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转型论

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转型论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象学教育学在一些欧美国家获得发展并保持生机。现象学教育学把教育理解为参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当我们细细检索现象学的教育研究视域,活跃于西欧、北美的现象学教育学引进我们的关注。

现象学教育学探析:教育转型论

【作  者】宁虹/钟亚妮

【作者简介】宁虹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北京100037)钟亚妮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对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在一些欧美国家获得发展并保持生机。现象学教育学把教育理解为参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日益频繁使用的生活、情境、意义、理解、建构等等话语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回到实事本身、交互主体性、生活世界等现象学概念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www.daowen.com)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创立的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它承上启下,开启了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深刻影响了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萨特伽达默尔、舍勒等一大批哲学家的思维方向。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研究态度以及对现象学方法的共同理解将众多成员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欧洲大陆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运动之一——现象学运动。现象学运动除了由胡塞尔本人创立的现象学,还包括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以梅洛·庞蒂、萨特等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现象学,以伽达默尔、利科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并产生了将现象学理论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各种应用现象学。在现象学及现象学运动发展的一个世纪里,其效应已远远超越哲学界,广泛影响了心理学、病理学、美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学、逻辑学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考和建设。因此,不仅研究20世纪的哲学需要了解现象学,在上述诸学科所涉及的广泛领域,关注现象学的影响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教育领域里,在某种程度上却似乎存在着“对现象学的遗忘”(注:Sáenz,C.L.(2000).The child,the school,and philosophy:a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Thinking,15(2),34—39.),长时期里“现象学生活世界理念被教育理论所忽略”。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日渐关注,“生活世界”、“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等现象学的重要概念不仅被理论工作者所探讨,而且进入教育改革的实践,成为实践者所关注的话语。

当我们细细检索现象学的教育研究视域,活跃于西欧、北美的现象学教育学引进我们的关注。作为我们走近这一领域的开始,本文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流派在西方的发展情况,分析其主要观点,探讨现象学对理解和研究教育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