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成果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成果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范了两种计量基础。企业如按照上述第一个条件难以判断某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即可根据第二个条件,通过计算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比较后判断。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成果

无论是一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一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多项资产换入一项资产,还是多项资产换入多项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都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换入资产的成本如何计量,二是是否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以及如何计量交换损益。据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范了两种计量基础。

一、公允价值

(一)换入资产成本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换入资产成本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并确认交换损益。

(1)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2)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换入资产成本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条件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商业实质的判断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是换入资产能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确定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重点考虑由于发生了该项资产交换预期使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变动的程度,通过比较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预计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只有当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较大时,才能表明交易的发生使企业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因而具有商业实质。具体来说,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符合下列条件两个之一的,视为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通常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比如,某企业以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一项设备,因为债券投资流动性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现金流量,设备作为固定资产要在较长时间内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两者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时间相差较大,则可以判断上述债券投资与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因而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②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比如,甲企业以其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与乙企业同样用于经营出租的一幢公寓楼进行交换,两幢公寓楼的租期、每期租金总额均相同,但是甲企业是租给一家财务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该企业租用该公寓是给其单身职工居住),乙企业的客户都是单个租户,相比较而言,甲企业取得租金的风险较小。因此两者现金流量流入的风险或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两幢公寓楼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进而可判断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③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比如,某企业以一项商标权换入另一企业的一项专利权,预计两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期相同,在使用寿命期内预计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总额相等,但是换入的专利权属于新开发的,预计开始阶段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明显少于后期,而该企业拥有的商标权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均衡,两者产生的现金流量额差异明显,则上述商标权和专利权的未来现金流量显著不同,因而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www.daowen.com)

(2)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企业如按照上述第一个条件难以判断某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即可根据第二个条件,通过计算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比较后判断。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和最终处置时预计产生的税后未来现金流量,根据企业自身而不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价,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称的“主体特定价值”。

在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除了运用以上两个条件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能简单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判断商业实质。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可能相同或类似,但是鉴于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换入资产和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比换出资产产生更大的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项换入资产影响的经营活动部分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即换入资产对换入企业的使用价值与换出资产对该企业的使用价值明显不同,使换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资产发生明显差异,因而表明该两项资产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②非同类资产之间的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质。企业在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还可以从资产是否属于同一类别进行分析。这里的“同一类别”是指用于交换的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同一资产项目下。如固定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形资产之间的交换、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交换等属于同类资产的交换,而长期股权投资与固定资产的交换、无形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交换等则属于非同类资产的交换。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因其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不同,一般来说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风险、时间和金额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通常具有商业实质。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则通常较难判断。

③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影响商业实质。需要强调的是,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四)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判断

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但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满足一定的条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视为能够可靠计量:

①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这种情况是指虽然企业通过估值技术确定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不是一个单一的数据,但是介于一个变动范围很小的区间内,可以认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②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量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这种情况是指采用估值技术确定的资产公允价值在一个变动区间内,区间内出现各种情况的概率或可能能够合理确定,企业可以采用类似《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计算最佳估计数的方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这种情况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一般来说,取得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所放弃资产的对价来确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就是放弃的对价,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确定,应当优先考虑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应当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存在补价的情况,因为存在补价表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二、账面价值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质资产交换,应当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对于换入资产,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对于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不确认损益。收到或支付的补价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调整因素,其中,支付补价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补价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不确认损益;收到补价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不确认损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