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空在塌陷——南极出现臭氧洞
近些年来,据气象卫星提供的资料表明,地球上空的臭氧层正在逐渐变薄。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掉太阳紫外射中绝大部分对生命有伤害的紫外线,从而使地球上一切生命免受过量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而得以正常生存和繁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像离不开水和氧气一样离不开大气臭氧层。大气臭氧层是地球上一切生灵的天然保护伞。
臭氧层是存在于大气平流层内薄薄的一层气体。它由三个氧原子构成,是普通氧气的同胞兄弟。通过长期研究,科学家们证实,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大气中的氧分子被太阳的紫外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再与周围的氧分子迅速结合而形成的。在地球大气中,大约有90%的臭氧含量集中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臭氧层。
臭氧层发生变化的部分原因是由氟氯碳化物引起的,这类化合物常用于生产气雾剂、电冰箱制冷剂、干洗剂以及某些塑料。目前科学证明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使臭氧层发生变化的。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是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www.daowen.com)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旋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9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
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貌,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像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也在不断地减少。
可以说,没有臭氧层就没有生机盎然的地球。如果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就会长驱直入,造成皮肤癌、基因突变等一系列人类目前很难治疗的疾病,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导致物种的灭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