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Y 理论的基本特点
超Y 理论是由莫尔斯(J.J.Morse)和洛希(J.W.Lorsch)提出来的。超Y 理论以权变论的观点指出:X 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 理论也不是普遍适用,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对任务、组织、人员进行最佳的配合,以激励工作人员取得有效的工作成绩。
这一项新的假设强调,组织的适当模式要依将要进行的工作性质而定,并以人员的特殊需要为考量标准。假如现在有两个工作单位甲和乙:甲单位有比较确定的任务,即在高速的自动生产线上制造标准化的容器;乙单位的工作任务较不稳定,即研究和发展通信技术。为此,两个工作单位的组织管理方法不能完全一样,而是要采取最适合本单位已知的任务性质与人员的不同方法,才能取得高效率的工作成果。表2-2 显示了对任务性质不同的工作单位,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达到相同的高效率的工作成果。
表2-2 针对不同任务采用不同组织形式达到同等的高效率
从表中可见,对于工作单位甲,建立更多的控制环节和更为正规化的组织是合乎需要的。但即使是这样的组织也不一定是强迫性的或惩罚性的。如果其中的人员从他们的需要和工作上看,认为这种组织形式是有道理的,他们也会发现工作是值得做的,因为同样具有激励作用。但是,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单位乙,人员的需要是实行更为广泛的自治,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变化,更多地采取参与式管理的方法最为适合。(www.daowen.com)
(二)超Y 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1)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需要和动机来到工作单位中,但主要的需要是取得胜任感。胜任感是指一个工作组织的成员成功地掌控了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由所完成的任务而积累起来的满意感。
(2)取得胜任感的动机尽管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这取决于这种需要同一个人的其他需要,诸如权力、独立、结构、成就和交往等的相互作用。
(3)如果任务和组织相适合,胜任感的动机极可能得到实现。
(4)即使胜任感达到了目标,它仍继续起激励作用;且在达到一个目标后,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就树立起来了。所有的人都需要胜任感,但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因而取得胜任感的方式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超Y 理论的权变观中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不仅要使组织适合任务,也要使任务适合工作人员,以及使工作人员适合组织。作为管理人员,可能采取的最佳的组织管理方法,就是整顿组织使之适合任务性质与人员。如果实现了这种搭配,工作单位的有效工作表现和人员的较大胜任感的动力皆可由此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