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转型论:胡塞尔后期关注的交互主体性

教育转型论:胡塞尔后期关注的交互主体性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互主体性是胡塞尔后期为突破先验唯我论所提出的。

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亦译为主体间性)是胡塞尔后期为突破先验唯我论所提出的。“胡塞尔在1925至1928年期间为 《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所撰写的 ‘现象学’条目中曾把 ‘交互主体性’分为 ‘纯粹—心灵的交互主体性’和 ‘先验的交互主体性’。(注:倪梁康.胡塞尔选集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编者引论,18).)前者是生活世界中人与人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和共同交往的前提,而后者则是先验哲学的对象。交互主体性的提出,使传统认识论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转向主体对主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经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的发展,其先验的、哲学的目的逐渐淡漠,愈来愈走向现实生活,西方哲学发生着从传统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

“交互主体性”包含了主体性的含义: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都是主体,交往各方有相对的独立性,彼此互相承认、互相尊重。同时,它又强调了“交互”的特征:同样具有主体性的人与人之间又总是在某种共同的联系之中彼此互相影响、彼此互相作用的,是互主的。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的影响、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化或发展又总是在同一个过程中,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地发生的。

教育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互惠的:教师会改变学生,或被改变;反之亦然。”(注:Sáenz,C.L.(2000).The child,the school,and philosophy:a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Thinking,15(2),34—39.)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和交流达成主体间的理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彼此之间互惠、互补,共同获得发展。交互主体性为我们重新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www.daowen.com)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精神建构,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思想的交流、理解和沟通,而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是通过语言实现的。因此,对于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对话“置身于交互主体的动态活动过程之中”,集中体现、包含了主体间相互作用的交互主体性,并且对于达成主体间的理解也是一个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可靠的对话需要真正的对话者”,教师应该在教育的情境中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对话者。对话“总是动态变化的,并且位于不同观点之上,试图把同一性与差异性统一起来”,“现象学探究关系问题并不意味着隐藏了差异性。它通过与生活世界对话开辟了自己的道路”。(注:Sáenz,C.L.(2000).The child,the school,and philosophy:a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Thinking,15(2),34—39.)对话并不排斥差异性,而这恰恰是构成对话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对话者之间必须有不同的声音才能构成真正的对话关系。如果对话各方都是同一种声音,这就只是一种独白,更谈不上相互理解了。师生之间闻道有先后,存在各种差异,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同为平等主体的对话。因此,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把他们看作为真正的对话者,惟其如此,对话式的教育形式才有可能实现。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既然教育植根于生活世界,那么,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也应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因为“儿童是通过提问、通过了解世界、通过理解世界获得发展的。”在生活世界中,儿童对生活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发展了无限的好奇心,也激发出了各种疑问。通过向教师提问、通过与教师对话,儿童了解、理解了他们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懂得了生活的和生存的意义,正是在这样一种交互的联系中,教育在实现着,显现自己智慧的过程和意义。

在现实的意义上理解交互主体性,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以这样一种交互的态度或方式看教育,教育是整体的、动态的,它与一定情境和经历相联系,充满生活的旨趣和意义。它有助于克服仅仅以主—客关系解释教育现象时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和窘迫,有助于在丰富的交互作用和关联中理解教师与学生以及更广泛的教育联系中的真实关系。信息时代正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交互主体性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也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