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级财务会计:所得税核算与递延所得税费用

中级财务会计:所得税核算与递延所得税费用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应当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与此同时,明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支付的所得税。

中级财务会计:所得税核算与递延所得税费用

2007年1月1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开始实施。相应地,2007年3月16日所颁布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也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2008年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重大变化在于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暂时性差异取代了利润表债务法的时间性差异。其中,时间性差异着眼点是利润表中会计和税法对企业一段时期内收入以及费用的入账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所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的差异;而暂时性差异来源于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不同,所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累计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以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应当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核算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1)确定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其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是指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2)确定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按照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在比较时,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划归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此同时,明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作为递延所得税费用。

(4)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根据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将当期税前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5)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企业在计算确定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后,两者之和(或之差),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账户主要有四个:(www.daowen.com)

(1)所得税费用。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所得税,反映本期计入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借方反映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贷方反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结转后无余额。

(2)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该账户反映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贷方发生额记录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借方发生额记录缴纳的所得税。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支付的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是将企业会计利润依据税法口径调整的应税利润。造成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是会计确认利润与税法认可企业利润的标准不同所致。这也就是说,某些收入、费用的发生,尽管被会计确认,但税法不认可。如企业的罚款支出、企业的非公益性捐赠等,会计作为“营业外支出”冲减利润,但税法不认可。因此在纳税调整时必须依据税法标准调整。由于收入的产生通常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而费用的产生通常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收入、费用的发生必然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变化。所以,当会计与税法对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不一致时,必然产生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3)递延所得税资产。该账户借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资产,表示将来可以少交的所得税金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所得税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4)递延所得税负债。该账户贷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借方登记“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为负债,表示将来应交所得税金额。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所得税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