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音乐学科《为孩子美的生命奠基》目录及教学设计

音乐学科《为孩子美的生命奠基》目录及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温馨贴士1.目录音乐学科涉及四个年级,8个主题,“生命美育”学科渗透温馨贴士目录整理如表3-10所示。表3-10音乐学科“生命美育”渗透温馨贴士目录续表2.举例闵培华老师关于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小雨沙沙”一课的教学设计了温馨贴士,详见表3-11。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要重视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 温馨贴士

1.目录

音乐学科涉及四个年级,8个主题,“生命美育”学科渗透温馨贴士目录整理如表3-10所示。

表3-10 音乐学科“生命美育”渗透温馨贴士目录

续 表

2.举例

闵培华老师关于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小雨沙沙”一课的教学设计了温馨贴士,详见表3-11。

表3-11 “小雨沙沙”中“生命美育”渗透温馨贴士

续 表

(二) 教学案例

案例5

展示生命的灵动 体验生命的价值——“小雨沙沙”教学案例

闵培华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艺术与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音乐,它能够超越时空,沟通生命的信息,成为生命世界的共同语言。因此,音乐教育更有条件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儿童创造性地、富有生命个性地发展。

一、课前准备

(一)指导思想

生命化音乐课堂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落实的重要路径之一。生命化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为根本,将教学原则、方法、形式、技术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有机融合,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生命和谐、自由、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对小学生活还不太适应。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以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上课的乐趣,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从而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要重视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欣赏。《风和雨》是一首短小的乐曲,分为两段:前段旋律起伏连贯,描绘了风的形象,后段旋律短促跳跃,描绘了雨的形象。乐句短小精悍,形象生动,为儿童所喜爱。

歌唱。《小雨沙沙》是一首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2/4拍,宫调式。前两个乐句采用了重复和模进的手法,表现了“种子”和“小雨”对话的生动情景。第三乐句采用了紧缩的手法,第四乐句是前三句乐句的总结性再现,这两句体现了种子的生长过程,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蓬勃生机。歌曲的前奏和尾奏用相同的音型模仿了雨声,更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蒙蒙的自然景象,为歌曲增添了无限乐趣。歌曲的写作拟人化,寓科学性于歌唱中,学生可以从浅显生动的歌词中懂得科学知识。

(四)学习目标

1.欣赏音乐小品《风和雨》,辨别乐曲中“风”和“雨”的不同音乐形象,要求学生能即兴设计表演动作。

2.学生能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道理。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

(五)教学流程

1.创设以学生为主的平等的教学氛围

一分钟的导入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用律动代替传统的师生对唱问好歌,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律动表演《河里小鱼游啊游》。教师在室内,学生由室外进入室内,师生互相做摇尾巴、点点头的动作,嘴里轻声打招呼:“您好!”或“小朋友好!”音乐课在轻松愉快的律动中开始。

2.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表演“风”和“雨”的不同音乐形象:部分学生即兴设计动作表演,部分学生即兴模仿雨声,部分学生用沙球、铃鼓、小铃等打击乐器的伴奏来烘托春风和春雨的情景。学生们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唱、画、演等多种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各种音响。

3.理解歌词以把握情绪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们看到一颗沉睡的种子,在沙沙细雨的不断滋润下,慢慢长出了根,进而发了芽,最终破土而出的过程。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歌曲内涵,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音乐游戏、艺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音乐游戏:我是小小演奏家。提供学生多种打击乐器,如沙球、碰铃、双响筒、铃鼓等;多媒体出示节奏谱,找一个学生亲自试一试,由他自己决定用哪一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则用身体各部分动作参与节奏的表现,至于效果如何,演奏完后大家自有比较。如果谁能设计出更合理的节奏型,老师要授予“小作曲家”称号。在演奏员练熟后,请部分同学加入“沙 沙|沙沙0|”的伴唱,感受春天小雨的沐浴。

(2)艺术表演: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创编动作,可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也可以找愿意合作的伙伴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小雨和种子进行表演。

(六)期望效益

(1)欣赏《风和雨》,通过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风和雨的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能用唱、画、演等多种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各种音响,体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歌唱《小雨沙沙》,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常识,在律动中体验植物生长的快乐,并能用活泼、亲切的歌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首次尝试——“显”出缺憾

师:我们一起通过分角色扮演来表现美丽的春天。(www.daowen.com)

生:老师,我扮演小鸟!

生:我扮演大树!

生:我扮演小花!

生:我扮演小猴!

