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空军的有力支援下,陆军两个集团军群在波兰一条宽大正面势如破竹,波兰很快溃不成军,可如今换作西欧,又将鹿死谁手?这里有两个坐拥地利的强大军队,我们必须击败它们。我对未来寄予厚望,德国陆军和空军都在波兰一展身手,而且更重要的是,其间吸取的教训是我们远远超越敌人的最大资本。我确信进攻前冬季间歇期里所总结出的经验必能派上用场,而物资装备上的短缺也会在这段时期被填补。另边厢,西方列强在过去四个月里显得优柔寡断,几乎可以被理解为实力不济。
我接替费尔米中将入主新航空队后,发现前期准备工作相当到位,敌人仍毫无动静时我们已出动飞机对对方船运展开了一定数量的侦察和作战行动。
第2 航空队这时期的编制如下:
第2 信号团
第122 远程侦察机大队
第4 航空军(军长:阿尔弗雷德·克勒航空兵上将)
第8 航空军(军长: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少将)
第9 航空师(1940年5月23日编入,军长:约阿希姆·科勒将军)
第1 航空军(1940年5月15日编入,军长:乌尔里希·格劳尔特大将)
施图登特将军的空降军
第2 高炮军(军长:奥托·德斯洛赫中将)
第6 行政军区(司令:奥古斯塔·施密特中将,司令部位于明斯特)
第10 行政军区(司令:沃尔夫中将,司令部位于汉堡)
第2 航空队奉命支援冯·博克将军的陆军B 集团军群,后者下辖冯·屈希勒尔将军的第18 集团军、冯·赖歇瑙将军的第6 集团军,博克还有卡尔斯将军的海军北方舰队集群支援。
其后几天我一直飞来飞去,忙着工作交接和情报搜罗。我发现航空队同B 集团军群之间疏于联络,便首次登门拜访。看到来人是我而不是费尔米,冯·博克大为意外,但随后为我俩二度携手而由衷地开心。进攻时间定于2月中旬,虽然考虑过计划可能有变,但时机已不容再细细探讨。我反复向冯·博克交代了第2 航空队的组织和任务,告诉他我们必不会让他失望,还重点强调了两点:(www.daowen.com)
(1)发动进攻后第三天,第18 集团军的装甲部队要与施图登特的伞兵在鹿特丹或附近会合;
(2)陆军先头部队必须在伞兵搭乘滑翔机夺取艾伯特运河桥梁后刻不容缓地建立联系,因为后者独自坚守,相当脆弱。
对于能否按计划如期攻下鹿特丹,冯·博克一点把握也没有,但听我言之凿凿:伞兵的命运连同B 集团军群的成败皆取决于机械化部队能否准时到达,遂做出保证,会尽一切努力。我也为他送上定心丸,承诺将给予最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为了避免同第18 集团军先头部队失去联系,该集团军左翼部队必须不断推进,第6 集团军的徒步掠地应该也能协助右侧的A 集团军群实施主攻,后者将在龙德施泰特指挥下进攻法国。
我建立的第8 航空军司令部同第6 集团军以及霍普纳的装甲军关系融洽,我后来对第6 集团军的访问更是证实了这种印象。时任集团军总参谋长的是保卢斯,这个名字后来因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家喻户晓。保卢斯预估了即将到来的较量,那份冷静的思维和严肃的态度令我刮目相看,他与冲动的赖歇瑙搭档足以避免大部分失策。
第4 航空军负责深入到需要重兵集结的地域执行远程任务,具体有:支援远距离空降,摧毁敌军机场的地面组织,观察和对付敌军在后方的运动。
第10 航空军建制尚待完善,目前还在进行布雷训练,可能将在1940年4月底或5月初投入实战。
通过之前的海上侦察任务,第122 远程侦察机大队已经进入角色,这是一支能干的队伍,做了极具价值的工作,其损失令人惋惜,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在空降军里(第7 航空师、第22 步兵师、运输机大队、滑翔机部队等),我根据希特勒的草稿,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行动计划和战术安排。施图登特将军做了精心和极富想象力的准备工作,他手下的科赫上尉、维茨莱本少尉等人协助完成了复杂的技、战术部分。对于空降行动,我虽非外行,却自认也没精通到有资格指手画脚,我更适合就战术问题提供建议。我很欣喜地看到,第22 步兵师师长冯·施波内克伯爵少将集洞察力、活力、决断力和灵活性于一身。他后来被控违抗命令,擅自从克里米亚撤退而遭到军事审判,战争结束前在盖默斯海姆(Germersheim)被枪决—据我所知那出自希姆莱或希特勒的即决命令,当时我也大惊失色。
一战老飞行员出身的奥斯特坎普少将负责指挥战斗机近距离支援陆军,为运送空降兵的容克运输机提供全程护航,这又是一块全新领域,需要飞行员具备高超的驾驶技术、组织能力和远距视力。
第2 高炮军得先解决仓促组建遗留下来的困难,军长德斯洛赫将军曾是一名骑兵和飞行员,拥有丰富的陆战经验,所以能照顾陆军需求。棘手之处在于在行军队列中布置高炮部队,陆军指挥官都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分散,可又都希望关键时刻高炮能随叫随到。有时我不得不亲自出面,达成折衷的解决办法,但也未必次次尽如人意,有时甚至很糟糕。
飞往各部队指挥部初次走访了一遍以后,我在接下来的2月到5月初继续忙于参谋部会议、计划修订、地面和空中的作战演习。三个月下来,我对第2 航空队了如指掌,还敲定了换装价值不菲的亨克尔He 111 轰炸机(装备给第4 轰炸机联队)和容克Ju 88 轰炸机(装备给第30 轰炸机联队)。为了迎接首战,参谋部和部队官兵刻苦操练,和陆军全面达成共识。
1940年5月8日,我参加了空降军最后一次战前简令,各级独立指挥官悉数到场,他们的所有疑问都得到解答。依我拙见,信号布置过于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施图登特不愿意太放任第22 步兵师自主行动。不仅如此,希特勒和戈林指手划脚,进一步阻碍到行动实施。例如,用空心炸药爆破埃本埃马尔要塞的装甲炮塔就出自希特勒的主意;又比如,施图登特被授予一些特权,他亦顺势物尽其用。作为唯一稳定的指挥中枢,航空队司令部明显应该在行动开始的最初几小时里加大干预力度。
如前文所说,施图登特希望在前线亲自指挥,其实他坐镇后方发号施令的效果更佳。只有两个空降师顺畅地接受一个司令部指挥,战场局势才能尽在他掌握。诚然,第7 航空师本该自备一套作战参谋部,但这个缺憾并非不可弥补。另外还有两个隐患也令我忐忑不安。其一,Ju 52 虽好,作为运输机有个致命弱点:油箱不防弹,而且用于空降行动实属临时起意,因而配备的武器和航程都显孱弱,可空降区上空持续几小时的空运必须按计划把握得分秒不差;其二,长达数百英里的狭长空域将由我们的战斗机提供空中掩护,但Me 109 航程不足是个老大难问题。所幸奥斯特坎普和他一流的战斗机飞行员们不辱使命。
对荷兰机场的轰炸将与空降同时展开,这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最要命的是,5月9日晚,空军总司令部传来一道揪心的命令,要抽调走两个重型轰炸机中队,用以提防荷兰海岸突然冒出敌军舰船。命令传达下来时我恰好不在,我的作战参谋虽然担心空降行动的时效性会因此被破坏,却也无可奈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