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生道德观培养与公共安全教育

中学生道德观培养与公共安全教育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严重影响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对传统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和选择。中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朵,对于新生事物和观念是最敏感的。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学生过分崇拜网络作家,崇拜扮酷。18~25岁是创造的年龄段,中学生正在为18岁的冲刺做准备。对中学生而言,解放自己的潜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是最重要的。

中学生道德观培养与公共安全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猎奇心强,认识能力、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对网上的一切内容都感到新奇,良莠难分。而网络又具有隐匿性、自由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在我们所做的调查中,进入网络的学生中,仅有18%是上网检索信息、下载软件、收发邮件,82%是聊天或是玩游戏,这其中约有31.6%光顾过或常光顾色情网站,40.1%钟情于“反恐精英CS”等暴力游戏。同时,网络的隐蔽性又使得学生说谎话、讲粗话成了他们网上快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严重影响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对传统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新的思考和选择。

党和国家一直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网络安全与道德建设问题。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规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在2001年年底,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部门就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与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www.daowen.com)

中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朵,对于新生事物和观念是最敏感的。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年龄的界限被打破,在微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在为成人上课,网络黑客最低年龄只有个位数。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年青一代将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大有作为,肯定会有一批杰出的网络精英从眼前的中学生中诞生。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学生过分崇拜网络作家,崇拜扮酷。但是模仿时尚不是时尚,一窝蜂地盲从模仿有违网络精神。所谓的网络精神,第一是原创力,源源不断创造新鲜的内容,主动在浩瀚的信息中选择的能力。第二是互相关爱,在网络上既要自我发展,也要让人发展。越对网络有感觉的人越会珍惜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感情。18~25岁是创造的年龄段,中学生正在为18岁的冲刺做准备。未来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晚生代将率先掌握最新的技术,占尽先机。对中学生而言,解放自己的潜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是最重要的。但网络本身并不能提高全面素质,它提供的是用一种全新的世界眼光去看待生活,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每个微小的创造、每个微弱的平凡者都能放大,引起世界的共鸣,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自己的知音。面对网络的两面性,关键是上网的人自己加强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