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元1902年: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传播编年

公元1902年: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传播编年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曾锦文翻译的《宋江》,又名《一百单八条绿林好汉》,共19卷,于1899年至1902年由新加坡林锦宝出版社出版。4.邱菽园 ,福建海澄县人,自号星洲寓公,光绪年间的举人。邱先生于1898年创办《天南新报》,任社长兼总主笔,大量刊登了在新加坡复兴儒学的言论和宣传儒家思想的文章。1905年后潜心研究清末新小说,曾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

公元1902年: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传播编年

一、大事记

1.闽南著名高甲戏剧团福兴荣班于1902—1916年间在马来亚演出。

2.沙捞越布鲁克政府创办华人平民学校

二、书(文)目录

1.《宋江》,峇抵彦东(Batu Gantong)译,林锦宝出版社(Lim Kim Poh Printing Press),新加坡

2.《新出千字文》,邱菽园编写。

三、备注

1.福兴荣班演员有郑文语(丑)、洪臭泰(旦)、董义芳(老生)、洪玉仁(小生)等。(www.daowen.com)

2.曾锦文(Chan Kim Boon,1851—1920),峇抵彦东是曾锦文的笔名。曾锦文祖籍侯官县(今福建闽侯),生于马来亚槟城。他是马来亚早期土生华人中从事中国古典小说马来语翻译的杰出代表。他受过英文教育,并精通中文和马来文。

曾锦文曾就读于福建船政学堂,后留校任教,北洋水师的一些将领如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等,都曾是他的学生。1872年,他返回新加坡从商,任新加坡爱得根公司总行高级职员,商余好文。他从事马来文翻译中国章回体小说工作十多年,先后将《三国演义》(节译本)、《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译为马来文。他每一卷译作的卷首都附刊序言,点明题旨,析意辨义,以明教化。译文中也常常随时就人物心理、行为中的道德观念加以评点。他有时还在小说发行时,在篇首附上一篇时事杂文,书末附中国故事,介绍中国文化,在土生华人族群中引起轰动,很多侨生人手一册,争相阅读。

3.曾锦文翻译的《宋江》,又名《一百单八条绿林好汉》,共19卷,于1899年至1902年由新加坡林锦宝出版社出版。

4.邱菽园 (Khoo Seok Wan,1873—1941),福建海澄县人,自号星洲寓公,光绪年间的举人。他是20世纪前期新加坡的著名报人和诗人。他以“能将文化开南岛”自许,以在新加坡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同林文庆等人一起提出在新加坡建孔庙、设学堂、复兴儒学,推动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发展和汉学的普及。

邱先生于1898年创办《天南新报》,任社长兼总主笔,大量刊登了在新加坡复兴儒学的言论和宣传儒家思想的文章。1905年后潜心研究清末新小说,曾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

邱菽园汉学著述非常丰富,已刻著作包括《菽园赘谈》《五百石洞天挥尘》《赘谈拾遗》等,共22卷;已刻诗集包括《啸虹生诗钞》等,共27卷;并曾编订西诗中译《海叟韵辞》一册。如此著述成绩,在战前当地学人中实属罕见。邱先生由于在华文古体诗词研究与创作方面的成就而被称为“南侨诗宗”。

5.《新出千字文》以儒家精神为根本,讲述修身、处世、待人的道理,共分为放怀、当境、治家、怀旧、无邪、知本、交修、多识等八章,模仿旧本《千字文》,但词语浅白,更适合中文水平不高的当地华侨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