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生机湿地课,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先从宏观面系统地介绍,再由大及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在的这块热土的过去、现在。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教学目的水到渠成地达成,并让学生明确了本课程学习的形式、要求等。
第二课:奇妙的水,介绍水的三态变化
整节课设计巧妙。老师先播放雨水、小溪流等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环节设计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之后老师又用看一看、猜一猜的方式引导大家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更值得一提的是,课上老师打破了原先的班级小组,重新组队,让每一个小组合作完成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并请每位同学在便条贴上写好水的形态和作用。
第三课:自然笔记(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画出观察到的动植物)
课上,老师展示了自己的自然笔记(见图4-9),惊艳到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这样一本笔记足以彰显老师的功底。然后老师很清晰地通过例子讲解让大家明白自然笔记的六要素,并讲述如何进行图和文的合理布局。例子明晰,讲述清楚,学生回答问题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较好!除了讲述,还有课外观察。也就是老师带领大家到学校的小池塘边上去观察植物,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为自然笔记的内容,这就是学有所练吧!
图4-9 自然笔记分享
第四课:餐桌上的湿地植物(1)
老师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不仅有湿地植物特征检索卡,还特地从菜场里买了水芹、荸荠、藕等。先卖了一个关子,给每组学生一张水生植物图片和检索卡,然后要求学生对照着找出它的特点,再通过PPT交流学习,对照图片猜一猜。揭晓答案后又让大家拿着食物看看、摸摸。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参与度高,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了他们质疑、探究、合作的能力。
第五课:餐桌上的湿地植物(2)
本节课延续了上一堂课讨论的问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水生植物形态多样性的原因、作用还有生物适应性。同学们参与讨论,气氛活跃,老师及时点评和引导,并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彰显出老师深厚的自然知识功底。最后,老师很认真地点评了之前的自然笔记作业,让同学们明白自己画得好在哪,不足在哪。
第六课:自然竞技场
上课伊始,老师先及时,有针对性地点评了自然笔记作业。之后,大家到教室外走廊里进行游戏,待老师详细、清晰地讲述规则后,同学们便兴致勃勃地玩开了。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在这样动一动的环节中,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收获了知识。
第七课:“芳香”
这节课,老师又准备了很有新意的游戏,让同学们闭着眼,排好队上来闻药瓶,再去旁边桌子上找同一气味的植物,在便条上写好对应的序号。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兴奋又好奇。游戏的设计很巧妙,让他们轻轻松松就喜欢上了这节课,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学习知识,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一样的香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八课:飞羽寻踪
这节课,先通过“指鼻子,猜一猜什么鸟”的游戏让学生很认真地去听各种鸟的特征,又通过鸟类迁徙游戏,很自然地解释了候鸟、留鸟、过境鸟的特点,其实就是在游戏中很好地引导学生达成了教学目标,这种设计比枯燥的讲述有趣、高效多了!最后老师又讲了户外观鸟要注意的事项,整节课的环节安排得很紧凑,目标也很明确!
第九课:不速之客(1)
通过热身游戏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原生物种、外来物种、入侵物种的概念。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知识的理解一点也不枯燥。从课堂环节安排上看,是层层推进的,有了概念上的认识,老师又通过“不速之客”游戏让学生通过对原生物种、入侵物种角色的体验产生切身体会,知道入侵物种对原声物种可能会产生的威胁,这就是认知上的深化。
第十课:不速之客(2)
这节课是对上一节内容的深化,有了游戏中的认知,这一节课老师比较系统地讲述了红耳龟、牛蛙、食蚊鱼、福寿螺等入侵物种的特点,让同学们巩固了已有知识,进一步丰富了认知。此外,还将知识进一步上升到了实践层面,也就是通过情境让学生思考怎么样去制作保护原生物种的宣传牌,学生发言积极性高,效果较好!
第十一课:水稻(1)
老师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情景剧,通过两位老师的参与,让同学们明白水稻是怎么来的,又让他们感受到了角色扮演的乐趣。有了示范基础,老师又给每个小组安排了情境任务卡,请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排练有关水稻的情景剧,这样的安排很是贴合孩子们好表现的心理。
第十二课:水稻(2)
本节是这学期最后一次课,任务非常紧凑,各小组先上来展示自编的情景剧,老师给予每一组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之后,大家谈了本学期这堂课的学习感受,侃侃而谈,有感而发。他们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自信,本学期的生机湿地课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