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事记
1.3 月12 日, 印尼华人饶博基在雅加达创办第一所特种计划国民学校——大同中小学。
2.12月24日—28日,第七次印度尼西亚全国孔教代表大会在中爪哇北加浪岸市举行。
3.著名印度尼西亚华裔汉学家,印度尼西亚汉学之父曾祖森(Tjan Tjoe Som)逝世。
4.雅加达风火苑(Wihara Angin Api)建成。
二、备注(www.daowen.com)
1.“特种计划国民学校”(Sekolah Nasional Proyek Chusus,简写为SNPC),是印度尼西亚政府基于“特种计划”开设的一类学校。1965年后华文教育受到重大打击,引起华人社会的强烈不满。出于稳定政局和巩固经济秩序的需要,经过权衡利弊,1968 年1 月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总统第B12号法令”,允许私人团体在华人社会开办学校,这类学校取名为“特种计划国民学校”。它规定此类学校基金会的负责人必须有60%为印度尼西亚籍人士,外侨学生不得超过40% ,其课程设置须与普通的国立学校相同,教学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教师和校长必须是得到教育部批准的印度尼西亚籍公民。这类学校特殊之处在于每周设有若干小时的华语课程,但其成绩的好坏不影响学生升、留级。
雅加达的大同中小学开办后,此类学校也在其他城市出现。至1971 年年初,雅加达已有5 所,巨港2 所,万隆1 所。1972 年,据驻雅加达中华商会的调查,此类学校已发展至25 所,分布于雅加达、万隆、巨港、棉兰、邦加和勿里洞等地。及至1973 年年底,仅苏门答腊就已有35 所此类学校,全印度尼西亚约有50 所此类学校,学生5 万余人。但是,此类学校创办之初,印度尼西亚当权者之间就已存在不同意见,反对者认为建立此类学校“将会导致一部分印度尼西亚公民形成排他集团,而这是不符合印度尼西亚民族教育原则的” 。1974 年,苏门答腊地方当局首先发难,指控此类学校利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违反了政府有关条例,并于是年3 月全部加以取缔,由地方当局接管,改为印度尼西亚正规学校。同年,印尼文教部部长玛斯胡里(Mashuri) 颁布条例,宣布废除此类学校,声称华人子女教育的“过渡进期”已经结束。1975 年,此类学校全部被改为私立国民学校。于是在私立学校仅有的一点华文教育也随之消失。
2.曾祖森(Tjan Tjoe Som,1903—1969),1903年2月15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梭罗一个华裔伊斯兰家庭,小学在梭罗荷文学校(HCS)念书,中学就读于日惹荷文中学(AMS),并自学汉学和伊斯兰文化,对哲学和人文科学有很浓厚的兴趣。1936年他考入荷兰莱顿大学(Universiteit Leiden)汉语系深造,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战争结束后才毕业。1948年曾祖森参与创办“欧洲汉学学会”(简称EACS)。1949年,他发表了博士论文,题为“Po Hu T’ung (白虎通),The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s in the White Tiger Hall ”。同年,莱顿大学破例擢其为中文哲学系主任,在荷兰及印度尼西亚学界引起轰动。1951年,曾祖森荣获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1952年《白虎通》第二部出版。同年,他应印度尼西亚政府的要求回国出任印度尼西亚大学汉学院主任。1960年,曾祖森应邀到莫斯科出席第十三届汉学问题国际研讨会,他也多次访问北京,参加汉学研讨会。在1959—1965年,曾祖森加入印度尼西亚学者联合会(HSI)参与活动,该联合会被视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外围组织。1963—1965年,他被委任为亲中国的华文日报《忠诚报》的顾问。
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当年11月10日印度尼西亚大学校政理事会发出决定书,解除曾祖森教授在大学和文学院的所有职务。随后印尼大学又于11月13日做出决议,宣布禁止曾祖森在大学内参与学术活动。1968年1月12日,印尼文化教育部部长发出决定书,宣布曾祖森被“不名誉”停职,理由是经过详细调查,曾祖森被指直接或不直接涉及“九三〇事件”,且违反公务员规定,参与与职务无关的活动。此后曾祖森被迫移居万隆,忧郁度日,并于1969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66岁,遗体葬在梭罗。
曾祖森一生著述颇丰,除《白虎通》二部外,还发表有DePlaats van de Stidie der Kanonieke in de Chinese Filosofie ,On the rendering of the world “Ti”as “emperor”,Sardjana Sastra dan Pembangunan Kebudayaan Nasional: Sebuah Prasaran,Tao Te Tjing,Chinese Historical Sources and Historiography dalam Soedjatmoko et al.,ed. An Introduction to Indonesian Historiography等文章或著作。他在推动欧洲和印度尼西亚汉学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将永留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