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是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农民缺乏合同相关知识,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往往容易成为受害者。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类型都不相同,但在订单农业的法律定位上还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有农民朋友说:“手中有订单,种养心不慌。”不过,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知识链接
订单农业是“公司加农户”的新兴农业合同形式,但也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市场主体信誉差,尤其是一些不法企业,当市场行情向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后,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可能会不惜牺牲对方利益而毁约。(www.daowen.com)
二是订单的形式、内容和签订程序不规范,也是导致农业订单兑现难的重要原因。
三是订单农业的适应领域窄,主要是那些特色、专用农产品,在品种、品质和用途上,具有较强差异性,或具有不同程度垄断性。而那些产销关系稳定、批量大、变化小、合同履行时间长的产业或产品,才真正适合订单农业。
四是在龙头企业与为数众多的小规模农户之间,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双方对于对方履约行为的监督,都存在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