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阅读推广与档案信息管理:必要性和可行性

区域阅读推广与档案信息管理: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协同创新的可行性1.阅读推广协同具有良好基础目前,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和与学校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学校图书馆员联手开展合作,共享馆藏,提供资源和服务。一些地区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尤其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读书节,多是图书馆与多家单位的联合。

区域阅读推广与档案信息管理: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1.阅读推广的社会化需要多方协同

阅读推广的目的是促进全民阅读,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因此,阅读推广必然表现出社会化的特征。一个地方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可以反映出该地居民的文化素养,要有效推动阅读,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目前阅读推广开展得有特色的地区,其推广主体明显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并且往往是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类图书馆学校、群团组织、实体书店、出版发行企业和新闻媒体、社会阅读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发挥多方优势,共同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打造优质的阅读平台,才能让民众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心得;才能推动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阅读服务的供给,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阅读权益。可见,阅读推广是系统性的社会文化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尤其是图书馆之间的协同互助。

2.阅读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多方合作

在全民阅读时代,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新时代的科技创新需要智慧、创造、创意,这必将推动教育改革,同时教育改革又将反哺科技发展。现阶段,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阅读必将会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第一位要素。以阅读来改变教育理念,需要学校、图书馆等机构和不同行业的专家、阅读推广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同时,通过多方合作,克服图书馆自身在资源、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二是社会职场竞争促使广大从业人员不断汲取新知识,专业化的书籍成为这些用户阅读的首选,而仅靠一两个馆的资源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只有建立馆际之间的协同,才能及时提供可读的专业文献。三是新技术既改变了阅读资源的存在形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内容日渐多元且趋于碎片化。图书馆要在阅读方式和内容上满足用户的数字阅读需求,必须加强区域内各类图书馆的深度合作,通过区域数字阅读新平台推送多样化的阅读服务内容。

(二)协同创新的可行性

1.阅读推广协同具有良好基础(www.daowen.com)

目前,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和与学校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学校图书馆员联手开展合作,共享馆藏,提供资源和服务。一些地区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尤其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读书节,多是图书馆与多家单位的联合。多个地区已初步实现跨领域、跨部门的文化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格局已基本形成。许多地区都建立了一些区域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合作主体日趋多元化,联盟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例如某市图书馆组建了以20多个读书社团为成员单位的“阅读推广人联盟”,这支推广队伍活跃在该市各个阅读领域,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赢的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2.阅读推广合作具有新技术保障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为阅读推广活动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是新技术促进阅读推广图书馆网络系统的互联。我国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虚拟网就是各馆利用互联网链接,通过IPSEC VPN技术组成的虚拟网,该网实现了各节点的互联互通,让更多的读者享受到虚拟网所带来的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新技术拓展阅读服务项目。某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联合了该地区公共、科研、高校等图书馆及其相关机构,以因特网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信息搜寻技术为依托,以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图情界的资深参考馆员和行业专家为网上知识导航员,通过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各类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优势互补;和邮政部门协作,开展借阅服务,用户只需要手机下单,通过EMS,在家就能收到想借阅的图书。“网上借阅社区投递”以RFID技术为基础并集成各种高科技手段,在市范围内选择社区投递点,将市民需要的图书送到居民身边。

3.协同性的阅读推广有制度保障

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是多元主体为保障公民享有基本阅读权利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和地方性全民阅读法规等法律法规文件的制定修订,既对全民阅读做出规定、提出要求,也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保障。如《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合服务,实现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促进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支持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则提出,图书馆应加强各馆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等共享服务;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