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全都收录进一本书,根本做不到。神奇疗法、阴谋论、伪造的文件、张冠李戴的引言,还有更多,都是在全球知识花园里野蛮生长的顽强杂草。至于优质一些但没那么顽强的花草,根本没希望存活。
比如,在时间的长河里屹立不倒的古老都市传说和阴谋论经过修修补补,在网络上重获新生。我们都听说过下水道的鳄鱼,名人的离奇死亡,还有图书馆倒塌是因为没有人计算过书的重量,这些故事口耳相传。在互联网上,这些故事经过精美的编排,还配上图片。它们通过邮件和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现在就有了一些团体,比如令人钦佩的Snope.com[8]网站和其他的事实核查组织,它们就做一件事,扑灭知识垃圾篓里烧不尽的野火。
可惜,它们是在与大势为敌。人们上网,不是为了让自己的不良信息得到纠正,或让自己珍视的理论被推翻。他们想让这个电子数据库来肯定他们的无知。2015年,《华盛顿邮报》撰稿人凯特琳·杜威(Caitlin Dewey)就表达过自己的担忧,她担心事实核查永远无法打败谬论和骗局,因为“没人有时间或认知能力去推理出所有明显的微妙差别和差异”[3]。最后,她叹气道:“揭穿他们也于事无补啊。”
在她写下这些话的两个月后,杜威和《华盛顿邮报》放弃了,停掉了每周专栏《互联网上哪些是假的》。这样的疯狂,谁能与之俱进,而且一旦骗子搞清楚怎么通过传播谬论来骗取点击量,以此捞钱,那就更是追不上他们的步伐了。“坦白说,”杜威告诉自己的读者,“这个专栏本来也不是为了解决当下的困局。这种形式根本行不通。”而杜威与专业研究员的对话就更令人警醒,研究员告诉她:“当下制度不信任感极高,认知偏见总是非常强,以至于那些相信假新闻的人常常只有意消费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资讯——即便这些资讯明显是假的。”[4]杜威和《华盛顿邮报》对抗互联网,互联网赢了。
很多无稽之谈,尤其是政治上的传说,一搭上互联网就开始风靡,而且还长盛不衰。一个固执的怪人团体可能至今还相信地球是平的,或者美国人从来没登上过月球,但对其他人来说,所有从太空传回来的照片已足够证明一切了。至于一些都市传说,像巴拉克·奥巴马出生在非洲,“9·11”恐怖袭击其实是乔治·W.布什精心策划的,美国财政部密谋把美元换成一种世界货币,就算连带着摄像机的宇航员也帮不上忙了。社交媒体、网站和聊天室把从“朋友的朋友”那听来的传说和故事以及谣言变成“事实”。
英国作家达米安·汤普森(Damian Thompson)曾经这样解释,即时通信刚好让那些整天想入非非的人和团体称心了,他们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相当危险的。汤普森称之为“反知识”,因为它就在科学的面前张牙舞爪,对证据无动于衷。
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一个关于反基督者的谣言能在几秒钟之内从瑞典哥特人中飞窜到澳大利亚极传统的天主教徒当中。少数群体越来越包容彼此的怪异信条。几十年前,黑人种族主义者与白人种族主义者尝试着开始接触,现在这两个群体因为交换阴谋论故事,交往十分活跃。[5](www.daowen.com)
在一个节奏更慢、彼此联系没那么紧密的世界,这种团体不可能会因为网上有其他极端分子即时予以肯定而更坚定自己的信念。思想的自由流动,的确大大推动了民主,但也裹挟着风险,因为无知或邪恶的人会变通利用大众传播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宣传谎言和谬论,哪个专家出手也消灭不掉。
更糟糕的是,不良信息能在网上留存数年。和昨天的报纸不同,网上的资讯是持久的,而且只要出现过一次,就会在后续的搜索中跳出来。即使原始出处把虚假消息或谬误删除,它们还会在别的地方存档,继而出现。如果这些故事像病毒般扩散,那在网络世界哪怕只传播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要想纠错,也是无力回天了。
举个例子,2015年,保守派的讨厌鬼艾伦·韦斯特(Allen West)就发布了一个虚假的独家新闻,新闻说奥巴马总统强迫美军像穆斯林一样为斋月祈祷。[6]韦斯特的网站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看看我们的军队正在被迫做什么”——和一张美国士兵在跪垫上跪拜叩头的图片并列放在一起。这样的视觉效果很惊人,故事在社交媒体上飞速传播。
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韦斯特是利用了数年前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真正的穆斯林在美国军队做祷告。即使有反对的声音指出照片误导人(包括我也反对),韦斯特并没有撤掉这个故事。当然这也不重要了,因为这个故事已经被别的博客或网址保存了。网民既没接受过相关训练,也没有时间去核实信息的出处,他们从现在开始不仅会偶然看到原始的故事,还会看到成千上万的转载和传播,而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整件事都是胡编乱造的。
现如今,人们无须再被挑剔的事实核查员或坚决的编辑搞得灰心丧气了。过去,人们看到一本装订精美的书,可能就会误信里面的内容是权威的,同样,现在华而不实的网站从视觉上迷惑人,让人觉得网站内容是可靠真实的,不明就里的读者就会迅速传播这些不良信息,其速度超过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9]能想到的任何大标题。当专家和其他职业人士还在坚守枯燥严苛的逻辑和事实准确性,一个机器就能用1600万像素的显示屏给出迎合读者口味的答案,人实在是无法与机器抗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