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鞭炮为什么会爆炸
鞭炮里有些什么?为什么一点火它就爆炸?让我们“牺牲”一个爆竹,做一下“解剖”,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剥开爆竹的纸皮,你就会看到,爆竹里是些黑色粉末——这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黑火药里,既有容易燃烧的硫磺粉、木炭粉,又有遇热能放出氧气助燃的硝石(硝酸钾)。做爆竹时候把这三种东西研成很细的粉末,各取不同的份数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火药其实就是用硫磺粉和木炭粉(主要提供碳)以及硝酸钾(主要提供氧气)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硝酸钾75%、硫磺10%、木炭15%)混合而制成的。
用火点燃爆竹的药引后,一旦烧着了里面的黑火药,便实时发生一连串非常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生成许多气体。这些生成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由于爆竹内的气体体积突然猛烈地增加数千倍,那层并非包得很紧的草纸便承受不住压力,形成爆炸,发出“啪”的响声。
可当点着一些散开的火药面,它就会“呼”地一下着起来,并不爆炸。这是因为火药是散开的,它迅速地燃烧,产生的大量气体、烟尘能在敞开的空间自由膨胀的缘故。
那个烟花和焰火都是运用这原理制成的,只是在烟花和焰火里加入了发光药剂。烟花药剂燃烧时除了能发光外,还要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火焰颜色是由于烟花药剂燃烧时,它的各组成成分间起了某种化学反应生成了某些原子或分子,这些分子或原子以一定的频率振动,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呈现一定波长的谱带或谱线,从而使火焰着色成为有色火焰,这种现象称为“焰色效应”。(www.daowen.com)
利用烟花药剂燃烧后产生发光效应。在药剂中增加金属粉(如铝粉、镁铝合金粉等)燃烧时即可生成固体和液体生成物,则离解出大量的光能和热辐射,发光强度有数十万根烛光,温度可达数千度。烟花药剂就是利用这种发光效应而起到照明作用的。再利用这种发光作用,可制造出大小不一和形状不同的各种照明灯(弹)。
有的药剂被点燃后除了能产生一定光色外,还能在光载体中喷出许多金黄色或钢色,或是白色的亮星,把这种现象称为“喷波”(或拉波)。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利用发光效应。当将硬木炭粉或铝粉、铁粉加入药剂中,燃烧后有一些颗粒在光载体中没有完全燃尽被喷出,这些被喷出的颗粒再遇见空气中的氧,就会发生第二次燃烧反应,从而产生不同颜色和一定亮度。硬木炭粉可产生金黄色小星;铁粉可产生钢蓝小星;铝粉可产生白色小亮星,利用喷波的作用,即可制造出各种烟花形象,如可制成金黄色、白色、钢蓝色的各种喷花;或能产生乱窜的蝌蚪游水般的零部件(称为曲率)以及翻跟头的部件(称为绣球)等。
有的药剂被点燃后能强烈地燃烧产生一定亮变和光色,并产生一亮一熄的脉冲现象。这种效果我们称为闪烁,也是利用发光效应的一种。在药剂中除了加入金属粉外,还要加入易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液体生成物的材料。这样即可使药剂燃烧后,由于有金属粉存在则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亮度,当固体和液体的残渣覆盖下一层等待燃烧的药剂时,即会出现低温辐射给人一种熄灭的感觉。当下一层药剂被点燃后,又会产生高温和较大的亮度。紧接着又用固体和液体残渣覆盖再下一层的药剂,以此推类,则会出现一亮一灭的现象。我们利用这种一亮一熄的脉动现象,可制造出有如雪花飘飘、红星闪耀等烟花成品和各种零部件。
烟花和空中礼花产生烟花效果时,同观众的眼睛直线距离一般都不少于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如果它们产生的光色暗淡,则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这两类烟花除了光色正确外,还要有一定的亮度。这也即是说除了要求获得色纯度比较高的火焰外,同时也要利用药剂的发光效应使火焰具有鲜艳的效果,要想获得美丽鲜艳的火焰,也必须加入一定量的金属粉。
烟花药剂在某种容器中,被点燃后有的由燃烧转为爆燃而发出闪光的雷声;有的由于产生的气体从喷孔中能发出悦耳的哨声或笛声;有的能产生类似鸟叫或嗡子声音,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声响效应”。利用这些“声响效应”可制成如称为筒雷、包雷、嗡子、小鸟、哨子、笛子等部件,再采用这些部件又可以配成许多种大小烟花和空中礼花,如:小火箭的“响弹”,大型烟花的“百鸟齐鸣”,空中礼花的“雷鸣花开”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