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计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减值损失的确定,以及后续支出的计量。其中,固定资产的减值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
一、固定资产折旧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二)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注意事项:
(1)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例5-9】下列资产中,不需要计提折旧的有()。
A.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B.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已出租厂房
C.因市场不景气尚未投入使用的外购机器设备
D.已经完工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自建厂房
【答案】AB
【解析】尚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已经完工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自建厂房需要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注意:先不考虑净残值,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时考虑残值。
【例5-10】20×4年11月20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设备价款为95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61.5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A设备时,甲公司领用原材料3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4万元。20×4年12月30日,A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A设备的入账价值是()。
A.950万元
B.986万元
C.1000万元
D.1111.5万元
【答案】C
【解析】入账价值=950+36+14=1000(万元)
(2)甲公司20×7年度对A设备计提的折旧是()。
A.136.8万元
B.144万元
C.187.34万元
D.190万元
【答案】B
【解析】计算过程如下:
20×5年的折旧额=1000×2/5=400(万元)
20×6年的折旧额=(1000-1000×2/5)×2/5=240(万元)
20×7年的折旧额=(1000-400-240)×2/5=144(万元)(www.daowen.com)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注意:折旧不是自1月1日起计提时,应该分段计提。
【例5-11】20×0年12月15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其原价为123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4年12月31日,经过检查,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折旧方法不变。20×5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90万元
B.108万元
C.120万元
D.144万元
【答案】B
【解析】20×5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560-20)÷5=108(万元)
【例5-12】某企业20×4年6月1日自行建造的一生产车间投入使用,该生产车间建造成本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5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20万元
B.108万元
C.114万元
D.97.2万元
【答案】C
【解析】20×4年折旧额=(1200×2÷20)×6/12=60(万元)
20×5年折旧额=(1200×2÷20)×6/12+(1200-120)×2÷20×6/12=114(万元)
或者:(1200-60)×2÷20=114(万元)
【例5-13】甲企业20×4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5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92万元
B.216万元
C.120万元
D.80万元
【答案】B
【解析】20×4年折旧额=(740-20)×5/15×6/12=120(万元)
20×5年折旧额=(740-20)×5/15×6/12+(740-20)×4/15×6/12=120+96=216(万元)
(四)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有可能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产生较大影响。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期间及每期实际的资产消耗,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发生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企业发生的一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例5-14】某企业为延长甲设备的使用寿命,20×4年10月份对其进行改良,11月完工,改良时发生相关支出共计32万元,估计能使甲设备延长使用寿命3年。根据20×4年10月末的账面记录,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已使用两年,已提减值准备30万元(假设减值未影响原折旧的计提)。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
(1)20×4年10月,固定资产改良时转入“在建工程”的入账价值是()。
A.160万元
B.120万元
C.90万元
D.200万元
【答案】C
【解析】转入“在建工程”科目的金额=200-40×2-30=90(万元)
(2)20×4年11月,改良完成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A.182万元
B.99.5万元
C.150万元
D.32万元
【答案】B
【解析】题目中减去的应当是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而非其账面原值,故改良完成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90+32+(50-50/5×2-30×50/200)=99.5(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