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沟通之困:为什么如此累心?

沟通之困:为什么如此累心?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还能清楚地辨别出一件事情是已经证实,还是有待查考。一经证实,他们就会真信。然而,一切似乎背道而驰。一切的公开辩论都会沦为壕沟战,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证实别人是错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一些人并不是很聪明。(不可否认,有时候他人愚笨确实是原因。

沟通之困:为什么如此累心?

几个世纪前……人类还能清楚地辨别出一件事情是已经证实,还是有待查考。一经证实,他们就会真信。

——C.S.路易斯,《魔鬼家书

没错,嗯,那不过……好像……是你的看法吧,伙计。

——“督爷”,《谋杀绿脚趾》

到了21世纪,有时候沟通起来真是让人疲惫不堪,而且常常让人抓狂,不仅专家和外行之间如此,就连普通人之间也不例外。如果说从前人们过于听信专家的话,那今日可以说谁也不服谁。普通人在日常交往中会有分歧和辩论,无可厚非,但局面每况愈下,现在人们见面就会相互驳斥,说着随意编造的故事和来源不靠谱的消息,那些内容连当事人都无法理解,对彼此都是折磨。按理说,多年来教育不断改善,信息渠道更加便捷,社交媒体井喷式发展,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降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应该会提升我们思考和决策的能力。然而,一切似乎背道而驰。

一切的公开辩论都会沦为壕沟战,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证实别人是错的。理性的意见分歧演变成拙劣的高中辩论,目的就是要赢,而事实就像棋盘上的棋子——还没有上升到国际象棋的高度——主要是为了击倒别的事实。就像巨蟒剧团(Monty Python)大名鼎鼎的幽默小品《论点诊所》(Argument Clinic)中的客户一样,我们发现自己仅仅是习惯反驳上一个人刚刚说过的话。(“这不是一个论点。”愤怒的客户告诉职业辩手。“不,这是的。”他回应道。“不,这不是的!这就是个反驳!”“不,这不是。”“不,这是的!”)(www.daowen.com)

在此,我们需要从一个显而易见、无处不在的问题开始:你和我。或者更准确地说,你和我的思维方式。为了理解彼此,我们在打一场从生物学到社会心理学的艰苦卓绝的战役。

我们与生俱来就会去寻找与自身信仰相契合的证据。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就是被设置成这样的运作模式,所以我们在不该争论的时候也会争论。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只要我们感受到威胁,都会争论到面红耳赤。(或许在这个网络时代,在社交媒体上应该这样说:“争到我们的手指麻木,无法打字。”)在这一点上,专家也不例外,像所有人一样,我们会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稍微更宽容一点儿,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想要被最亲近的人接受和喜爱。在我们最亲密的社交圈子里,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称职和可靠的,我们希望别人也这样看待我们。我们都希望被人重视和尊重。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被任何人当作笨蛋,所以我们都要假装更聪明。久而久之,连我们自己都被自己骗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一些人并不是很聪明。我们会发现,那些最笃定自己是对的人,往往正是最不应该有如此自信的人。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当今对话这种恼人的特质归咎于他人愚笨,而一笑置之,恐怕也太过轻率了。(不可否认,有时候他人愚笨确实是原因。)大多数人的智识还没有那么堪忧,至少如果用一些基本的指标,如识字率和完成高中学业来衡量的话,还不算智力低下。

事实的真相就是,不是只有那些智力最低下的人困于商讨和辩论的陷阱里,我们都深受其扰,包括我们选取的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都是令我们对自己和朋友感觉更良好的。影响专家之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高等教育、媒体和互联网人性里的这些特征,都与之脱不了干系,或者说这些就是背后推手。如果我们有良好的教育、缜密的思维和坦诚的态度,妨碍专家和平民增进沟通的这些拦路虎是可以克服的,不过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些拦路虎是如何困扰我们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