师:你们自由选择吧,扮演树的同学分散在教室各处;扮演花儿的蹲在讲台前面;扮演动物的同学就在座位上或站或坐;扮演风、雨的同学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模仿雨声和风声的同学,用沙球、铃鼓、小铃等打击乐器的伴奏来烘托春风和春雨的情景。

反思分析

1.设计说明

先运用多媒体放映万物苏醒的美丽的春天的画面,配以悦耳的鸟鸣,营造一个与音乐相符的氛围,再让学生扮演角色随音乐即兴表演。

2.发现问题

音乐响起,教室里嘈杂起来,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要扮演风和雨,因为可以使用打击乐器,还可以在教室里随意走动,最终扮演大树和花儿的都气鼓鼓的,很不乐意。不一会儿,愿意做小花的几位女生紧挨着在台前蹲下,你挤着我,我撞着你;其他扮演风和雨的同学也是挤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里乱舞和乱吹,扮演大树和动物的同学在座位上懒懒地做着动作,此时,除了嘈杂的碰撞声,根本就听不到音乐声,更别说是按音乐表演了。

3.自我反思

(1)自流无序。生命化音乐课堂是活泼的、灵动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应是井然有序的。让学生想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没有表演的具体要求的话,因为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有限的,表演方法也是有限的,再加上课堂上有学生发生争执,结果只听到学生活动时发出的音响,全然听不到音乐的声音,看似热闹的课堂缺乏的是艺术的氛围,这种无序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在短时间里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它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耽误了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时间。

(2)措施主导。课堂是海,学生是船,教师是航标灯。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做好学生学习中的方向引领、方法指导等,提高学生学习、应变及综合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为在学习过程中起导向性、程序性和长效性的作用,做到开放课堂、广纳善取、激趣引思。

4.改进思路

表演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但在小组合作前要做细致的交代,活动过程中也要恰到好处地引导。教师的主导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内容,或在之前,或在之中,或在之后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

三、再次实践——“悟”出真谛

师:我们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小组合作中,角色分配要明确,要求每个人既要努力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又要与同学通力合作,把教室当作一个很大的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要把作品的内在美用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展现出来,表现出与音乐一致的意境

生:我们第一组扮演树木

师:那你们怎样来表现树木在风中随风摇曳,怎样来表演它们生机勃勃的景象呢?你们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第二组扮演花草。

师:表现美丽的花儿可以做什么动作?绿茵茵的小草又可以摆哪些造型?你们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生:我们第三组扮演各种动物。

师:每位表演者想好要扮演什么动物了吗?怎样表演更符合音乐的情绪和意境?你们组内商量一下。

生:我们第四组表演风、雨。

师:敲打击乐的同学,想想该用怎样的节奏模仿雨声和风声。

老师在学生讨论时适时指导,表演时恰到好处地引导并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

改进实效:

有的学生扮演小鸟,随旋律在“天空”自由飞翔;有的学生张开双手表示花儿盛开;有的学生扮成小树在随风摇曳;有的学生扮演各种小动物在玩耍嬉戏……他们边听边舞,完全融入音乐中,把作品内在美用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展现了出来,接着第四组表演“风”和“雨”的不同音乐形象:部分学生即兴设计表演动作,部分学生即兴模仿雨声,部分学生用沙球、铃鼓、小铃等打击乐器的伴奏来烘托春风和春雨的情景。学生们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唱、画、演等多种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各种音响,我作为旁观者为学生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表演而喝彩,整堂课是每一个生命展现活力的舞台。

四、在改进中提升

生命化音乐课堂的自主体验不仅应该是自由、多元、灵动的,还应该是生命和谐、情感丰富、思维激荡、个性飞扬的;生命化音乐课堂的自主体验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和回归音乐的。

(一)发自内心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要好得多。生命化音乐课堂所追求的正是通过音乐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丰富,心灵得到美化,艺术情操得到陶冶。因此,更加强调激发和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感受和感悟音乐,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唤醒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进而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回归音乐

生命化音乐课堂教学强调音乐课要有音乐课的特征,任何活动必须要以音乐为载体,充分运用音乐要素,使之贯穿于教学始终。马克思说,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所以,音乐课中,我们要把非音乐性的或泛音乐性的教学内容挡在课堂之外,以防其泯灭音乐艺术学科特点,冲淡艺术本身的鲜明个性,使音乐仅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背景”。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中挖掘、渗透、感知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本体,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身心融入音乐之中,用表情、歌声、律动、舞蹈等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音乐之审美要真正通过孩子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都应以音乐的美感来获取,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体现学生生命的价值,这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长期的研究实践。让我们继续追求,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在音乐的世界中全面而和谐,自然而灵动,富有个性和创造力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