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盟军突破下莱茵地区,见证德国军队的最后时刻

盟军突破下莱茵地区,见证德国军队的最后时刻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季晴朗的天气令蒙哥马利有机会发动大规模伞兵,充分利用他的空军支援地面行动,从而令H 集团军群的运动极端困难。随着美军转到英军右翼,暴露出盟军意在实施突破。对蒙哥马利而言,任务也异常艰巨,他的军队先前在莱茵河西岸的战斗中损兵折将,如今又面临一处最难对付的障碍,防守那里的德军是公认的老牌劲旅,还得到了十天的喘息之机和充足的预备队支持。

盟军突破下莱茵地区,见证德国军队的最后时刻

G 集团军群和B 集团军群大祸临头时,H 集团军群尚能相对安稳地开展重组和重新整装。敌空军在确切、有限的空域开展行动、轰炸指挥部、投放烟幕弹,再加上集结架桥材料,种种迹象都显示出敌人意在埃默里希(Emmerich)和丁斯拉肯(Dinslaken)一带发动进攻,其主攻地在雷斯(Rees)两侧。

春季晴朗的天气令蒙哥马利有机会发动大规模伞兵,充分利用他的空军支援地面行动,从而令H 集团军群的运动极端困难。

如我所料,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在伞兵支援下大军压境。我同意了H 集团军群总司令的想法:用尽一切手段瓦解敌军攻势,结果前线局势尚未明朗时,他的主力预备队就被消耗一空,这是一个必将在日后付出代价的错误,事实也的确如此。

可悲的是,留作预备队的几个师仅仅成功挫败了丁斯拉肯方向上一次分散的进攻。如果3月23日和24日,我们能更加谨慎地出动这几个师,如果雷斯能得到适当的炮火支援,3月25日晚上也不至于如此黑暗。事实上,这些预备队的配置(我自己也疏于纠正)和运用失误不仅导致我们防守莱茵河失败,还定下了接下来的战争走势。

结果,H 集团军群带着某种失败主义情绪听天由命了,每次我开会时,这种失败主义都一目了然。我们还痛失了意气英明的第一伞兵军军长施勒姆。随着美军转到英军右翼,暴露出盟军意在实施突破。这时,H 集团军群重蹈B 集团军群的覆辙,也将总司令部转移到北边,而不是靠近受威胁的翼侧,可是显而易见,战局很大程度上—事实上完全取决于翼侧的坚守。

然而,到了3月28日,H 集团军群在只剩左翼侧还有防线可言的时候,觉得该给我和最高统帅部呈报一份完全僭越的情况说明,这份报告又越过我传到元首大本营,影响极为恶劣,以至于我在将自己的意见报送到大本营并听候决定之前只能三缄其口。而收到报告的希特勒也大光其火,连我都爱莫能助。任何手握重兵的将领都该知道以端正的心态接近上级,这份报告却完美示范了如何激怒希特勒。行文不谈自己的失败及原因,却着重关注于B 集团军群的困境,以此为由为自己撤退开脱。(www.daowen.com)

姑且不论战略上对错与否,告诉上级领导自己未能理解战场形势,这便犯了大忌。至于H 集团军群总参谋部的行为,希特勒视为“目中无人、孰不可忍”。我认为他的批评不无道理,因为意大利战役期间我就是一个被他剥夺决议权的总司令,只不过是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元首对此事会做何处理决定,我再清楚不过了。

我始终认为:一,鲁尔不是美军当前的目标;二,英国第2 集团军和美国第9集团军会继续向东和东北进军,换言之会绕过鲁尔。最让我震惊的是第47 装甲师的覆灭。这时向鲁尔输送增援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倘若正值防线快要被撕开,这么做就不仅仅是犯错了。

按我的命令,对敌人先头部队侧翼南部的反击也无果而终。于是,3月28日至30日一次私下访问过程中,我再次提出自己对局势的评估和对应对之道的观点。我希望这样做之后,H 集团军群司令部能做出符合我意料的改变。

H 集团军群继情况汇报中流露的悲观主义惹恼希特勒后,3月底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又拒绝执行一份“元首令”,命令要他们从明斯特一带南北两边进攻敌军并封堵缺口,对此我也觉得不可行。希特勒对布拉斯科维茨的偏见更深了,他派施图登特去协助后者便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对蒙哥马利而言,任务也异常艰巨,他的军队先前在莱茵河西岸的战斗中损兵折将,如今又面临一处最难对付的障碍,防守那里的德军是公认的老牌劲旅,还得到了十天的喘息之机和充足的预备队支持。不过,盟军为这次机动所做的技术准备堪称典范,而且兵力集中同肩负的任务和资源相匹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