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8—1934年出任《镜报》总编。梁友兰因积极抗日被日军宪兵部逮捕,与数百名华侨华人领袖被关进集中营,到1945年8月底才获释。1927—1942年间,梁友兰一直担任中华会馆理事,并在1930年起出任中华会馆第三秘书,直接协助洪渊源和中华会馆的秘书处工作。从1930年起,他成为中华会馆教育、学校委员会的核心领导,直接负责八华学校。
一、大事记
1.为印华文教和中华文学奋斗终生的著名印尼华人作家梁友兰逝世。
2.佛教组织“印度尼西亚菩提达摩”(Budhi Dharma Indonesia)成立。
二、备注(www.daowen.com)
梁友兰(1904—1973),1904年12月29日生在巴城(今雅加达)。其父来自广东梅县,因此他是客籍华人。他精通荷文、华文和印尼文,一生撰写了许多研究印华文学和介绍中华文学的印尼文集,为丰富印尼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在《娱乐》杂志任编辑,后受邀加盟《镜报》(Keng Po)。1928—1934年出任《镜报》总编。1935年《镜报》被《新报》收购后,梁友兰被调至《新报》出任编辑,直到1942年日军入侵爪哇,《新报》被封为止。梁友兰因积极抗日被日军宪兵部逮捕,与数百名华侨华人领袖被关进集中营,到1945年8月底才获释。
自进入报界后,梁友兰用荷文、英文和印尼文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华文化和印尼华人社会的文章,包括介绍华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精华。他曾把《封神榜》和《花木兰》等长篇历史故事写成印尼文在《镜报》或《新报》发表,并刊印成书销售,受到读者欢迎。
1927—1942年间,梁友兰一直担任中华会馆理事,并在1930年起出任中华会馆第三秘书,直接协助洪渊源和中华会馆的秘书处工作。从1930年起,他成为中华会馆教育、学校委员会的核心领导,直接负责八华学校(即巴城中华学堂)。1939年他领导主编《中华会馆40周年特刊》(1900—1939年),为中华会馆和八华学校保存了一份最宝贵和最重要的历史文集,至今仍是研究印尼华人发展的一份极有价值的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