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处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
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反之,不符合人的心理活动和客观规律的激励措施就不会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这说明,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有目的地活动。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5-1 来描述。如果将图5-1 改画成如图5-2 的形式,那么,这就是一张典型的人类行为的模式图。
图5-1 动机激发的心理过程模式
(www.daowen.com)
图5-2 典型的人类行为的模式图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类变量是指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1)刺激变量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可以变化与控制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刺激。
(2)机体变量是指有机体对反应有影响的特性,这些都是被试者本身具有的特征,如性格、动机、内驱力强度等。
(3)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
由此分析,上述两图中的需要和动机都是属于机体变量,行为是属于反应变量,外界的目标实际上是刺激变量。
激励过程实际上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引起的机体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成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